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自然界恶劣环境下,病毒以何种形式存在的?
微生物实验室常培养的细菌,在自然界恶劣环境下,以芽胞形式存在。基层微生物实验室尚未能开展培养的病毒,以特异性、活性细胞内存活,那么,在自然界恶劣环境下,又如何?候诸位老师指导,谢谢{:1_17:}!!!
在自然界不好生存,以血、空气、飞沫、接触等方式由传染源传染给易感人群,所以,防控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每种病毒在自然界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时间看微生物书。 芽孢是G+菌在特定环境下细菌的休眠体,并非所有细菌的......而病毒必须是在活的细胞内寄生,没有活细胞它是不能存活的。病毒的核心是核酸,病毒的增殖是以基因为模板进行自我复制,不同于细菌是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的。不知道这样解释能否...........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们分享。 小二郎 发表于 2016-1-26 08:01
芽孢是G+菌在特定环境下细菌的休眠体,并非所有细菌的......而病毒必须是在活的细胞内寄生,没有活细胞它是 ...
既然如此,为什么微生物实验室开展病毒培养如此之难,而血清学鉴定病毒沿用至今?{:1_17:} 黄河之水 发表于 2016-1-26 07:34
在自然界不好生存,以血、空气、飞沫、接触等方式由传染源传染给易感人群,所以,防控原则是:控制传染源, ...
请提供详尽书名及章节,并一同发上本论坛一看、学习。谢谢!{:1_17:} 二进制 发表于 2016-1-27 05:33
既然如此,为什么微生物实验室开展病毒培养如此之难,而血清学鉴定病毒沿用至今?
老师您好,我不是检验专业的,我想不同的实验室有其不同的功能,大部分医院的实验室是二级实验室,它只负责初级的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病毒培养、分类是金标准,但是病毒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期方法繁杂,对技术和设施要求高,需要时间长。那么血清学诊断,比如凝血抑制试验,免疫法等能够快速诊断......我是这么认为的... 小二郎 发表于 2016-1-27 08:26
老师您好,我不是检验专业的,我想不同的实验室有其不同的功能,大部分医院的实验室是二级实验室,它只负 ...
既然小二郎实习版主老师都知道:病毒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那么,闲话休提,言归正转,回复鄙人主题请问小二郎实习版主老师:自然界恶劣环境下,病毒以何种形式存在的?{:1_17:}{:1_17:} 本帖最后由 谷子 于 2016-1-29 16:25 编辑
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有相应的共生病毒。病毒是物种进化的动力之一,是生命世界不可缺如的基础成员,在生命网络中有其重要地位。 1病毒是细胞的衍生物:病毒是从何而来的呢?近年来随着“RNA世界“研究的进展和生物膜囊泡的研究进展提示了生物大分子进化与生命前原始细胞的成长过程,不管生命发生于地球还是天外来客,从一个无生命体系中造就一个自我维持与繁衍的进化体系的基本环节已经清晰。病毒样结构不具备独立存在与自我进化的机制,不可能出现在细胞产生之前。因此病毒组成虽比细胞简单,却不是细胞的祖先;相反,病毒的生命运动依赖具有完善核酸及酶生化系统的细胞,在物质组成要素上细胞是同源的,所有成分均可来源于细胞,没有细胞不仅病毒无以存在,人类也无法发现与鉴定任何一种病毒,因此病毒来源于细胞的起源学说已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病毒基因(核酸)运动的方式及场所与细胞完全一致,依赖细胞存在并进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细胞基因运动的支流,物种进化的本质是基因的变化,这条支流与主流分分合合,对促成这个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病毒是一类进化快速的物种:病毒结构简单,需要寄生于细胞,但其具有独立的结构、遗传物质、物理化学特征与生活周期,与其它微生物一样,应该看作是一类物种;其能在细胞外以无生命代谢状态长时间存在是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方式。然而病毒基因的结构与基因组成之精练,却远在细胞之上;其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以适应环境的生存活力与效率,也是细胞不能比拟的。如艾滋病毒只有9749个碱基,组成了9个基因;HBV3200个碱基,组成4个基因,核酸个个“有用”,基本没有“闲置”不用的核酸序列,有些序列甚至被不同基因重叠使用;而与之相比,细胞的碱基数量简直是天文数字,以人类细胞为例,30亿对碱基,其中含有大量无用的或重复的核酸序列,真正发挥基因作用的只占总碱基量的1%。这表明病毒虽然细小,但并不是原始粗糙的物种,由于病毒在细胞内生长,可共享细胞内完善的酶生化系统完成自身的复制与增殖,不需要保留能借用于细胞的功能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逐步“丢失”而清除累赘,以适应其快速增殖发展和寄生于细胞内相对狭小的环境中发展的需要,因此其发展规律是向小而精发展,同时也产生了高效简洁的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病毒与细胞核酸数量的巨大差距,以及病毒基因的高效与精简,表明病毒自细胞衍生而来,伴随整个生命世界发展,已经是一类高度进化的物种,以往我们将病毒看作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一种原始生命状态或准生命物种是一种“误解”。 