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ICU的CLABSI:2009-2013的感染趋势、病原学和耐药性
澳大利亚ICU的CLABSI:2009-2013的感染趋势、病原学和耐药性译者:赵丽华黄石市中心医院审校、编写:乔甫你还在为ICU时不时出现CLABSI而捶胸顿足、暴跳如雷吗?还在为没有达到CLABSI的“零容忍”而暗自落泪吗?小编悄悄的告诉你,其实这个东东西方国家也有!还不少!今天就带你看看澳大利亚的情况,看看跟咱们的有啥不同! 背景:以前从未报道过澳大利亚重症监护病房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流行病学。本研究力图描述从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澳大利亚多个ICU中CLABSI率的时间趋势、不同ICU间的感染率、病原学、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 方法:利用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的方法,监测**患者中的CLABSI,通过医院参与的Victorian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监测系统(共29家医院)获得相关数据。根据所在地、部门和教学情况将医院分组。 结果:总体来说,303968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日中有384例CLABSI事件,相当于感染率为1.26/1000导管日(95%置信区间为1.14-1.40)。每年CLABSI的风险降低26%(风险比率0.74,95%置信区间为0.69-0.80,P<0.01)。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肠球菌(占26.3%),其次为假丝酵母菌(占15.4%)和金**葡萄球菌(占13.3%)。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肠球菌、金**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造成的CLABSI显著降低。 结论:澳大利亚采用国际上公认的监测方法,该方法显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与美国的内科/外科ICU是具有可比性的,并且在过去的5年中,特定病原菌造成的感染下降了。 图1. 2009-2013,澳大利亚**ICU中的CLABSI和导管使用率(误差线显示的是95%的置信区间,CVC表示中心静脉导管)
备注:图中蓝色表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红色表示器械使用率,左边的纵坐标表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1000导管日,右边纵坐标表示器械使用率。 图2. 2009-2013澳大利亚CLABSI按医院或ICU分类(与教学医院有关的ICU被分为1A类型,否则被分为non-1A。误差线表示95%置信区间)
备注:图中纵坐标表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1000导管日,横坐标表示按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的医院或ICU,由左到右依次为公立医院(23家),私立医院(6家);城市医院(9家),乡村医院(20家);1A的ICU(9家),非1A的ICU(20家)。图3. 2009-2013澳大利亚**ICU中CLABSI的病原学
备注:纵坐标表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事件数,线条表示不同的病原菌,由上至下依次为肠球菌,假丝酵母菌,金**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属,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粘质沙雷氏菌,不动杆菌属。 原文查看:Am J Infect Control. 2015 Aug 1;43(8):848-52
好资料学习了,谢谢老师! 我正想用这文章的资料就发上来了,好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学习了,好资料,谢谢老师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