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与扎那米韦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9-5-20 15:43 编辑奥司他韦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62667cd0041ab49ca0ec9c0a.jpg
奥司他韦(Oseltamivir)是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其抑制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以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奥司他韦是基于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的成功案例,在这种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大量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手段,根据靶酶的三维结构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高效低毒专一性强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是奥司他韦的专利持有人,目前他们生产的奥司他韦磷酸盐胶囊剂(商品名中国大陆称达菲,港译特敏福,台湾译为克流感)是市场上唯一的奥司他韦制剂。2005年10月间,由于禽流感在世界范围的扩散,全球掀起一股抢购达菲的风潮,罗氏也因为不肯开放奥司他韦的专利权、限制达菲销售等行为而遭到广泛的谴责。
▲发展历史
奥司他韦是一类神经氨酸类似物,此类药物最早出现的是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的扎那米韦。由于扎那米韦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利于生物体吸收,因而该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给药途径单一,患者顺应性较差。奥司他韦是在扎那米韦的基础上,根据神经氨酸酶天然底物的分子结构,以及神经氨酸酶催化中心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药物设计所获得的,是继HIV整合酶抑制剂之后应用合理药物设计手段成功获得的另一个药物。
奥司他韦于1996年首次合成,1998年2月26日获得美国专利,1999年10月首次在瑞典推出,随后进入加拿大、欧盟和美国市场,2002年获准在中国推出。
2005年12月,牛津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开始对特敏福产生抗药性。12月22日,罗氏药厂敦促增加特敏福的剂量对抗禽流感。
▲作用机理
奥司他韦作用的靶点是分布于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在病毒的生活周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表达和组装之后,会以出芽的形式突出宿主细胞,但与宿主细胞以凝血酶-唾液酸相连接,神经氨酸酶以唾液酸为作用底物,可催化唾液酸水解,解除成熟病毒颗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联系,使之可以自由移动侵袭其他健康的宿主细胞。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可以阻止病毒颗粒的释放,切断病毒的扩散链,因而神经氨酸酶可以成为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一个药物靶点。
人们很早就已经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式获得了神经氨酸酶的三维结构,并且获得了神经氨酸酶活性中心的相关信息。研究显示,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中心是一个由高度保守的11个氨基酸序列构成的口袋,活性口袋的入口处分布一个疏水区和一个正电荷集中区,口袋的底部是一个负电荷集中的裂隙。这种活性口袋的结构可以很好地结合其天然底物唾液酸。
设计者以一个体积较大的烷基取代了唾液酸中的甘油,利用这一结构与活性口袋中的疏水区相结合;3位的氨基取代了唾液酸中的羟基,以此与活性口袋底部的负电中心结合;1位的羧酸是与活性口袋口部的正电中心结合的结构,在奥司他韦的设计中用乙醇将游离的羧酸封闭,这种结构本身对靶酶没有抑制活性,但是由于封闭了极性的羧酸末端,可以提升药物分子的吸收,获得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体内经催化水解后,游离的羧酸重新释放,显示相应的抑制活性,这种设计在药物化学中叫做前趋药。
▲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奥司他韦特异性抑制神经氨酸酶,对由H5N1、H9N2等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根据罗氏公司网站公布的信息,在起病后24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的患者,病程会减短30%-40%,病情会减轻25%,作为预防用药,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暴露者的保护率在80%-90%之间。
现在上市的奥斯他韦有两种剂型,一种是胶囊,一种是口服悬浊液。胶囊的规格是75mg,悬浊液溶剂是水,规格是12mg/mL。
生产商推荐的使用剂量,用于流感治疗,从症状开始的两天起,成人和青少年(13岁以上)每日服用两次,每次75mg,连续是用5天。一岁以下的婴儿还没有推荐使用的剂量。对于流感预防,成人和青少年(13岁以上)每日服用75mg,连续服用7天,可以得到6周的保护,服用的时间越长,累计的剂量越大,得到保护的时间越长。
▲不良反应
在罗氏提交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申报材料中指出,奥司他韦主要的不良反应显示为消化道的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其次是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支气管炎、咳嗽等,此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眩晕、头痛、失眠、疲劳等。
在2004年1月,FDA还发出对于奥司他韦的消费警讯,声称由于1岁以内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奥司他韦应用于幼儿可能造成脑内药物浓度过高,形成潜在的安全问题。
2005年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青少年服用奥斯他韦后自杀并有精神异常反应,此后日本先后报道数十例此类不良反应,此后世界各地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引起公众关注。2005年11月FDA就这一反应作出报告,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奥斯他韦可以导致精神异常,日本的不良反应病例系大众媒体报道后经心理暗示作用引起的群体性臆症。
▲药代动力学参数
由于形成前药,奥司他韦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口服30分钟后被吸收,有75%以碳酸盐的形式进入循环,而未成盐的只有5%进入循环。2~3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其在体内可以定向分布至肺部、支气管、鼻窦、中耳等部位。奥司他韦在体内经肾以羧酸原药的形式排泄,清除半衰期6-10小时。
▲达菲与罗氏
罗氏制药公司是奥司他韦的专利持有人,其生产的奥司他韦磷酸盐胶囊达菲是目前唯一的奥司他韦制剂。而罗氏公司也不时因为这个知名药物而惹火上身。罗氏制药公司在他的经营史上还曾经因为控制维生素原料市场而受到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高额罚款。对于南亚的禽流感疫情,该公司在疫情发展初期也没有采取措施加大南亚地区的药品供给量,遭到南亚和东南亚一些政府的抱怨。
①造谣事件
