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开展需要的设备
各位老师,大家好,开展多重耐药菌需要哪些设备。谢谢! 本帖最后由 感控雏鹰 于 2016-11-25 15:04 编辑耐药菌管理工作个人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检测、监测和防控;
涉及到设备的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微生物室的建设,微生物室必须具备检测的能力,同时临床能及时送检合格的标本,这才能为及时检出多重耐药菌提供可能;
监测环节现在多为信息化,用的院感软件包括杏林、蓝蜻蜓等等,一般都是和检验系统链接,一旦细菌检出MDRO可直接推送到感控系统,方便监测,这块及时没有信息化也可以开展,主要就是费时间和人力,每日定时要去微生物室记录相关的检测结果;
防控环节主要依赖的就是感控科了,这种包括了细菌室与感控科的配合,感控科于临床的配合以及临床与细菌室的配合,缺一不可;
在者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需要信息科的加入,我们现在自主开发的短信推送系统,即一旦检测出MDRO则会将相关结果及患者信息推送到科主任、护士长及责任医生的手机,便于第一时间掌握MDRO信息及落实防控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5 15:02
耐药菌管理工作个人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检测、监测和防控;
涉及到设备的个人觉得 ...
非常全面,很好的资料,谢谢! 加强微生物室建设,在院感防控实践中越来越重要,在耐药菌管理工作中也显得日渐重要。 我建议将检出多重耐药菌加入危急值预警管理········就是细菌室一旦发现检出多重耐药菌就应立即报告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SWHXY123 发表于 2016-11-25 16:14
我建议将检出多重耐药菌加入危急值预警管理········就是细菌室一旦发现检出多重耐药菌就应立即报告 ...
我们就是这么开展的,但只是参照危急值管理,并不是直接纳为危急值,因为危急值由专门的管理制度,会增加临床的很多工作,特别是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MDRO越俩越多,如果采取这种措施的话,临床的抵抗比较大,我们就是一旦检出MDRO,由信息系统直接推送给科主任护士长以及责任医生,从而达到知晓的目的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6-11-25 16:14
加强微生物室建设,在院感防控实践中越来越重要,在耐药菌管理工作中也显得日渐重要。
对的,有的时候感觉可以将微生物室纳入感控,成立专门的感染管理部,不单单是感染控制,涉及方方面面,这块好像广东省人民医院侯铁英老师那边微生物室是归感控管的吧,但一般来说跟着检验走奖金比较高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5 16:34
我们就是这么开展的,但只是参照危急值管理,并不是直接纳为危急值,因为危急值由专门的管理制度,会增加 ...
我们医院也是这么做的,这样能及时预警,有利于落实防控工作。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6-11-25 16:39
我们医院也是这么做的,这样能及时预警,有利于落实防控工作。
综合性干预对耐药菌防控还是有效果的,连续三年检出和感染MDRO都是保持10%以上的下降,同时住院患者和送检率都是稳步增高,在这种情况能得到控制,个人觉得还是有效的{:1_14:}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5 16:36
对的,有的时候感觉可以将微生物室纳入感控,成立专门的感染管理部,不单单是感染控制,涉及方方面面,这 ...
将微生物室纳入感控部门的医院不多,上海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那里也是这么做的,可能也有其突出的优点。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5 16:41
综合性干预对耐药菌防控还是有效果的,连续三年检出和感染MDRO都是保持10%以上的下降,同时住院患者和送 ...
做得非常棒!值得我们学习!{:1_17:}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6-11-25 16:42
将微生物室纳入感控部门的医院不多,上海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那里也是这么做的,可能也有其突出的优点。
但从工作的角度个人觉得归口管理可能还是优势多点,但在实际的医院管理过程中肯定是难度比较大的,这和医院对学科的定位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反正不管归谁管,共同做好工作是第一位的!!!!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5 16:45
但从工作的角度个人觉得归口管理可能还是优势多点,但在实际的医院管理过程中肯定是难度比较大的,这和医 ...
非常赞同!不管哪种形式,都需要高度重视微生物室工作。{:1_17:}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5 15:02
耐药菌管理工作个人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检测、监测和防控;
涉及到设备的个人觉得 ...
检验科还需要对不同标本类型进行室间质控,有监测的质量控制流程 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微生物室的建设非常重要,尤其是检验人员的能力。 ﹏☆.静雨轩 发表于 2016-11-25 18:11
检验科还需要对不同标本类型进行室间质控,有监测的质量控制流程
对的,这块应该来说还是后续不断持续改进的方向,虽然现在各家微生物室都有所谓的拒收制度,但据我所知实际落实的情况仍然不规范,这里面其实主要是绩效的关系,微生物的奖金和工作量都是挂钩的,如果拒收临床送检标本比较多(主要需依靠临床科室规范采集和送检,微生物室对这块需要培训),势必影响其绩效,所以虽有制度,但执行欠佳,我们现在对细菌室要求百分百不合格的标本必须拒收,希望能不断改进吧 明玥 发表于 2016-11-25 18:31
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微生物室的建设非常重要,尤其是检验人员的能力。
是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现在辖区的好多县级医院耐药菌管理开展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和医院的微生物室的能力有一定关系,在者,对于很多缺少感控实验室的感管科,很多耐药菌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微生物室包括各种监测等等,微生物室老师的能力、经验和工作态度也是会对我们又很大的帮助的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6 08:13
对的,这块应该来说还是后续不断持续改进的方向,虽然现在各家微生物室都有所谓的拒收制度,但据我所知实 ...
大部分还都是痰标本呀,因为数量多,易污染 ﹏☆.静雨轩 发表于 2016-11-26 08:16
大部分还都是痰标本呀,因为数量多,易污染
不知道贵院现在痰液标本所占的构成比由多大呢?随着管理的规范,各家单位痰标本的构成都在下降吧,例如我们单位痰标本现在下降的还是不错的,大概从最高时候的55%下降到目前的34%左右,血标本大概在31%,尿标本可以做到11%,现在比较困扰的可能还是痰液标本的质量,虽然较之前好转不少,但改进的空间仍然比较大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6-11-26 08:20
不知道贵院现在痰液标本所占的构成比由多大呢?随着管理的规范,各家单位痰标本的构成都在下降吧,例如我 ...
从第三季度数据来看,排名前三的标本分别,痰占比20.8%,血标本占42.8%,尿占12.1%。而阳性率分别是70.44%,5.12%,22.67%。关于痰标本,我们一直要求检验科做涂片,现在正把痰培养和痰涂片医嘱整合一起,涂片的费用不需要检验科单独出,也方便统计不合格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