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在院患者,根据病情,发热、化验、
重点到科室查看易感人群、插管患者
老师,您在干嘛呀?
恕我多言了。
现在我也赞同14楼老师的意见了。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本帖最后由 疯狂的吗啡 于 2015-12-17 08:33 编辑
一、从流行病学角度看,监测作为描述性流行病调查方法的一种,其目的是从长期连续的资料收集中发现问题并反馈指导临床实践,故其侧重应为在住患者而非出院患者。
二、从监测规范角度看,监测的重点是放在处于院感风险中的患者。综合性院感监测中,以出院患者数为分母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其目的不是将监测重点放在出院患者上,而是出院患者指标易于得到,用其大致估计处于院感风险中的人数。
我们这些基层医院都不能做菌检,出现了医院感染院感科应该如何具体去做呢? 我们注重的是化验室阳性结果,影像科阳性结果,通过结果看病人,但是我们没上院感软件,管理上有漏洞。毕竟上软件是一个过程。 在院患者为主,根据住院时间、发热、化验、手术切口、侵入性操作以及细菌培养等。 百家争鸣,学习了,赞一个!
不好意思~总感觉你的问题没问清楚~您是不是要说在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是在院患者或是出院患者???不然监测的肯定是在院患者为主。 过程监测更重要,院感监测更应该监测防控措施的落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