2003年初,华南地区爆发由冠状病毒引起的SARS疫情,上海罗氏公司向公众发布信息声称:造成SARS的元凶是禽流感病毒,罗氏公司生产的达菲是目前已知唯一对禽流感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从而引发了广州等地抢购达菲的风潮,并扩大到华南。经《南方都市报》记者的调查,发现当时罗氏尚未进行对奥司他韦抑制禽流感活性的临床实验,南方都市报在做出报道的同时,还将相关信息举报广东省公安厅。由于当时中国政府对SARS疫情信息严格控制,唯恐引起社会动荡,罗氏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已经造成广东市场上对达菲的抢购,故而引起公安部门的注意,在南方都市报举报后,广东省公安厅遂对罗氏展开调查。这一事件后来被媒体评为2003年中国药企十大公关危机。
②禽流感与专利授权之争
在2005年10月间全球出现禽流感流行的迹象后,全球对达菲的消费量明显上升。罗氏此间一直严密控制达菲的生产,甚至保密达菲生产线的地址,并禁止记者采访,禽流感恐慌来袭后罗氏则宣布限制销售达菲,以保证一旦流感爆发,能够有足够的货源供应患者,此举遭到一些团体的反对。也有团体指出罗氏应当放弃奥司他韦的专利垄断,扩大全球生产这种药物的能力,以便应对可能的禽流感的流行。而在亚洲,印度、台湾有企业和研究机构先后宣布合成奥司他韦成功,并宣布一旦禽流感疫情失控,将自行生产奥司他韦制剂。在各方压力下,罗氏制药宣布部分放开专利垄断,允许授权工厂生产奥司他韦。
2005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卫生署与罗氏药厂协商向台湾厂商开放奥司他韦生产权,在数次协商未果之后,卫生署向主管专利的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申请依照中华民国《专利法》第76条规定强制授权。在2005年11月25日,智慧财产局同意卫生署的申请,这是世界上第一例对于克流感药物的强制授权命令。
2005年12月,罗氏向上海制药集团开放生产权。2006年3月16日,罗氏正式授权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东阳光)在中国生产奥司他韦,商品名为军科奥韦。
③生产流程的谣传
2005年10月禽流感恐慌席卷全球,达菲因其对禽流感的疗效而成为明星药物,一些中国媒体遂做出报道,声称达菲系提炼自中药八角的化合物经过精练而成,由于中国的八角供不应求,达菲产能受限。此类说法的流传造成大陆和台湾的一些民众抢购八角,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禽流感。但事实上,奥司他韦并非八角提取物,只是其合成路线系由植物一次代谢产物莽草酸起始,莽草酸亦非八角独有的成分,作为植物一次代谢产物,它几乎存在于所有高等植物体内,并且是黄酮、生物碱等常见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起始物。由于中药供给不足而影响奥司他韦产能的说法是媒体炒作的结果。
http://baike.baidu.com/view/62345.htm 扎那米韦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f7426d8d6a851601b21bba23.jpg
【药物名称】扎那米韦 zanamivir
【药物别名】 Relenza
【分子式成分】化学名为:5-乙酰氨基-4-[(氨基亚氨基甲基)-氨基]-2,6-氢-3,4,5-三去氧-D-丙三醇基-D-半乳糖-2-烯醇酸。分子式C12H20N4O7,相对分子质量332.3。本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20℃时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8 mg.ml-1。分子结构如下。
【制剂规格】片剂:5mg。
【药理毒理】美国FDA于1999年8月批准用于治疗A型和B型流感。它是自1993年金刚乙胺获准上市后第一个获得许可的流感治疗药物,将由葛兰素威康公司推向市场。
本品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从而改变了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聚集和释放。体外试验时发现,当药物浓度不断增加时,仍有流感病毒对扎那米韦的敏感性下降。经分析,这与病毒突变引起神经氨酸酶及血细胞凝集素二者或其一的氨基酸发生改变有关。
【药 动 学】口腔吸入本品10 mg后,1~2 h内4%~17%的药物被全身吸收,药物峰浓度范围17~142 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11~1364 ng.h.ml-1。本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10%。药物以原形在24 h内由肾排出,尚未检测到其代谢物。血清半衰期为2.5~5.1 h不等。总清除率为2.5~10.9 L.h-1。
轻(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分别静脉输注扎那米韦4 mg或2 mg后,肾清除率明显下降:正常人总清除率平均为5.3 L.h-1,轻(中)度肾功能不良者为2.7 L.h-1,重度肾功能不良者为0.8 L.h-1。半衰期明显增加:正常人平均为3.1 h,轻(中)度肾功能不良者为4.7 h,重度肾功能不良者为18.5 h。
【适 应 证】成年患者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治疗由A型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
【不良反应】本品对哮喘或慢性阻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无效,甚至可能引起危险。文献报告使用本品后,轻度或中度哮喘患者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起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应停药并通知其主治医生。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服用扎那米韦时,身边应备有吸入型速效支气管扩张药。
服用此药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腹泄、恶心、呕吐、眩晕等。发生率低于2%,多为轻度反应。
动物试验表明:扎那米韦不会致癌、致畸、致突变,未见生殖毒性。扎那米韦在动物试验中能通过胎盘屏障,胎儿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母体。目前缺乏充分有效的研究结果证实怀孕妇女体内药物动力学,使用时应权衡对胎儿的影响。哺乳大鼠的乳汁中测得扎那米韦存在。但是,人乳汁中药物是否存在尚不肯定,哺乳妇女使用此药应慎重。该药物对老人及12岁以下儿童的不良反应尚不确定。
体外研究未见本品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影响肝脏微粒体酶,也不是P450酶的底物。
【用法用量】本品经口吸入给药。使用前患者应在其主治医生的指导下学习吸入剂正确使用,可能的话应由医师示范使用方法。患者也要仔细阅读并遵守药品包装内的使用说明。
本品可用于成年患者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每日两次,间隔约12 h。每次10 mg,分两次吸入,一次5 mg。连用5 d。随后数日两次的服药时间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剂量间隔12 h(如早晨或傍晚)。
患者即使感到症状好转也应完成5 d疗程,并应被告知服用扎那米韦不能减少流感传染的危险性。
服用本品时,使用1种呼吸驱动的塑料吸入装置Dishkhaler。此装置可装入1片Relenza Rotodisk,每片Rotodisk含有4个泡囊,每个泡囊含Relenza(5 mg)和乳糖(20 mg)的混合粉末。使用时,将Relenza Rotodisk放入该吸入装置,当患者通过嘴吸入时,泡囊被刺穿,药物随气流释放出来。
本品是否可预防流感尚不清楚。
【注意事项】对该药物处方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738502.htm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9-5-20 15:49 编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说明书的通知
(国食药监注330号)
