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叶子 发表于 2017-2-10 17:06

忽视规则,每个人都是炸弹

浙江医疗事故:忽视规则,每个人都是炸弹
            凤凰评论
原创 2017-02-09 郑山海
摘要:当规则成为一种时常容易被人忽视的存在,如此,每一个环节上的员工在工作中就可能随时成为一枚“炸弹”,让整个体系蒙羞。
    对于医院管理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无颜面对的灾难——据浙江省卫计委通报:1月26日,浙江中医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规程,在操作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造成重大医疗事故。经疾控机构检测,确诊5例。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虽然,有关部门快速反应,对涉事医院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其院长、书记、分管院领导以及部分部门主任,均受到了免除职务的处分,但这样的从严处理是不是真的能发挥“亡羊补牢”的作用有待观察。
   为什么,一名工作人员的失误,会引起一个院领导班子的大换血呢,这是因为按照我国医院感染的相关规定,医院感染的第一责任人是法人,发生了3例以上的院感事件就属于院感爆发的群体事件,一个导致5人感染艾滋病的事件,自然是很严重的时间,因此,从一把手开始往下问责,确实是天经地义的。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对于院感工作,我国现有的管理规定已经非常严格的,而且板子直接打在领导的屁股上,按说领导没有理由不重视。可是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呢?
    这首先是一种意识问题。因为对于医院感染的管理,在很多时候针对的都是一些“小概率”事件,就如同生产工地戴安全帽一样,不发生问题的时候,常常看不到效果,还总是体现出一种约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就可能让当事者出现疲劳效应,出现对规则的某种抵触的意识。
其次,经济因素作祟。我们知道,现在的各家医院大多依靠自己在市场中自负盈亏,因此,凡事都要算经济账成为很多医院决策的重要依托。可是,院感的很多措施在医院的日常运作中时常给人一种投入大而产出小甚至无产出的表象,这使得一些医疗机构对于一些管理措施总是以应付为主,例如对于“一人一管一抛弃”的管理要求,一般没有对抛弃管物数量的核定,客观上为一管多用创造了条件。
第三,专业培训不到位。一个合格的专业培训,理应让从业者对一些职业要求变成一种本能习惯。一些老的外科专家,大都有无菌手套在操作中哪怕有一点点被污染的可能,就会感觉手上很不舒服,不更换就干不了活。对于涉及“一人一管一抛弃”的操作人员,如果能把“抛管”训练成其工作中的下意识动作,那么违规的发生,就会增加很大的难度。
    最后,补偿机制不健全。控制院感需要花钱花精力,可是这部分劳动和投入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得到政策方面的认可。在欧美国家,医院用来预防相关感染的一切费用,都可以纳入医疗成本,最后由保险公司或其他机构埋单,但我们国家却既不能变成收费项目,也得不到事后补偿,在客观上造成了政府部门对此工作不重视的假象。
   
   所以,发生在浙江的艾滋病群体感染事件,真正体现的是院感工作还没有真正融合进一些医院的管理文化的文化之中。因为缺乏这样的文化,所以规则就成为一种时常容易被人忽视的存在。如此,每一个环节上的员工在工作中就可能随时成为一枚“炸弹”,让整个体系蒙羞。
    所以,不管是院长还是相关科室主任被免职,都无法作为问题的结束,在制度已然严格,规则已然明确的情况下,如何将院感工作变成医院自觉的行动,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夜黑风高 发表于 2017-2-10 17:42

提高职业素养,发扬慎独精神,敬畏生命!珍重健康!

yage 发表于 2017-2-10 18:35

为什么会忽视规则,是要思考的。

HASYGGK 发表于 2017-2-10 19:27

感染控制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尊重生命!

xd6185623 发表于 2017-2-10 20:10

尊重生命,关注细节,院感控制,重在落实

cjl燕子 发表于 2017-2-10 20:22

“忽视规则,每个人都是炸弹”!而其实重量级的炸弹!

朱迪 发表于 2017-2-10 20:34

院感无小事,医疗工作中需做好“慎独”

wyfywlj 发表于 2017-2-10 20:56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7-2-10 21:17

道理谁都懂,可为什么就改不了呢?

liyuyu2002 发表于 2017-2-11 14:05

有人存在侥幸心理,习惯当规范了

934329700 发表于 2017-2-15 09:59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8-6-6 07:45

忽视规则,每个人都是炸弹
太精辟了!!!感控无小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忽视规则,每个人都是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