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7-2-13 22:38

胡必杰教授应邀参与WHO CRE防控指南编写

本帖最后由 细菌耐药 于 2017-2-13 22:40 编辑

今天早上(美国时间)一打开手机,就看到SIFIC管微发布这样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

近期,WHO公布了《预防和控制医疗机构内耐碳青酶烯肠杆菌科细菌传播的最佳实践指南》编写专家组名单,共19个国家23位感染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域、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胡必杰教授作为大陆地区唯一的感控专家受邀,非常激动人心!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和想说的?

对于CRE感染的现状,你有什么体会?

对于CRE未来的防控,你有什么建议?

欢迎大家回贴参与交流......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7-2-13 23:08

大家先讨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吧:

CRE的定义是什么?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7-2-13 23:41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感控学术界站起来了!

世界的学术舞台,不能少了我们!

We are not always followed, we are parter!

雪人grx 发表于 2017-2-14 07:02

感控大舞台,勤奋结硕果!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7-2-14 08:05

胡必杰教授棒棒的!!!WHO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以的。{:1_9:}{:1_14:}

薇雪灵儿 发表于 2017-2-14 08:11

嗯嗯,很期待!对院感很有指导意义的!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7-2-14 08:11

第一感应就是国内CRE到底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感染率是多少?检出率又是多少?感觉还是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真实数据啊,再就是急切的想知道该防控指南到底能提供哪些防控措施,只是重点针对的欧美国家CRE现状?还是说对全球都有针对性?对我国现阶段的感控实际来说是否可行

海参崴 发表于 2017-2-14 08:13

恭喜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7-2-14 08:14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7-2-13 23:08
大家先讨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吧:

CRE的定义是什么?

抗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CRE),因对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重量级武器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极强的耐药性而得名。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包括β一内酞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昔类、大环内酷类和喳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具有广泛耐药性,仅对多勃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给临床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7-2-14 08:21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7-2-14 08:11
第一感应就是国内CRE到底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感染率是多少?检出率又是多少?感觉还是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真 ...

很好的思考

这是全球的防控,可能还真不一定会完全从中国的角度来思考。

我倒是在想,胡教授参加完这个CRE的国际防控指南后,能不能再接着牵头编写一个中国CRE的防控指南。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7-2-14 08:22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7-2-14 08:14
抗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CRE),因对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重量级武器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极强的耐药性而 ...

听说2015年美国CDC对CRE出了新的定义,有人知道吗?

jerkran 发表于 2017-2-14 08:26

恭喜,恭贺{:1_1:}{:1_1:}{:1_1:}{:1_1:}

慕延 发表于 2017-2-14 08:26

本帖最后由 Amen1223 于 2017-2-14 08:28 编辑

2015年美国CDC的 CRE防控指南
CRE定义
通常,CRE是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中介或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然而,如上所述,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不敏感性可以通过若干不同机制获得,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是目前最令人关切的耐药机制。
由于2012年的CRE定义过于复杂而难以实施,为了简化CRE定义以及进一步通过定义提高识别产碳青霉烯酶CRE的能力,CDC已完善2012年中期CRE监测定义:
CRE是肠杆菌科细菌,它们是:
      对任何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即多利培南、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最小抑制浓度(MIC)≥4mcg / ml,或厄他培南MIC≥2mcg / ml)

      产碳青霉烯酶
此外:
      对亚胺培南天然非敏感的细菌(即摩氏摩根氏菌、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需要对除亚胺培南以外的碳青霉烯类耐药。
      目前,用于检测碳青霉烯酶的可接受的测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MHT、Carba NP和金属-β-内酰胺酶测试(例如MBL测试或筛选)。MHT具有局限性,包括过度强调肠杆菌属中碳青霉烯酶的存在和不能鉴定一些产NDM酶的CRE;但由于其广泛使用,此时它被包括在可接受的测试中。可用于碳青霉烯酶检测的实验方法数量正在增加,医疗机构在使用其他测试方法时,应该检查测试性能,以确保其具有合理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上述表型定义缺乏对CP-CRE(产碳青霉烯酶的CRE)的特异性(即,不产碳青霉烯酶的CRE常常满足这个定义),特别是在CP-CRE比较罕见的地区。因此,为了指导防控工作,鼓励具有进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测试能力的临床和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碳青霉烯酶的存在。更为理想的是,美国实验室应测试KPC、NDM和OXA-48型碳青霉烯酶的存在。然而,如果CRE是从已知其他常见类型碳青霉烯酶的地理区域的患者,或是具有相关危险因素患者中鉴定到的(如,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旅行,暴露于非KPC碳青霉烯酶),那么应考虑其他碳青霉烯酶的测试。



肺克不克肺 发表于 2017-2-14 08:29

本帖最后由 郁闷中落寞 于 2017-2-14 09:01 编辑

前不久 杂志报道了欧洲的CRE的流行情况,国内的流行情况目前还是空白.
听说王辉教授有在牵头做这个事情,但是具体的资料目前没有正式公布呢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7-2-14 08:34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7-2-14 08:21
很好的思考

这是全球的防控,可能还真不一定会完全从中国的角度来思考。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能否结合全球的这种大的防控指南,在充分了解我国实际的情况下,编制出适用于我国CRE防控的指南,可能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毕竟目前国内和国际的感控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新宝山 发表于 2017-2-14 08:38

胡教授是我们国内感控人的领头羊,恭喜我们中国感控由胡教授带领进入国际舞台!

fwwf 发表于 2017-2-14 08:42

已下载学习,感谢老师的知识分享,

蓝方 发表于 2017-2-14 08:44

恭喜我们中国感控由胡教授带领进入国际舞台!

458692662 发表于 2017-2-14 08:59

恭喜,恭贺{:1_1:}{:1_1:}{:1_1:}{:1_1:}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7-2-14 09:02

恭喜胡教授!您是国内感控界的领军人物!!!希望在您的带领下感控工作更上一层楼!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胡必杰教授应邀参与WHO CRE防控指南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