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接轨,上海中山医院“感染病科”诊疗模式受到好评!
http://www.sh-zsgr.com2015年9月18日,在上海召开的感染病学科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我国著名的感染病专家翁心华教授,定义中国感染病学科建设的3种模式,引发大家深思:
1.传染病医院;2.综合性医院传染科或更名的感染科;3.部分医院如上海中山医院新建类似美国模式的感染科(主攻细菌真菌感染和抗生素会诊)。翁教授指出:第一种,出现病人来源不足的危机,部分转向小综合(医院)大专科(传染科)。第二种,需要调整服务范围,加强能力建设,拓宽知识面和疾病诊疗谱。这样,再过15年,肝炎病人显著减少后,依然可以生存和发展。第三种,是我国不少医院新建感染病科值得借鉴的模式。胡必杰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中山医院的感染病科工作模式:(1)感染病科的门诊和病区 主要诊治各类非传染性的感染病人;(2)会诊病人与国际接轨,到其他病区,会诊疑难感染和抗生素应用咨询,如手术后肺炎、术后腹腔感染、伤口感染、血液科和其他免疫功能受损者的继发感染等等。会上,胡必杰教授提出一个引发大家深思的问题:在门诊,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究竟找肾病科、呼吸科大夫,还是找感染科大夫?很多病人,还是传统的习惯思维。甚至错误的认为,感染科就是传染科,只是看传染病!在美国,感染病科医生,对感染病原体、耐药状况、抗菌药物知识,是最专业的。对疑难感染、复杂感染、耐药菌感染、难治性感染,感染病科医生是最权威的。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也给感染病科医生赋予越来越多的权限,比如医院内的高级抗生素应用审批权,正在逐步移交给懂细菌真菌和抗菌药物的感染病专家。
新模式需要更多医院去借鉴和跟进 好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谢谢老师。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没有专门的感染病科医生,感染科只是挂个名而已,确实只会看传染病!
txyy_ygk 发表于 2015-9-23 07:34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没有专门的感染病科医生,感染科只是挂个名而已,确实只会看传染病!
有的甚至只看传染病中的肝病。 好羡慕! 几个星期前,我们大院长拿着健康报上面的文章请分管院长和人力资源部调研,看医院感染管理科到底该以什么模式开展!他想我们科和感染科资源整合,给感染科一些政策上的优待,参与全院各种感染会诊。就像陈栢义老师在年会上说的那样。我觉得很开心,大院长在为我们院感科着想。院感科不发展,基本可以被医务处和护理部取代了。感控不能只停留在基层水平,要与国际接轨! 感染病科医生,对感染病原体、耐药状况、抗菌药物知识,是最专业的。对疑难感染、复杂感染、耐药菌感染、难治性感染,感染病科医生是最权威的。
期待我国也尽早涌现出这类专业的医生,让感染病人尽早康复。。。。。。 谢谢老师的分享,医院要有更好的发展确实应该时刻学习好的发展思路 中山医院的感染病科模式很好,我一直在我们医院宣传你们的好经验。 谢谢老师的分享期待我国也尽早涌现出这类专业的医生 在美国,感染病科医生,对感染病原体、耐药状况、抗菌药物知识,是最专业的。对疑难感染、复杂感染、耐药菌感染、难治性感染,感染病科医生是最权威的。
我院只对对疑难感染、复杂感染、耐药菌感染、难治性感染,提供会诊。病区是肝病+感染{:1_9:} 我们医院是一家三乙医院,核定床位850张,设有感染科,也只有一个医生在看肝病,今年申请招一个感染科医生,期待中! 我们的感染科只看传染病,有重症感染及耐药菌的病例一般都是请ICU
的老师会诊,应加强感染科的培训和宣传 现在很多家医院的传染病科已经更名为感染性疾病科,可是实质工作内容还是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水痘、麻疹、感染性腹泻等等。期待能够名副其实的工作,进行院内感染疾病会诊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指导。 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也给感染病科医生赋予越来越多的权限,比如医院内的高级抗生素应用审批权,正在逐步移交给懂细菌真菌和抗菌药物的感染病专家。
我院现在还是传染科模式:肝病+结核+。。。 感染性疾病科实际是传染病科更名的,平时工作及会真内容还是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水痘、麻疹、感染性腹泻等等。真正的感染性疾病我院基本找重症医学科 我院只对对疑难感染、复杂感染、耐药菌感染、难治性感染,提供会诊,病区是肝病+感染 视野宽阔了,跟着老师不断学习。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