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的解除
说一下我院微生物现行条件下 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的解除的困惑!我院样本送检主要是采用培养皿培养。
多重耐药菌管理规范中规定,
解除隔离条件 为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三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 实际情况是:住院病人一般是在入院后的4、5天才能被发现是多重耐药菌感染。一次培养时间需要24~48h,每次需要间隔24小时以上,那么三次培养阴性所需要的时间至少需要6天(一般则需要8天左右),那么总住院日将达到13天上下。所以这个解除条件是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呢? 当然对于ICU这样的科室是可以的。
为何不直接规定为 接触隔离到出院,然后终末消毒处理呢?
本人新人,这是些思考,有些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解除隔离也不是一定要连续间隔24h以上三次培养阴性才可以,连续两次培养间隔超24h阴性或临床症状消失无法取标本送检的。如果住院时间长,就按这个来;住院时间不长,出院也没解除隔离,也没关系吧 我院实际工作中多重耐药解除隔离这个似乎临床很少开这个医嘱 理想的解除隔离可能,接触隔离到出院
但多数需要具体情况,具体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有样可采的情况下,按照规定是很好的感控监控。
感控的预防可能比临床的主动监测需要更多的功课? 仔细研究一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本帖最后由 小小牧童 于 2015-7-10 10:02 编辑
这位老师您好,目前涉及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如下(可能还有不全面的):
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的第二条: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2、《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的附录G:(MRSA及其它多耐药菌的解除隔离指征均为: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VRSA在此基础上附加了一句“连续两次培养阴性”)(PS:VRSA在我国较罕见)
因此,不知您说的“连续三次培养阴性”的要求是哪个文件的呢?
并且,就我个人理解而言,一个患者的解除隔离指征可以简单理解成这样
1、出院
1.1病情好转或治愈:可以解除隔离。
1.2放弃治疗或死亡:可以解除隔离。
1.3病情无好转但转至专科:本科室解除隔离,接收科室实施隔离。
1.4病情无好转但转至其它医院:本医院解除隔离,接收医院实施隔离。
2、在院
2.1病情好转或治愈:可以解除隔离(针对MRSA和其它多耐)
2.2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连续两次未检出该多耐菌且未检出新的多耐菌,可解除隔离。
2.3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该多耐菌仍存在,或检出新的多耐菌,继续隔离。
以上病情好转的判断范围应针对单一疾病/部位而言,如果出现其它感染(比如切口感染的病人又出现了肺部感染),其多耐菌隔离指征和解除指征的判断应重新再次评估。
最后再补充一点:对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隔离是一项管理工作,在所有工作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其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可以解除隔离的情况下及时解除隔离非常有必要,如果统一隔离到患者出院,将会极大的浪费医疗成本,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以上是我对多耐菌隔离的一点小体会,欢迎补充批评指正。
小小牧童 发表于 2015-7-10 09:53
这位老师您好,目前涉及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如下(可能还有不全面的):
1、《多重耐药菌医院 ...
谢谢指正,应该是我看书的时候记错了!{:1_17:}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2013):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患者标本连续2次(每次间隔>24小时)耐药菌培养阴性,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后,方可接触隔离。
我觉得首先是明确是定植还是感染。如果是定植,可以接触隔离至出院;如果是感染,标本连续培养2次(每次间隔>24小时)阴性可以解除,但是如果不能采集标本,患者感染痊愈或好转、没有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以解除隔离。
chuchuhuier 发表于 2015-7-10 09:59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2013):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患者 ...
理解了,那么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医生将接触隔离与 解除隔离上医嘱? 有医院已经开始执行下接触隔离的医嘱,不论是定植还是感染。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疾病好转或治愈也可以解除隔离;
2、并不是一定要三次培养阴性才可以出院,出院标准是按照病情的,只要病情允许出院就可以出院了;
3、三次培养阴性是指长期住院的病人,如果按照您的意见“直接规定为接触隔离到出院”,那这个病人如果住半年一年呢?早就三次培养阴性了,难道也要隔离到出院吗? 小小牧童 发表于 2015-7-10 09:53
这位老师您好,目前涉及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如下(可能还有不全面的):
1、《多重耐药菌医院 ...
你好,我说的三次不是从规范性文件中来的,是培训中李六亿教授在讲《MDRO感染管理实践》中讲到的! 小小牧童 发表于 2015-7-10 09:53
这位老师您好,目前涉及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如下(可能还有不全面的):
1、《多重耐药菌医院 ...
老师的解除隔离指导很全面,临床工作非常实用,谢谢您的分享。 个人认为,解除隔离还是要视病人的情况而定,因为我院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左右,且没有ICU,那这种情况你要等到三次阴性以后,那病人还不得大闹?临床症状消失,允许病人出院的时候就可以解除隔离了。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细菌培养阴性接触隔离可解除。其他多重耐药性菌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接触隔离可解除。选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 我院实际工作中多重耐药解除隔离这个似乎临床很少开这个医嘱,每次都要打电话通知,不然就是不开医嘱。 临床医师开多重耐药隔离医嘱还是被动的,院感人经常要提醒医师开隔离医嘱。 我觉得应该统一一下,不是所有的多重耐药菌都要下隔离医嘱,有些耐药菌就没必要开,现在医疗资源紧张,很少能做到单间隔离,在普通病房挂一个隔离标识,会引起很多麻烦。比如:一个老年女性患者尿培养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医生就不愿下隔离医嘱,从未导尿,是因高血压而就诊的。 zhanjian1518 发表于 2015-7-10 10:05
理解了,那么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医生将接触隔离与 解除隔离上医嘱?
接触隔离必须开医嘱,如果病人症状消失或两次培养均阴性,开解除隔离医嘱,如果患者出院,就连同其他遗嘱一样统统不再执行。 谢谢老师们的回答,学习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