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o 发表于 2015-10-22 08:48

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病人术后的处理疑问?

font=宋体]《2012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但是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最近发生一起疑似气性坏疽(其实是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的病人手术,是否可以按照气性坏疽的病人处理方法来处理??还是更加严格??
没有副压手术室的情况下,层流需要关闭吗?————考虑气溶胶污染?
用过的术后器械需要浸泡后再处理吗?空气需要喷洒过氧乙酸消毒,密闭24小时吗?——还是密闭2小时即可??
用过的轵布污染物需要焚烧掉吗?——还是浸泡消毒后清洗即可?

控制感染 发表于 2015-10-22 14:25

align=center]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诊疗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日附件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等厌氧菌感染手术的处理一、    术前及术中的处理(一)手术间挂“隔离手术间”牌;(二)此类手术一般拒绝参观;(三)凡参与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出入;(四)供应护士应设2名,分手术间内、外供应。手术间内供应护士的手不得有破口,并应戴橡皮手套,穿隔离衣、裤,穿高筒靴;(五)手术用物品尽量准备齐全,术中所需物品有手术间外的供应护士递入;(六)手术间外应具备以下物品:1.洗手用的0.1%过氧乙酸溶液一盆;2.手术后更换用的洗手衣、裤子及手术鞋;3.包污染敷料用的污衣袋或大单及塑料袋;4.封闭门窗用的胶带纸;5.过氧乙酸或甲醛溶液、量杯、电炉;(七)接病人的平车上铺一条包裹病人用的大单。二、手术后处理(一)敷料处理方法。1.纱布、纱垫等小敷料放塑料袋内扎口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后,再外套一黄色塑料袋,外贴红色标记封闭转运、焚烧。2.布单等大敷料可用0.5%过氧乙酸浸泡或用干净布单包裹送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经环氧乙烷灭菌,最彻底的方法是用一次性的敷料,术后焚烧。(二)器械、吸引器、手套等的处理。1.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器械应洗净血迹,打开关节。手套、皮管应灌满溶液,所有物品均应浸于液面以下。2.甲醛溶液熏蒸。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4.压力蒸汽灭菌。(三)手术鞋处理。浸于0.5%过氧乙酸溶液内消毒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四)其他处理。1.镊子罐等物品用布单包裹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2.手术间墙壁、地面、手术台、托盘、器械桌、坐凳等类物品用0.5%过氧乙酸擦拭。3.吸引器瓶及地盆内液体应用水加满,配成1000mg/L含氯消毒溶液浸泡消毒。4.送病人用后的手术车推至手术间,用0.5%过氧乙酸擦拭,平车上的被子、单子等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5.切除的组织如坏死肢体等放塑料袋内扎口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溶液喷洒后,再外套一黄色塑料袋,外贴红色标记封闭转运、焚烧。6.将门窗用纸封闭,手术间空气消毒。用过氧乙酸1g/m3加热熏蒸,湿度70—90%,密闭24h;或用5%过氧乙酸溶液2.5ml/m3喷雾,湿度为20-40%;或用甲醛36ml/m3,加2-6倍水混合,加热熏蒸,湿度不低于75%,密闭24h以上。7.手术人员出手术间时,将隔离衣裤、口罩、帽子、鞋脱于手术间内,过氧乙酸溶液洗手后方可离去。8.手术间开封后,通风,彻底打扫手术间卫生,并做空气培养。

toto 发表于 2015-10-22 15:02

个规范有,目前也是依照这个来处理的,谢谢贴出来!!

院感2008 发表于 2015-11-10 14:37

过学习了。。。{:1_1:}

^_^_YHq1g 发表于 2015-11-12 10:35

什么所有的都用过氧乙酸呢,不用84呢

水天一色 发表于 2017-8-14 11:17

路过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病人术后的处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