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感染病科3.0版”,提升细菌真菌感染的诊治能力!
【感染病科1.0版】传统意义上的“传染科”,主要收治流脑、乙脑、伤寒、麻疹、肝炎等传染病。肺结核收到结核病院或结核科。艾滋病则多数收治到专门的医院。【感染病科2.0版】2004年,根据要求,将SARS期间建立起来的发热门诊,与传统的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和传染科病房合并,成为“感染性疾病科”。这个版本,在很多省市,没有真正运作起来。不少医院成立感染性疾病科,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
【感染病科3.0版】主要解决越来越复杂和难治的细菌真菌感染问题。重症耐药菌感染猛于虎。近十年来,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的不断增加,耐药菌造成的死亡呈现快速上升。建立能适应感染疾病谱的变化和与国际趋势接轨的专业科室、培养拥有细菌真菌感染和抗菌药物应用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让中国的复杂难治感染患者,能与肿瘤或心肺疾病等一样,得到专业对口的感染病科的病区收治”,是广大有识之士的心声。
上海中山医院,一年多来,朝着建设“感染病科3.0版”方向,努力奋斗。中山的感染病科模式的探索,已受到来自多方的关注和好评。在2016年10月10日新病房搬迁之际,制作数张海报,希望更多的民众和病人,科学认识“感染病”的含义,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耐药菌防控、改善感染病的预后,做出贡献。
胡教授把感染病科从1.0版到3.0版分析透彻,这是中国现状,中山医院的感染病科给全国医疗机构做了很好的典范,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发展方向。 遗憾的是很多医院还停留在【感染病科2.0版】,且是吃肝饭的,真的就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
胡教授把中山医院3.0版的感染病科给全国医疗机构做了很好的典范,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发展方向。 我们医院还停留在【感染病科2.0版】,期待【感染病科3.0版】在全国推广! 我们院感科想成立“感染性疾病科”而不是单传的传染病科。但是阻力太大 全国的感染科都该向胡大大学习!改“肝病专科”为真正的感染科,任重而道远啊! 恭喜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喜迁新居,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胡教授的带领下从此迈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从胡教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还按照国际惯例设置了二间负压病房,除此之外,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建筑布局和流程方面还有哪些国际惯例?与普通内科病房有何不同?简言之,感染性疾病科是否需要三区二通道,或者部分区域需要三区二通道?贵科的定位不收治确诊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传染病”,但未确诊的(发热待查)患者难免“传染性”与“非传染性”鱼目混珠,在预防“流行”方面有哪些措施?以胡教授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除了建设和发展好本院感染病科3.0版以外,应该还肩负着推动中国感染病科3.0版建设和发展的重任,所以特别期盼胡教授能够与我们大家分享更多有关中国感染病科3.0版建设的思路和做法。{:1_17:} 由于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困惑,在全国大多数二级医院,“传染病科”还是以治疗肝病。对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严格地讲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和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治疗方面要单独设科。感染病科3.0版,主要解决越来越复杂和难治的细菌真菌感染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感染病科设置模式,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要做好感染病科3.0版的建设,建设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基础。
同时,目前国内的现状是许多专职感控人员,对临床微生物学这一块还不太熟悉,应加强对感控人员进行临床微生物学的培训工作。 从医院感染管理角度上说,【感染病科3.0版】与医院感染管理部/科的关系显然更为紧密相关,很多感控工作可以共同推进。期待3.0版感染病科在全国遍地开花。 我们医院【感染病科2.0版】有待更完善,期待【感染病科3.0版】在全国推广! 我们医院的感染科也主要是治疗肝病,把胡教授这个给我们感染科主任看了,她说她要去找院长{:1_12:} 期待3.0版感染病科在全国遍地开花。 中山医院的感染病科给全国医疗机构做了很好的典范,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发展方向。 胡教授就是中国感控的领军人,希望在他的引领下,中国的感染病科也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为患者解除病痛
{:1_14:}{:1_14:}{:1_14:}期待3.0版感染病科在全国遍地开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