上海市、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上市后的不良事件信息,为增加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现对该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该品适应症修订为:1.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磷酸奥司他韦能够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但是乙型流感的临床应用数据尚不多)。2.用于成人和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二、该品说明书【注意事项】项下增加以下内容:自磷酸奥司他韦上市后,陆续收到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发生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的报告,大部分报告来自日本,主要是儿科患者,但磷酸奥司他韦与这些事件的相关性还不清楚。在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的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等异常行为进行密切监测。
三、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项下增加与流感疫苗相互作用的说明:尚无磷酸奥司他韦和减毒活流感疫苗相互作用的评估。但由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除非临床需要,在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两周内不应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在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因为磷酸奥司他韦作为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抑制活疫苗病毒的复制。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可以在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前后的任何时间使用。
四、请通知辖区内相关药品生产企业按照所附样稿修改说明书,药品标签内容作相应修改。其中【性状】、【贮藏】、【有效期】等空白项可由生产企业按照各自产品实际情况书写。
五、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要求尽快修订说明书和标签,并将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相关药品生产企业还应主动跟踪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情况,按规定收集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
附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说明书(样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六月十三日
核准日期: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说明书(样稿)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磷酸奥司他韦胶囊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Oseltamivir Phosphate Capsules
汉语拼音:Linsuan Aositawei Jiaonang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磷酸奥司他韦。
化学名称:(3R,4R,5S)-4-乙酰氨基-5-氨基-3(1-乙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磷酸盐。
化学结构式(略)
分子量:410.4
【性状】
【适应症】
1.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磷酸奥司他韦能够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但是乙型流感的临床应用数据尚不多)。
2.用于成人和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规格】
75毫克(以奥司他韦计)
【用法用量】
磷酸奥司他韦可以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用。但对一些病人,进食同时服药可提高药物的耐受性。
流感的治疗
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就应开始治疗。
剂量指导
成人和青少年
磷酸奥司他韦在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的推荐口服剂量是每次75毫克,每日2次,共5天。
儿童
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
┌──────────────┬─────────────────────────┐│ 体重 │推荐剂量(服用5天) │├──────────────┼─────────────────────────┤│ ≤15千克 │30毫克,每日2次 ││ >15-23千克 │45毫克,每日2次 ││ >23-40千克 │60毫克,每日2次 ││ >40千克 │75毫克,每日2次 │└──────────────┴─────────────────────────┘
流感的预防
磷酸奥司他韦用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的流感预防时的推荐口服剂量为75毫克,每日1次,至少7天。同样应在密切接触后2天内开始用药。磷酸奥司他韦用于流感季节时预防流感的推荐剂量为75毫克,每日1次。有数据表明连用药物6周安全有效。服药期间一直具有预防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肾功能不全患者
流感治疗:对肌酐清除率大于30毫升/分钟的患者不必调整剂量。对肌酐清除率在10-30毫升/分钟的患者,推荐使用剂量减少为每次75毫克,每日1次,共5天。不推荐将磷酸奥司他韦用于肌酐清除率小于10毫升/分钟的患者和严重肾功能衰竭、需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或持续腹膜透析的患者。无肾功能衰竭儿童的用药剂量资料(见【药代动力学】和【注意事项】)。
流感预防:对肌酐清除率大于30毫升/分钟的患者不必调整剂量。对肌酐清除率在10-30毫升/分钟的患者推荐剂量降低为磷酸奥司他韦75毫克隔日1次或每日30毫克。不推荐用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包括慢性定期血液透析、持续腹膜透析或肌酐清除率小于10毫升/分钟的患者(见【药代动力学】)。
肝功能不全患者:
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和预防流感时剂量不需要调整(见【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经验
成人治疗试验
在成人流感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共有1887名患者参加试验,分别接受安慰剂、75毫克磷酸奥司他韦和150毫克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报告的不良事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恶心和呕吐。症状是一过性的,常在第一次服药时发生。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没有导致患者停用研究药物。在推荐剂量下,即75毫克,每日2次,有3例患者由于恶心中途退出试验,另有3名患者因为呕吐中途退出试验。
在成人Ⅲ期临床试验中,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磷酸奥司他韦组比安慰剂组高。发生率≥1%的不良事件如表1所示。这些数据总结了健康的年轻人和高危患者(指流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高的人群,例如年老患者、患有慢性心脏病或者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无论是否与药物有关,磷酸奥司他韦组比安慰剂组发生率高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支气管炎、失眠和头晕。
表1.奥司他韦75毫克、每日2次治疗自然获得性流感时发生率≥1%不良事件总结
