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笔记】抗菌药物管理与多学科、多部门合作
供稿: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杨致霈编辑:董宏亮本次年会第11场专题报告会 2015年6月6日上午10点30分,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主席团会议室准时开始,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俞云松副院长、煤炭总医院张斌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双锁副院长负责主持,吴聪明教授、王选锭教授、吕媛教授围绕抗菌药物管理与多科学、多部门的合作展开讲座。 以往,抗菌药物在食品动物中大规模应用及其危害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为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吴聪明教授带来了《我国食品动物使用抗菌药物现状及其潜在危害》主题讲座。报告内容围绕我国养殖业发展与抗菌药物贡献、食品动物使用抗菌药物现状、药物残留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现状与研究动态、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策略与建议五方面展开。吴教授首先肯定了抗菌药物为养殖业带来的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超标滥用又对食品安全带来了挑战,因此呼吁成立兽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专家委员会,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制定《养殖业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和《养殖业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兽医临床谨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选锭教授从目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入手,讲到在不同地区、医院间管理力度和管理水平差异巨大,过度依赖行政管理手段,督查后反弹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今后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中应建立长效机制,即从专项整治转向常态化管理、从粗放式行政管理转向精细化专业管理、从事后管理转向全过程管理、从人力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从而使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吕媛老师站在微生物和临床药理角度分享了细菌药物敏感性报告的分析与利用。吕老师从获得细菌药物敏感性数据的途径、细菌药物敏感性判断折点的确定、分析和利用细菌药物敏感性数据三方面进行了剖析,提醒临床留取合格,及时转运和接种,微生物室与临床加强沟通,使临床了解微生物室工作流程和方法,结合临床药师的建议,综合感染部位、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法和疗程,最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受益。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A3NzQ5Nw==&mid=205863527&idx=4&sn=30ec0940564c32ce65f51484115738f8#rd
http://bbs.sific.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506/09/181116y5mi5ejpja54qzzn.jpg
抗菌药物的管理国家应该应该是宏观的管理,医院管理只是一个环节。 抗菌药物管理多部门协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 讲座好精彩!畅游于知识的海洋。 专家们的视觉开阔及嗅觉敏感值得佩服,很多问题都是我们想不到的。 求课件!哪位老师可以分享一下课件呀?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在医院内部是一个多学科管理的问题;
在全社会来说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合作问题, 非常赞成这个观点,但是我感觉还是需要一个有力的领导来统筹指挥全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