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难点-血液透析一床难求
社会性难点-血液透析一床难求“我国现有的血液透析室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二级以上医院,各区县、社区,特别是农村血透设施配置缺乏,医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限,透析的医疗环境也急需改善。”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刘志红教授认为,仅靠大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基层尿毒症患者的就医需求。
为了能按时做上血透,尿毒症患者刘某一直不敢离开医院。半年多以前,刘某的病情确诊,医生告诉他,只要定期做血液透析就行了。但医院血透室的等候名单已经排到了100名以后,刘某担心出院后无处透析,于是决定留在病房不走——在这里可以使用应急透析设备。 刘某的做法透露出许多无奈。多数尿毒症患者需要一周透析两到三次,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血透能力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透析需要。专家估计,我国现有上百万的尿毒症患者还得不到有效的透析治疗,“透析难”问题亟待破解。 王某今年28岁,自从13岁那年查出肾脏衰竭以后,先后进行了药物治疗、腹透治疗等,但病情持续恶化,目前正在接受血透治疗。这前后的手术费用、医药开销已经花去10多万元,大部分的钱都是王某向亲朋好友们借的。目前一个星期就需要进行三次血透治疗,每次就要花去600元左右的费用,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他希望转院回到区级医院进行治疗,但是与院方多次交涉后未果。王某透露,转院的事情他私底下和区级医院交涉过几次,但是院方一直称院里的血透床位已经饱和,拒绝了王某的请求。
事实上,在透析治疗方面,“一床难求”的北京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长期致力于改善尿毒症患者就医条件的白求恩基金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接受透析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为0.08%,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这个比例约为0.017%,部分欠发达地区低至0.006%。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约为0.18%,是北京的两倍多、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十倍多。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不到30万人,而据估计,我国现有尿毒症患者近200万人,且以每年18%的增长率增长,其中有80%~90%在等待有效的透析治疗。解决血液透析一床难求的途径在哪呢? 专家表示,全国约需要3万个血液透析中心。政府应该尽快转换观念,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意愿建立独立血液净化中心的一些基金会或社会公益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如医疗设置申请、医疗执业许可等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方面实现审批上的平等对待。 其次,通过打破体制机制的壁垒,促进人才无障碍流动,解决在建立独立血透中心的过程中,遇到的经验丰富的肾内科医生极其匮乏的最大瓶颈。目前独立血透中心很难吸引有经验的专业医生全职从业,主要依靠自己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长远看,希望能让社区血透在更大范围内成为可能。 另外,每年终末期肾病的病死率还高达20%。并发症的高发病率导致血液透析人群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低下,这种情况的存在和没有专业人员对血液透析人群进行专业营养评价和膳食营养素摄入以及运动、保健有密切关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营养医疗理念,随着国标出台更多患者将受益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过改善肾透析患者营养摄入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从而减轻对社会透析资源的压力,这也是改善透析病床一床难求的办法。
目前我们医院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排号已经到一百多号,由此引发的医患纠纷日益突出! 我们最近血透室要改建加床,目前确实是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血液透析一直是感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我们的血透室已经扩建两次了。 血液透析一直是感控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我们的血透室已经扩建两次了。 这样的情况下,也是会存在很大隐患,会不会萝卜多了不洗泥? 我院和楼上老师一样,为满足透析 患者的需要,已进行过扩建加床,但目前仍未满足患者的需要。 提起血透我就头疼,以前的血透就有些布局不合理,现在又要改建了,麻烦。 可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血透室,我们这有的医院已经开始和民间资本合作办血透室了 为满足透析患者的需要,已进行过扩建,加床加班,仍未满足患者的需要,还好要搬新楼了。 为满足透析患者的需要,已进行过二扩建,加床加班;好在我们搬新楼后面积很大,还有2/5面积空置着呢?病人多了购机加入申报就可。 我们也是,本来血透室的布局还可以,为了加床,办公用房一缩再缩,布局都不合理了,真的是存在隐患。 血液透析中心的建立政府要统筹规划,要设立最低门槛!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社区也设立的话,恐怕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低于一次血液透析的成本的价格是不安全的!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我们基层医院就存在同样的问题,排号已经到一百多号,由此引发的医患纠纷较多。而且已住院的患者心理有些扭曲,动不动就到上访政府、上访医院,要求降低价格或免费,这是我们最头痛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