┌────────┬────────────────┬────────────────┐│ 不良事件 │治疗流感 │预防流感 │├────────┼───────┬────────┼───────┬────────┤│ │ 安慰剂 │奥司他韦75毫克,│安慰剂 │奥司他韦75毫克,││ │ N=716 │ 每日两次 │N=1434 │每日两次 ││ │ │ N=724 │ │N=1480 │├────────┼───────┼────────┼───────┼────────┤│恶心(不伴呕吐)│48(6.7%) │97(13.4%) │56(3.9%) │104(7.0%) │├────────┼───────┼────────┼───────┼────────┤│ 呕吐 │21(2.9%) │68(9.4%) │15(1.0%) │31(2.1%) │├────────┼───────┼────────┼───────┼────────┤│ 腹泻 │70(9.8%) │48(6.6%) │38(2.6%) │48(3.2%) │├────────┼───────┼────────┼───────┼────────┤│ 支气管炎 │15(2.1%) │17(2.3%) │17(1.2%) │11(0.7%) │├────────┼───────┼────────┼───────┼────────┤│ 腹痛 │16(2.2%) │16(2.2%) │23(1.6%) │30(2.0%) │├────────┼───────┼────────┼───────┼────────┤│ 头晕 │25(3.5%) │15(2.1%) │21(1.5%) │24(1.6%) │├────────┼───────┼────────┼───────┼────────┤│ 头痛 │14(2.0%) │13(1.8%) │251(17.5%) │298(20.1%) │├────────┼───────┼────────┼───────┼────────┤│ 咳嗽 │12(1.7%) │9(1.2%) │86(6.0%) │83(5.6%) │├────────┼───────┼────────┼───────┼────────┤│ 失眠 │6(0.8%) │8(1.1%) │14(1.0%) │18(1.2%) │├────────┼───────┼────────┼───────┼────────┤│ 眩晕 │3(0.4%) │7(1.0%) │3(0.2%) │4(0.3%) │├────────┼───────┼────────┼───────┼────────┤│ 乏力 │7(1.0%) │7(1.0%) │107(7.5%) │117(7.9%) │└────────┴───────┴────────┴───────┴────────┘
* 包括了流感治疗试验中服用奥司他韦75毫克、每日2次的患者中所有发生率≥1%的不良事件。
总的来看,高危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健康成年人的发生率相似。
流感预防的试验
总共3434人参加了Ⅲ期流感预防的试验,包括青年、成人和老年人,其中1480人服用了推荐剂量的奥司他韦75毫克、每日1次、共6周。虽然服药的时间很长,但与流感治疗的试验相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见表1)。在流感预防的试验中下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服用磷酸奥司他韦组高于安慰剂组,也高于流感治疗试验中相应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流涕、消化不良和上呼吸道感染。但是这些不良事件在磷酸奥司他韦组和安慰剂组的相差不到1%。老年人在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和安慰剂的安全性方面与年龄较小的人群相比差别无临床意义。
儿童中的治疗试验
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共有1032名1-12岁患儿参加试验,包括698名无基础疾病的1-12岁患儿和334名有哮喘病史的6-12岁患儿。共有515名儿童接受了奥司他韦口服混悬液治疗。患儿中发生率≥1%的不良事件如表2所示。报告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事件是呕吐,其他比较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腹痛、鼻衄、耳痛和结膜炎。这些不良事件一般只出现一次,继续服药也可缓解,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停止治疗。
表2.奥司他韦治疗儿童自然获得流感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发生率≥1%的不良事件
┌─────────────┬─────────────┬─────────────┐│ 不良事件 │安慰剂 │ 奥司他韦,2毫克/千克 ││ │N=517 │ N=515 │├─────────────┼─────────────┼─────────────┤│ 呕吐 │9.3% │15.0% │├─────────────┼─────────────┼─────────────┤│ 腹泻 │10.6% │9.5% │├─────────────┼─────────────┼─────────────┤│ 腹痛 │3.9% │4.7% │├─────────────┼─────────────┼─────────────┤│ 恶心 │4.3% │3.3% │├─────────────┼─────────────┼─────────────┤│ 中耳炎 │11.2% │8.7% │├─────────────┼─────────────┼─────────────┤│ 肺炎 │3.3% │1.9% │├─────────────┼─────────────┼─────────────┤│ 鼻窦炎 │2.5% │1.7% │├─────────────┼─────────────┼─────────────┤│ 支气管炎 │2.1% │1.6% │├─────────────┼─────────────┼─────────────┤│ 哮喘(包括哮喘加重) │3.7% │3.5% │├─────────────┼─────────────┼─────────────┤│ 鼻衄 │2.5% │3.1% │├─────────────┼─────────────┼─────────────┤│ 耳部症状 │1.2% │1.7% │├─────────────┼─────────────┼─────────────┤│ 鼓膜异常 │1.2% │1.0% │├─────────────┼─────────────┼─────────────┤│ 皮炎 │1.9% │1.0% │├─────────────┼─────────────┼─────────────┤│ 淋巴结肿大 │1.5% │1.0% │├─────────────┼─────────────┼─────────────┤│ 结膜炎 │0.4% │1.0% │└─────────────┴─────────────┴─────────────┘
上市后经验
皮肤和皮下组织改变:有极少病例报告出现发红(皮疹),皮炎和大疱疹。
肝脏和胆道:有极少病例报告有流感样疾病的患者出现了肝炎和肝酶升高。
有个案报道出现了胰腺炎、血管性水肿、喉部水肿、支气管痉挛、面部水肿、嗜酸粒细胞升高、白细胞下降和血尿。
【禁忌】
对本品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自磷酸奥司他韦上市后,陆续收到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发生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的报告,大部分报告来自日本,主要是儿科患者,但磷酸奥司他韦与这些事件的相关性还不清楚。在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的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等异常行为进行密切监测。
2.尚无证据显示磷酸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以外的其他疾病有效。
3.奥司他韦对1岁以下儿童治疗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4.奥司他韦对13岁以下儿童预防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5.在健康状况差或不稳定必须入院的患者中奥司他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无资料。
6.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奥司他韦治疗和预防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确定。
