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6yuyu
发表于 2016-4-20 15:28
gangg刚刚大致看了下,真的很全面,谢谢老师的分享
天使花园
发表于 2016-4-20 17:15
支持,彰显控感人的精神风貌,赞
chenqiong
发表于 2016-4-21 23:23
我们院感科计划定3月15至4月15是手卫生活动月,我们的院领导在院周会上说:手卫生活动是阶段性的,而落实手卫生活动是持续性的,院感科要加大考核力度,因规范合理的洗手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30%至40%。现把我院各科室自发组织手卫生培训图片抽出部分与大家分享。
飞菱如水
发表于 2016-4-22 10:29
看了那么多老师的感慨,由衷的感到:这就是我们院感人的精神所在,精益求精,永不懈怠。为你们点赞!!!
落花生
发表于 2016-4-22 20:40
本帖最后由 落花生 于 2016-4-25 09:16 编辑
故事梗概: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感控科主任赵当霞,响应中央、卫计委、省市卫计委“组团式”援藏工作号召,成为陕西省宝鸡市第一批“组团式”对口援藏医疗队中唯一一位专职感控人员。于2015年8月21到达西藏阿里,2015年8月23日至2016年4月22日至今依然坚守在西藏阿里人民医院工作岗位上。
人物:一位极普通的女性,却在做着极不平凡的工作。感控科主任赵当霞、西藏阿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援藏队友XXX XXX XXX
时间:21世纪初期,国家医改中期
地点:西藏阿里人民医院
故事:组织召开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第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监控小组人员会议、制订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及管理制度》、开展手卫生促进月活动、创建医院感染简讯4期........
照片:
斯佳丽
发表于 2016-4-23 11:08
论坛高手如云,学习了
liyingzi
发表于 2016-4-23 16:36
这种情是否能引起医患纠份呢?
临海听潮
发表于 2016-4-23 17:34
本帖最后由 白衣飘飘 于 2016-4-23 17:38 编辑
感控路上,我们同行___________中国感控30年献礼 经常会听到感控人员说感控工作不好做,领导不支持,职能部门不配合,医护人员不重视,基层医院的感控工作更加不受重视,作为一名基层感控专职人员,如何得到院领导的支持,职能部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重视与参与,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为临床服务!2016年恰逢中国感控成立30周年,上海国际感院感染控制论坛推出了一系列活动,我作为感控战线上工作16年的一名老兵,理应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我院有幸被选为参加《国家30年院感工作科题调研项目》,为此,我将论坛上的系列活动以及调研项目的消息转发到院内微信群,让大家了解并参与这些活动,没想到会得到院领导及大家的热烈响应与强有力支持,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调研任务。这让我感慨万千!我想把一切都告诉给全国所有的同行朋友们:感控路上,并不孤单!
chenqiong
发表于 2016-4-24 22:04
下面是我院2013年创二乙的照片,市级专家来我院复评的场面(我们医院是2006年新成立的二级综合性医院),通过全院的共同努力,风风火火准备了十个月,最后顺利通过二乙验收,下面是创二乙照片。今年全院努力准备创建二甲。
来自星星的我
发表于 2016-4-25 10:34
我院是我省2003年SARS救治定点医疗机构之一,有2003年SARS救治珍贵照片;还有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队”队徽及军营急训时照片,不知还能不能发给你?抱歉,看到收集老照片有点晚了。
来自星星的我
发表于 2016-4-25 11:32
清风老师,有珍贵的老照片,还能发给你吗?
长江流域
发表于 2016-4-25 14:45
我讲的故事是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来自星星的我
发表于 2016-4-25 15:51
2003年,我院是我省SARS救治医疗机构之一,
感染管理科参与了隔离病区的布局流程、区域划
分、消毒隔离等工作。解除隔离后医务人员合影留念。
认真查看发热门诊日志
大汗淋漓的医务人员
发热患者进行抽血
来自星星的我
发表于 2016-4-25 16:20
2004年我院感染管理科同志与其他兄弟科室医护人员,参加了“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事化训练,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练好本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yangyang11
发表于 2016-4-25 16:27
来自星星的我 发表于 2016-4-25 16:20
2004年我院感染管理科同志与其他兄弟科室医护人员,参加了“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队”,进行 ...
