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试过做使用中的空气培养吗?
使用中三类环境空气培养,9cm平皿放置5min,因室内面积较大,放置20个平皿,其中两个培养皿培养出细菌异常多,如图。计算细菌数时是否考虑将其排除(排除后,空气微生物检测合格),另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会有哪些?
本帖最后由 手榴弹 于 2016-12-21 14:46 编辑
这个还真没有, 都是什么细菌啊 ? 个人分析,因为是使用中空气,真菌平皿放置位置应该是接近门后,或者植物放置位置。细菌平皿考虑是周围有人说话,飞沫导致?不知是否在理,欢迎拍砖! 本帖最后由 ﹏☆.静雨轩 于 2016-12-19 10:06 编辑
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1、为什么要放20个?是层流吗?
2、使用中的空气培养意思是在进行诊疗活动?
﹏☆.静雨轩 发表于 2016-12-19 10:05
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1、为什么要放20个?是层流吗?
2、使用中的空气培养 ...
不是层流,是普通三类环境。应为面积实在太大,所以适当增加,加成了20个平皿。因为是进行诊疗活动的采样,并非按照规范(操作前),所以大胆的放了20个。 感控卫士123 发表于 2016-12-19 09:55
这个还真没有 都是什么细菌啊 ?
没有鉴定,并没有考虑致病菌,所以没有鉴定。 手榴弹 发表于 2016-12-19 10:11
不是层流,是普通三类环境。应为面积实在太大,所以适当增加,加成了20个平皿。因为是进行诊疗活动的采样 ...
一般这种情况不好分析,影响因素太多了,所以建议按照规范去采样,诊疗活动中的空气采样一般只是为了找某种致病菌。增多平皿其实也是在降低平均值,不是按照某个皿的细菌数去分析,它是按照每个平皿菌落数之和除以皿数。 现在有的房间面积特别大,如果按标准放不一定能代表整个房间各个地方,我们的监护室达到千级净化有200多平方,有要求放多少个吗?我感觉放5个培养皿不合适。 我们在做大的区域培养时,通常把大区域划分成几个小的区域,然后再布点。
空气培养时如果有人走过会有不合格情况。
所以在有人的环境中做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是否有意义? 学习了{:1_1:}{:1_1:}{:1_1:}{:1_1:}{:1_1:} 学习了,还没有做过。 我想这也许就是规范不再对环境卫生学监测做过多要求的原因吧,因为规范上要求是消毒或通风后,但只要房间进人,环境就会改变,如楼主列举的情况就会出现。 我也采集过正常工作时间的空气,因没有进一步做病原学分析,无法深入分析,只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让临床人员直观地看到空气的质量,从而达到加强消毒或通风的意识。 本帖最后由 ﹏☆.静雨轩 于 2016-12-19 11:30 编辑
清秋玉叶 发表于 2016-12-19 10:20
现在有的房间面积特别大,如果按标准放不一定能代表整个房间各个地方,我们的监护室达到千级净化有200多平 ...
有层流的,而且送风口是分散的,不能按照这个规定执行,它的培养皿是面积的开根号得出来的。
如果你们ICU是十万级的层流,沉降法测定菌落数时,你知道如何布点吗?
http://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879&fromuid=91835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大家都知道常规的空气监测是消毒后、使用前的环境。楼主一定是有了想法才做的这个动态环境中空气的监测{:1_14:}。
我在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时也发现--1、比如治疗室紫外线照射后,护士有进出时监测的结果就异常。而采取自然通风的房间,即使未经过消毒,其结果也不会超标,比如使用中的病房。采集到的细菌是人员携带还是本来就存在于环境中?2、门诊人流室相比其他科室空气培养结果异常情况多。个人觉得和楼主说的靠近门后仿佛,可能是清洁不及时,又不能保证通风导致。
监测有数据有结果才能说服和改变某些行为。 支持楼主继续选择目标验证您的想法。 既然是想了解个动态环境中空气的情况,不妨再做进一步的观察,进一步作病原学分析,可能困难会比较大哈 学习了,谢谢老师们分享! 老师采样规范吗?这点很重要。 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学习了,谢谢老师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