7.在合并有慢性心脏或/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中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的有效性尚不确定。这些人群中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观察到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
8.磷酸奥司他韦不能取代流感疫苗。磷酸奥司他韦的使用不应影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磷酸奥司他韦对流感的预防作用仅在用药时才具有。只有在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社区出现了流感病毒感染后才考虑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和预防流感。
9.对肌酐清除率在10-30毫升/分钟的患者,用于治疗和预防的推荐剂量应做调整。磷酸奥司他韦不推荐用于肌酐清除率小于10毫升/分钟的患者,和严重肾功能衰竭需定期进行血液透析和持续腹膜透析的患者(见【药代动力学】和【用法用量】)。
10.无肾功能衰竭儿童的药物剂量的资料。
11.没有观察到药物对患者驾驶车辆或者操纵机械的能力产生影响。但是必须考虑流感本身可能造成的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
对大鼠和家兔进行的动物生殖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药物具有致畸性。在3项大鼠分娩前后的研究中给予母鼠中毒剂量的磷酸奥司他韦,有2项研究出现未断奶幼鼠的生长迟滞,产程也延长。
在对大鼠进行的生育和生殖毒性研究中,所采用奥司他韦的剂量没有对大鼠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大鼠和家兔的胚胎所接受的药物暴露量约为母鼠、母兔的15%-20%。
对于妊娠妇女服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目前尚无足够的数据,因此不可能评价磷酸奥司他韦导致胎儿畸形或胎儿毒副反应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只有在预期利益大于潜在危险时妊娠妇女才可服用磷酸奥司他韦。
哺乳
对哺乳期大鼠,奥司他韦和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可从乳汁中分泌。目前尚不知奥司他韦和其活性代谢产物会不会从人乳中分泌。由动物试验数据初步推断,估算人乳中每日约有0.01毫克奥司他韦,0.3毫克活性代谢产物。因此只有在对哺乳母亲的预期利益大于对婴儿的潜在危险时才可服用磷酸奥司他韦。
【儿童用药】
用药剂量参见【用法用量】。
磷酸奥司他韦对1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用药】
用于老年患者治疗和预防时剂量不需要调整(见【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与流感疫苗的相互作用:尚无磷酸奥司他韦和减毒活流感疫苗相互作用的评估。但由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除非临床需要,在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两周内不应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在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因为磷酸奥司他韦作为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抑制活疫苗病毒的复制。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可以在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前后的任何时间使用。
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表明,磷酸奥司他韦和其它药物之间基本上没有显著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磷酸奥司他韦被主要分布在肝脏的酯酶迅速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文献中很少报道有与竞争酯酶有关的药物相互作用。奥司他韦和其活性代谢物的低蛋白结合率提示不可能发生与蛋白结合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
体外研究表明,磷酸奥司他韦或者其活性代谢物都不是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或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良好底物(见【药代动力学】)。
与口服避孕药之间无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西咪替丁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非特异性抑制剂,且能够与碱性或者阳离子物质竞争肾小管分泌,但对奥司他韦或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无影响。因此,临床上与胃内pH(抗酸剂)改变相关的和与肾小管分泌途径竞争清除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均不可能发生。但是尚无磷酸奥司他韦与抗酸剂相互作用的体内研究。
与肾小管竞争分泌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不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大部分药物的安全范围较宽,磷酸奥司他韦活性代谢产物的排泄有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两个途径,而且这两个途径的清除能力是很大的。但与同样由肾脏分泌且安全范围窄的药物(如氯磺丙尿、甲氨喋呤、保泰松)合用要慎重。
与丙磺舒合用,由于肾脏肾小管分泌的能力下降,导致活性代谢产物的机体利用度提高2倍。但由于活性代谢产物的安全范围很宽,与丙磺舒合用时不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与阿莫西林合用时不会改变两药的血浆浓度,表明阴离子途径消除的竞争作用不显著。
上市后的监测中有个案报道与更昔洛韦有相互作用,后者也通过肾小管分泌。
与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奥司他韦和其活性代谢产物或扑热息痛的血浆浓度均没有改变。
同时服用奥司他韦(75毫克,每日2次,共4天)和阿司匹林(单剂900毫克)未发现奥司他韦、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或阿司匹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同时服用奥司他韦(单剂150毫克)和单剂含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抗酸药物或单剂含有碳酸钙的抗酸药物未发现奥司他韦和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
在流感治疗和流感预防的Ⅲ期临床研究中,磷酸奥司他韦曾和一些常用药合用,如ACE抑制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噻嗪类利尿剂(苄氟噻嗪),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强力霉素),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黄嘌呤类(茶碱),拟交感神经药(伪麻黄碱),阿片类(可待因),类固醇激素,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和止痛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磷酸奥司他韦与这些药物合用时没有观察到不良事件或使其发生率改变。
【药物过量】
目前尚无药物过量的报道。估计急性药物过量最可能表现为恶心,伴随或不伴随呕吐。研究表明,给6位健康志愿者单剂服用高达1000毫克的磷酸奥司他韦后,1位志愿者发生恶心,另一位志愿者连续2天发生呕吐。一盒含有10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奥司他韦总量为750毫克。
【临床试验】
对自然获得的流行性感冒的研究
成人流感的治疗