3病毒的进化方向是与细胞共生:阐明病毒之源是细胞,那么源于细胞的病毒离开细胞后再进入同类细胞,按理与细胞是相容的,病毒的基因活动和生活周期虽然独立于细胞,但以不影响细胞的生存繁殖为底线,与细胞相容共存是病毒能够生存的基础,因此通过不断进化,所有的病毒均有其长期寄生的宿主。但病毒为自身的发展有跨物种扩散的倾向,当病毒通过变异获得入侵别的物种细胞的性能时,给别种宿主细胞带去了新的基因及其相应产物,就会演绎出一系列新的矛盾与冲突:如新基因功能有利于细胞的增殖与生存,则融入细胞基因使细胞更新;反之则细胞消亡,这株因变异能跨物种入侵的病毒株自身也消失了。在某些状况下病毒与新宿主发生冲突但不至于双亡,病毒群体存在毒力差异,对宿主毒力大(如造成宿主死亡)的病毒株自身也将无以存在,而相对无害的病毒株与宿主共同得到延续。随着传代,病毒与新的宿主有一个从不相容至相容的渐变过程,因此病毒有“传代减毒”的自然特征,免疫预防用的病毒减毒活疫苗就是以传代的方法生产的。跨物种发展以及与细胞相容性的改善也是病毒进化的普遍规律。转的一篇文章 希望能给你解惑,病毒与宿主一直是共生,自然界中只要有细胞的生命体都可能成为病毒的宿主,不管再恶劣的自然环境 只要有生命体存在,它就能存在 二进制 发表于 2016-1-27 20:28
既然小二郎实习版主老师都知道:病毒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那么,闲话休提,言归正转,回复鄙人主题请问 ...
二进制金牌会员老师您好,您所说的自然界恶劣环境下的恶劣环境有具体所指吗?如果从表面意义上看,恶劣到没有微生物的存在,当然无从谈论病毒体的存在;病毒有的耐热,有的耐寒,有的耐干燥,比如麻疹病毒,在零下70度能保存数月至数年。如果到了极寒极热,那么就没有必要讨论病毒的存在形式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您说呢?关于病毒的本质,其实我在3楼已经有所表达....... 楼主顺便思考下为何现在的“计算机病毒”不叫“计算机细菌”?因为离开了计算机它就是个P
病毒起源的问题貌似是个世界难题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也是个哲学问题了 二进制 发表于 2016-1-27 05:36
请提供详尽书名及章节,并一同发上本论坛一看、学习。谢谢!
医用微生物学,第二篇病毒学 狼头 发表于 2016-1-28 09:18
楼主顺便思考下为何现在的“计算机病毒”不叫“计算机细菌”?因为离开了计算机它就是个P
病毒起源的问 ...
这个解释应该已经到位了,赞{:1_9:}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16-1-29 06:07 编辑
狼头 发表于 2016-1-28 09:12
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有相应的共生病毒。病毒是物种进化的动力之一,是生命世界不可缺如的基础 ...
适者,生存;不适,淘汰。自然界生存法则,练就出变化多端、始终占据有利位置之病毒。文章详细,多谢晒{:1_17:} 忽闪一疑虑,病毒“能在细胞外以无生命代谢状态长时间存在是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方式”。日常消毒剂对它是如何起灭杀作用的?候狼头实习版主老师指导,谢谢! 二进制 发表于 2016-1-29 06:45
忽闪一疑虑,病毒“能在细胞外以无生命代谢状态长时间存在是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方式”。日常消毒剂对它是如何 ...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 既然是“无生命状态”,你怎么去杀灭? 本帖最后由 小小牧童 于 2016-1-29 08:41 编辑
二进制 发表于 2016-1-29 06:45
忽闪一疑虑,病毒“能在细胞外以无生命代谢状态长时间存在是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方式”。日常消毒剂对它是如何 ...
感谢二进制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看大家的讨论真是获益匪浅。关于您15楼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病毒“能在细胞外以无生命代谢状态长时间存在是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方式”,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这个病毒体需要保证结构完整,结构一旦遭到破坏(比如核酸被破坏,或者外层的蛋白质被破坏)就无法正常繁殖,即便不繁殖,该病毒体也会很快死亡。而日常消毒剂就是为了破坏这个结构,无论病毒有没有代谢状态,这个消毒剂能够渗透进去破坏病毒体的结构,所以,个人觉得这个才是日常消毒剂对病毒起灭杀作用的原因。而朊毒体为什么会很难被消灭,就是因为它结构太简单,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越简单的结构越难被破坏,我相信这是大家公认的。
学习了大家的讨论,对病毒又有所了解了 小小牧童 发表于 2016-1-29 08:37
感谢二进制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看大家的讨论真是获益匪浅。关于您15楼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病毒“能在 ...
细思考,小小牧童超级版主老师之解正确。辛苦晒!多谢晒!诸位老师{:1_17:}。 看到大家的讨论受益匪浅,病毒虽然在人体内很难杀灭但是一旦到了外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其实还不如细菌,所以,对于病毒的环境消毒还是按常规进行。当然朊毒体除外!{:1_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