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又新增两例寨卡病毒输入性病例
[国际在线]中国内地又新增两例寨卡病毒输入性病例时间:2016-05-17
15日,北京、广东两地先后报告两起输入性寨卡病毒输入性感染病例,两名患者都是从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委内瑞拉回国人员,目前患者情况稳定,正在接受隔离治疗。随着天气转暖,以蚊子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寨卡病毒是否将在国内进一步蔓延?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5日22时通报,北京市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这是北京市报告的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这名患者为29岁女性,4月前往委内瑞拉,当地时间5月11日出现发热、伴有少量皮疹。13日入境时,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经初筛,考虑其疑似感染寨卡病毒,患者随后入院治疗,病情稳定。
同一天,广东也新增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据通报,患者男,37岁,旅委内瑞拉华侨,4月28日从委内瑞拉抵达厦门国际机场入境,入境时无发热。后在广东出现皮疹,高热,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症状较轻,在医院隔离治疗。
从今年2月以来,中国内地已经报告了17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其中广东报告12例,目前无死亡病例报告。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李德新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气温回升,逐渐进入蚊媒活动活跃期,由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的风险正在加大,“美洲疫情稳定,我们的病人都是输入性的。过去很长的时间都没有,最近又有两例,情况还是稳定的,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蚊子活动增强,造成本地传播的风险加大,总的来说还是可以控制的,病人还是少。我们现在已经高度警惕了,口岸和地方都已经在监测了,相对来说要比以前严重一点。”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来传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地区、海南、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边境区域,北京尚未发现过这种蚊子。但是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多数省份都分布有白纹伊蚊,这种蚊子也有传播寨卡病毒的风险。李德新说,白纹伊蚊虽然分布广泛,但密度并不高,而且对于寨卡病毒来说,白纹伊蚊的传播能力也不如埃及伊蚊强。
截至目前,已经有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感染寨卡病毒病病例。中国质检等部门已经发出公告,要求来自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如有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者主动申报。同时,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已配备寨卡病毒检测试剂,开展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尽管口岸加强防控,仍然不能对寨卡掉以轻心。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李德新表示,由于寨卡病毒隐性感染率高,这也将被疫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挑战,“寨卡病毒感染者有发烧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但有的人什么症状都没有就感染了,这样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作为传染源的,蚊子叮了他再叮别人,隐形感染也会传染别人,这样就造成检疫防控的时候,查不过来,也发现不了,但是他就有可能把疫情带进来。”
李德新说,完全没有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和只有轻微症状的轻症患者,不一定会去医疗机构就诊,作为传染源很难控制。目前,已经在全国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进行了相关培训,要求医务人员加强对寨卡的警惕。
寨卡病毒出现本土传播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李德新对此表示,目前还不好判断。但中国已经做好了相应的预案,“国境检疫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是要加强监测,有没有这样的病人,要早点发现,医院要提高认识,类似的病人要早做检测,加强实验室检测,因为你不做实验室检测没办法确诊。一旦发现疫情要采取措施,包括蚊虫控制等。”
目前,疾控部门已将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列入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实行网络直报。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要求各地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彻底清理卫生死角,铲除蚊虫孳生环境。同时,还要求各地加强蚊媒监测,对蚊媒密度超过预警值的,及时开展集中灭杀活动。
专家同时提醒公众:从疫情发生国家回国人员要做好防蚊措施,并进行自我健康观察,发现有发热和皮疹及时到医院诊治,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近期要慎重考虑前往相关国家和地区,如必须前往疫情国家,务必做好防蚊措施。
(来源:国际在线 记者 潘莹 2016年5月17日)
信源地址:http://www.chinacdc.cn/mtbd_8067/201605/t20160517_129584.html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