1997-1998年冬季流感流行时在北半球进行了Ⅲ期临床试验,患者在出现症状的40小时内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这些试验中,97%患者为甲型流感,3%为乙型流感。结果显示磷酸奥司他韦能缩短临床上流感相关的症状和体征,病程缩短32小时。在确诊为流感的患者中,服用磷酸奥司他韦流感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较服用安慰剂减轻38%。而且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能使健康年轻人发生流感并发症并且需要抗生素治疗的几率降低约50%,这些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和中耳炎。在这些Ⅲ期临床试验中,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活性的次要疗效指标也明确证实了其疗效,即能缩短排出病毒的时间和病毒滴度的曲线下面积。
一项老年人的治疗研究数据显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75毫克,每日2次,连用5天)能缩短中位疾病持续时间,与对年轻人的治疗结果相似。在另一项研究中,13岁以上合并有慢性心脏或/和呼吸道疾病的流感患者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或安慰剂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所有症状缓解的中位时间无明显差别,但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组发热的时间缩短了约1天,2天和4天时排出病毒患者的比例也明显下降。磷酸奥司他韦的安全性在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无差别。
儿童流感的治疗
在流感在人群中流行时开展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共入组了695例1至12岁儿童(平均年龄5.3岁),均有发热(体温大于37.8度)加上咳嗽或流涕的症状。本试验中69%的流感感染为甲型流感,31%为乙型流感。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能使病程(定义为咳嗽和鼻充血症状缓解、体温正常和恢复正常的健康和活动)缩短35.8小时。服用磷酸奥司他韦的儿童出现急性中耳炎的比例较安慰剂组减少40%。对5岁以上儿童的亚组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较,磷酸奥司他韦组的中耳炎发生几率下降56%,抗生素的使用比率下降40%。磷酸奥司他韦组儿童恢复正常的健康和活动的时间较安慰剂组提前约2天。
成人和青少年的流感预防
磷酸奥司他韦预防自然获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作用在以下3个Ⅲ期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
1.密切接触流感患者后的短期预防
对生活在同一家庭而接触流感患者的成人和青少年(大于13岁)进行了磷酸奥司他韦预防流感的Ⅲ期临床试验。在生活在同一家庭的流感患者(377例)出现症状后2天内,962例流感密切接触者接受磷酸奥司他韦预防流感,每次75毫克,每天1次,共7天。将家庭成员中经病毒学证实为流感的密切接触人群纳入统计分析。安慰剂组接触人群中12%(24/461)出现了临床上的流感感染,而磷酸奥司他韦组接触人群中仅1%(2/294)出现了临床上的流感感染,即接触人群中流感的发生率下降了92%。
2.流感流行时的季节性预防
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研究对象为18-56岁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群,结果显示磷酸奥司他韦预防(75毫克 每天1次,共42天)的人群1.2%(6/520)出现了临床流感感染,而安慰剂组人群4.8%(25/519)出现了临床流感感染。本试验中人群均无流感密切接触。
另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在老年疗养院中进行,在试验期间80%的研究对象接种过流感疫苗,在31个参加试验的疗养院中有9个出现了流感感染的病例。在这些疗养院中,磷酸奥司他韦预防(75毫克 每天1次,共42天)的老年人群0.4%(1/276)发生了流感,而安慰剂组的老年人群4.4%(12/272)发病。安慰剂预防组发病的12例中有11例之前接种了流感疫苗。本试验中流感继发的支气管炎、肺炎和鼻窦炎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了86%。
这些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磷酸奥司他韦可明显降低病毒排出的时间,成功阻止病毒在家庭内传播。
高危人群的流感治疗
在老年人群(大于等于65岁)和合并有慢性心脏或/和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因流感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后,疾病的中位持续时间无明显缩短。但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组患者发热的时间缩短了约1天。
对老年流感患者,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较安慰剂能减少需抗生素治疗的下呼吸道并发症(主要是支气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磷酸奥司他韦组12%(29/250)和安慰剂组19%(52/268)(p=0.0156)。
对合并有慢性心脏或/和呼吸道疾病的流感患者,需抗生素治疗的下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磷酸奥司他韦组14%(16/118)和安慰剂组17%(22/13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976)。
病毒神经氨酸酶敏感性的降低
在自然获得性流感的临床试验中,0.34%(4/1177)的成人和青少年及4.5%(17/374)的1-12岁儿童中出现一过性甲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对奥司他韦羧酸盐的敏感性下降。在细胞培养和临床试验中均未发现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对奥司他韦羧酸盐的敏感性下降。
体外实验发现扎那米韦耐药的流感突变株和奥司他韦耐药的流感突变株有交叉耐药。临床中未发现足够的证据证实有奥司他韦耐药或交叉耐药。
目前的流感预防的临床试验中,包括流感接触后预防(7天)和季节性预防(42天),无证据显示应用奥司他韦会引起相关的耐药病毒株出现。
乙型流感的治疗
总体上15%的流感患者是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在各个试验中所占的比例为1-33%。各个试验中乙型流感患者的中位疾病持续时间在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别。把所有试验中的乙型流感患者504例汇总分析,与安慰剂组相比,奥司他韦可以使所有症状的持续时间缩短0.7天(95%可信区间为0.1-1.6天,p=0.022),使发热、咳嗽和流涕的持续时间缩短1天(95%可信区间为0.4-1.7天,p<0.001)。
【药理毒理】
磷酸奥司他韦是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前体,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是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是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酶,其活性对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和感染性病毒在人体内进一步播散至关重要。
磷酸奥司他韦的活性代谢产物能够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体外对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低至纳克水平。在体外观察到活性代谢产物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在体内也观察到其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