老师发的照片的确好珍贵呀~~赞一个..{:1_7:}
芳草心
发表于 2016-4-25 22:58
支持!期待通过《中国感控,感动中国》学到更多感控知识!
二道桥的羊肉串
发表于 2016-4-28 13:36
两个事例,希望能给我们的活动增加一些新内容
第一案例,我院在2014年10月正式通过了美国JCI总部的评审通过,在第五版第一次试行的第一家通过的综合性医院,在本次创建过程中,我院在经历了两次预评审,一次正式评审,在本次我院感染管理科在本次评审章节中,全员协力,准备充分,励精图治、并且在克服了许多困难的情况下,最终我院已顺利通过,在此想介绍一下我院感染管理科在创建过程中的小事。
我院感染管理科是一个年轻的团体,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科室人员中,有一个年龄中最大的维吾尔族同事,她在我科室已工作了九个年头,平时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而且负责着最多的临床科室质控,而且在生活中,像妈妈一样的关心照顾我们,我们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古妈妈”,但是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预评审时,正值她家儿子在进行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因为古老师离异多年,一直是她一个人把小儿子拉扯大的,对于儿子的学习一直是她亲自指导,并辅助学习,但是,第二次预评审的通过与否,是关系到我院是否要进行正式评审的关键,所以,全院要求,我们周六都全员上班,为了备战最后的准备工作,当然,我科作为全院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大家都牺牲了周六的休息时间,本次评审是对上次评审的问题再解决与否的调查,所以,上次我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指标未到要求,所以,作为我科培训的老师,古老师作为维吾尔族,有先天优势,可以同时培训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同事,已达到培训效果,所以,我们这次重点就是将全院手卫生依从性提高,这当中包括了平时很少涉及的科室,如医疗器械中心,后勤部门呀,收费结算科等,所以,可想培训的难度,而且有些科室,白天是不能脱岗集中起来培训的,所以,古老师只有下班后,联系大家再进行集中,有些人可能文化程度不能达到要求,她就多多使用图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解,当然,为了保证儿子晚上能吃上饭,中午都多做一些饭菜,儿子晚上下课就自己热热再吃,有时,古老师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学业,如果第一天回家晚了,就第二天早早起床,检查儿子的作业和功课,当然,正是像我科古丽老师这样舍弃小家,爱大家的职工,我院才能在最终的评审中顺利通过,并得到满意的答卷,下面是我院检查过程中的掠影,还有科室的一张合影,右起前排第二位是我们敬爱的古丽妈妈!
二道桥的羊肉串
发表于 2016-4-28 14:57
分享身边事二,我院作为西部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综合实力一直在西北地区前茅,当然作为大型医院也承担着许多社会公益项目的帮助,比如成龙基金,志愿者医疗服务等,而每当在国家遭受重大伤害时,我院也组织精良的医疗队伍进行救治,就如2010年在青海玉树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当时人员和财产都损失惨重,我院作为青海的近邻当然会伸出援助之手,就在地震发生的当日,院党委就紧急组织了我院应急医疗队前往灾区进行救援活动,说了那么多,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本人的主人公,我科韦艳同志有幸作为本次医疗救助队的一员前往玉树,当然这也是,我院自成立医疗队以来,第一次选派感染管理专业的人员参与其中,说明领导层对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视加大,之后几天,就是传来韦艳等他们医疗队在地震现场的各种活动纪实,当然,韦艳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熟话说大震之后必有大疫,但是在韦艳和当地疾控,感染等预防人员的一致努力下,并未出现大疫情发生,之后,韦艳同志还对当地红十字会医院的感控工作进行了实地指导,并帮助当地医院建立了感染监测指标,并通过开展多场培训,把感控知识传播给了更多的医护人员,为地震救援,防病救治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她身为一名女性,和我们的男同胞一起同甘共苦,一起住简易帐篷,一起吃方便面,喝简易桶装水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真心点一个赞,最后,也想代表灾区人员和受伤群众对你们说声:谢谢!下面合影中,左起第五个就是我科韦艳同志
t546070
发表于 2016-4-29 13:24
不错,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nyytgrblq
发表于 2016-7-21 08:45
衷心的感谢老师的无私分享,谢谢!已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