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监测
各位老师大家好,综合性监测都包括哪些?谢谢!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找来2009版《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学习一下。 路过,谢谢紫藤花园老师的指点。 紫藤花园 发表于 2016-6-5 14:09找来2009版《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学习一下。
谢谢,我会认真学习一下的。 找来2009版《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学习一下。 刚看到有个老师在论坛上放了一个院感监测技术规范课件,还有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附录中也有关于这方面内容,可以看看。环境,物表,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空气生物学等监测,根据具体要求不同时间做,感染病例监测、重点部位感染监测是另一个内容监测,就是通过信息软件、医生上报或专职人员手工调查,通过查看每天发热患者,
抗菌药使用患者查看感染病例,这个属于主动性监测。效果比较好,及时发现感染病例。 没有软件,那就自己辛苦点,每天跑科室,看护士侧体温单,跑细菌室看细菌检出,跑临检室,看脑脊液等常规,有无特殊异常的情况。追踪到临床,查看患者,和医生沟通看又无感染,分析发生原因,查找流程和环节,逐步改进。 对全院的住院病人进行监测 全院综合性监测
B.1 监测对象 住院患者(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时可包括出院后一定时期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
B.2 监测内容(最小数据量要求)
B.2.1 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
B.2.2 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不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B.2.3 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疾病分类记录出院人数,按高危疾病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切口类型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B.3 监测方法 宜采用主动监测,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
B.3.1 各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工程师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B.3.2 各医院应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付诸实施。
B.3.3 专职人员应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
B.3.4 医院感染资料的来源,包括以患者为基础和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
B.4 资料分析
B.4.1 医院感染发病率
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100% (式B.1)
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
观察观察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代。
B.4.2 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观察期间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1000‰ (式B.2)
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B.5 总结和反馈 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草草 发表于 2016-6-6 08:46
全院综合性监测
B.1 监测对象 住院患者(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时可包括出院后一定时期内的患者)和医 ...
谢谢提供的材料。我也正在看资料 太湖福音 发表于 2016-6-5 22:11
刚看到有个老师在论坛上放了一个院感监测技术规范课件,还有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附录中也有关于 ...
是的,看来,只有把工作具体落实了,才能做好监测工作。 卢旋 发表于 2016-6-6 08:50
谢谢提供的材料。我也正在看资料
不客气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是我们的目标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们的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们的分享,每天上来浏览学习,都有意外的收获{:1_1:}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可以看看2009版《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学习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