本品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了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播散。
对自然获得的和实验室性流行性感冒进行的研究显示:应用磷酸奥司他韦并没有影响人体对感染产生正常的体液免疫反应。对灭活疫苗的抗体反应并没有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影响。
【药代动力学】
吸收
口服给药后,磷酸奥司他韦在胃肠道被迅速吸收,经肝脏或/和肠壁酯酶迅速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至少75%的口服剂量以活性代谢产物的形式进入体内循环。相对于活性代谢物,少于5%的药物以药物前体的形式存在。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与服用剂量成比例,并且不受进食影响(见【用法用量】)。
分布
人体内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的平均分布容积(Vss)约为23升。
对白鼬,大鼠和兔的研究显示,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以到达所有流感病毒感染的部位。研究显示,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其活性代谢产物在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粘膜、中耳和气管中均可达到抗病毒的有效浓度水平。
活性代谢产物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可以忽略不计(约为3%)。
代谢
磷酸奥司他韦由主要位于肝脏和肠壁的酯酶几乎完全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磷酸奥司他韦或其活性代谢产物都不是主要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底物或抑制剂,所以不会因为对这些酶竞争而引发药物间相互作用。
清除
吸收的奥司他韦主要通过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而清除(>90%)。活性代谢产物不再被进一步代谢,而是由尿排泄。活性代谢产物达到峰浓度后,血浆浓度下降半衰期为6~10小时。超过99%的活性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肾脏的清除率(18.8升/小时)超过肾小球滤过率(7.5升/小时),表明除了肾小球滤过外,还有肾小管分泌这一途径。口服放射性物质标记的药物研究表明少于20%的剂量由粪便排出。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
肾功能不全患者
流感治疗:对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100毫克磷酸奥司他韦,每日2次,服用5天,结果显示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的暴露剂量与肾功能的降低程度成反比。对肌酐清除率大于30毫升/分钟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肌酐清除率在10-30毫升/分钟的患者推荐剂量降低为75毫克磷酸奥司他韦,每日1次,服用5天。不推荐将磷酸奥司他韦用于肌酐清除率小于10毫升/分钟的患者和严重肾功能衰竭需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或持续腹膜透析的患者(见【用法用量】)。
流感预防:对肌酐清除率在10-30毫升/分钟的患者推荐剂量降低为75毫克磷酸奥司他韦,隔日服药1次或每日30毫克。不推荐用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包括长期血液透析、持续腹膜透析或肌酐清除率小于10毫升/分钟的患者(见【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特殊剂量指导)。
肝功能不全患者
体外研究表明,肝功能不全患者并没有像预期那样表现出体内奥司他韦水平显著增高或其活性代谢产物水平显著降低(见【用法用量】)。
老年人
给予相同剂量的磷酸奥司他韦,老年人(年龄在65-78岁之间)的稳态活性代谢产物的机体利用度同青年人相比高25%~35%,而老年人和青年人的药物半衰期相似。考虑到机体的利用度和耐受性,老年人不必调整剂量(见【用法用量】)。
儿童
在5-16岁和3-12岁的儿童中进行了小样本单剂量奥司他韦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年轻患者对奥司他韦和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的清除均较成人快,所以按体重计算,相同的剂量下儿童的利用度低。儿童2毫克/千克的剂量与成人75毫克胶囊(约1毫克/千克)剂量的利用度相当。12岁以上儿童的奥司他韦的药代动力学与成人相似。
无肾功能衰竭儿童的药物代谢资料。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13日 实施日期:2007年06月13日 (中央法规)
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9/50/2622969360c0cadcbb0dc2ccb240b99e_0.html 扎那米韦详细说明书
[批准文号]:
[中文名称]: 扎那米韦
[产品英文名称]:Relenza
[生产企业]:
[功效主治]:用于成年病人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病人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治疗A型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化学成分]: 化学名为:5-乙酰氨基-4-[(氨基亚氨基甲基)-氨基]-2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6-氢-3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4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5-三去氧-D-丙三醇基-D-半乳糖-2-烯醇酸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分子式C12H20N4O7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相对分子质量332.3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本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20℃时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8 mg.ml-1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药理作用]: 扎那米韦是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是以慢结合的方式进行的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具有高度特异性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慢结合是本品分子中胍基部分的作用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且对流感A型病毒有特异性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对B型病毒作用较弱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胍基能将A型病毒唾液酸活性部位的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呈结合状态的水分子逐出而产生紧密结合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达到抑制效果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扎那米韦对A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B型多种病毒株均有极强活性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但对人单纯疱疹A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B型病毒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带状疱疹病毒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人巨细胞病毒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人鼻2型和14型病毒以及副流感2型和3型病毒均无作用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不良反应]: 本品对哮喘或慢性阻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无效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甚至可能引起危险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文献报告使用本品后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轻度或中度哮喘患者可引起支气管痉挛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引起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应停药并通知其主治医生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服用扎那米韦时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身边应备有吸入型速效支气管扩张药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服用此药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头痛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腹泄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恶心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呕吐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眩晕等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发生率低于2%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多为轻度反应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动物试验表明:扎那米韦不会致癌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致畸http://img.39.net/enc/2008/10/26/2uyll5fyjwb7jqgj.gif致突变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未见生殖毒性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扎那米韦在动物试验中能通过胎盘屏障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胎儿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母体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目前缺乏充分有效的研究结果证实怀孕妇女体内药物动力学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使用时应权衡对胎儿的影响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哺乳大鼠的乳汁中测得扎那米韦存在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但是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人乳汁中药物是否存在尚不肯定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哺乳妇女使用此药应慎重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该药物对老人及12岁以下儿童的不良反应尚不确定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产品规格]: 5mg/片
[用法用量]: 1本品经口吸入给药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使用前患者应在其主治医生的指导下学习吸入剂正确使用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可能的话应由医师示范使用方法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患者也要仔细阅读并遵守药品包装内的使用说明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2本品可用于成年患者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每日两次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间隔约12 h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每次10 mg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分两次吸入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一次5 mg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连用5 d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随后数日两次的服药时间应尽可能保持一致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剂量间隔12 h(如早晨或傍晚)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3患者即使感到症状好转也应完成5 d疗程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并应被告知服用扎那米韦不能减少流感传染的危险性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4服用本品时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使用1种呼吸驱动的塑料吸入装置Dishkhaler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此装置可装入1片Relenza Rotodisk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每片Rotodisk含有4个泡囊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每个泡囊含Relenza(5 mg)和乳糖(20 mg)的混合粉末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使用时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将Relenza Rotodisk放入该吸入装置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当患者通过嘴吸入时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泡囊被刺穿http://img.39.net/enc/2008/10/26/seyrx18wshei6viy.gif药物随气流释放出来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5本品是否可预防流感尚不清楚http://img.39.net/enc/2008/10/26/5i5eg311ncirdycs.gif
[贮藏方法]: 密封。
[注意事项]: 对该药物处方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http://ypk.39.net/yaopin/kwswy/kbd/detail/7987c.html 学习了,谢谢提供!:handshake 谢谢提供这么详实的资料! 谢谢您提供的资料~~~已全篇拜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