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细菌耐药,WHO计划也要发布“bundle”
在2009.3.12~13的WHO工作会议上,如何控制耐药,既要全面的文件,更要简洁的、临床工作者容易记住和推广实施的Bundle(组合干预方法)。选择约5个干预方法。但哪5个,需要广泛查文献,循证感控嘛!同时,发动相关力量,搞研究,积累证据。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在文件没有出来之前,医院应该: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10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全球性的关注细菌耐药,用循征科学的方法推进工作。 原帖由 腊梅 于 2009-3-13 14:49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在文件没有出来之前,医院应该: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10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参加本次WHO工作会议,很有感慨,认真、踏实、让科学说话.....
“确保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100%”,这个要求太高了。当然多少数字为好,我也讲不出。上海规定对使用限制类或特殊类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至少80%。
回复 #4 icchina 的帖子
上海规定对使用限制类或特殊类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至少80%。“限制类或特殊类”就是汇总统计比较麻烦吧??医院的HIS系统具有该汇总模块,可能就方便些了。
[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09-3-15 02:39 编辑 ]
控制细菌耐药
近几年来,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治疗越来越困难(来自临床医疗人员的反映),所谓抗感染经验治疗,也经常失败,究其原因——病原菌耐药,所以病原学检查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希望卫生部、各省制定出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必须达到多少(如上海规定对使用限制类或特殊类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至少80%)?否则,该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希望把感染病人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规定、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纳入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检查必查项目硬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细菌耐药,用循征科学的方法推进该项工作。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我们省要求感染病人的标本送检率〉50%。
回复 #4 icchina 的帖子
胡必杰教授你好:控制耐药性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如何普及到全国、普照到13亿人民是特大难题,因为感染病人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在多数医院(特别是二级以下医院)根本无法做到,没有微生物实验室,没有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标本只得外送,送一个细菌培养结果回来最少就得三天时间,患者能等待吗?医生也很无奈,只得凭经验用药啦。我们国家13亿人民中能在三级医院看病的患者又有多少呢???既是把这项工作纳入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检查必查项目硬指标中,也只能是缓慢逐步推动。在两会中被关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看不起病广大百姓有病先到小诊所、黑诊所看,小诊所、黑诊所普及全国各个角落,无人问津、无人管理他们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患者在这些小诊所、黑诊所使用各种抗菌药物到无法控制病情的情况下才来到医院,所以控制耐药性应从小诊所管起,可又如何管呢???太难了。回复 #8 李家玲 的帖子
我有同感。控制耐药性应从小诊所管起。回复 #8 李家玲 的帖子
从学医的第一天开始,逐步深入学习感染控制的理论和操作。医护人员每年培训和考核相关医院感染的业务? 需要新的观念,需要一揽子规程预防和控制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及时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将MDT模式用于综合防控医院感染,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MDT(multi discipinary team )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理念,也是国际上近年提出的重要医学模式。我院乳腺中心结合乳腺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特点,与医学影像科、病理科及感染管理科开展合作,共同联手控制乳腺癌手术部位感染。其中,病理科建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组织学评估方法,影像科进行国际标准BI-RADS分级,感染管理科对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监测,及时报告预警。通过多学科协作,乳腺癌保乳率从2007年的17.1%提高到2008年的31.1%,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下降。
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同样适用医院感染管理领域。新生儿科通常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面临的医院感染高危因素也在增加,如外在的静脉内置管、全静脉营养、机械通气、药物应用等。据现有的资料,在我国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有半数发生在产科的新生儿室及儿科的新生儿室。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的特点是容易暴发、不容易早期发现及病死率高等。所以,要搞好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除了医院领导的重视是动力外,医院的儿科、医院感染控制科、产科以及检验科之间的通力合作是关键。
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点,同样需要运用MDT理念,加强多学科间的合作强化管理。对此,我院呼吸内科的专家提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绝不仅仅是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因为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相当复杂。据统计,多重耐药菌的产生,30%~40%是通过医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传播,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因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抗感染及医院感染管理等专家共同协作。
由于医院感染控制涉及临床各个环节,医院感染管理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如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经常要追溯到妇产科,感染控制发挥团队精神及科室间合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我院妇产科专家认为,医疗常规操作不到位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但由于科室人员习以为常,很难发现问题在哪里。所以,妇产科凡出现医院感染的苗头,都会立即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请管理人员进驻产房及手术室,查找操作环节上的隐患,及时进行改进,结果使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医疗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复杂,加上新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感染不断增多、新的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医院感染管理除了要常抓不懈之外,还应采用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段,而MDT医学模式对于发现和解决临床感染控制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综合医院广泛使用。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14643&highlight= 原帖由 依依 于 2009-3-15 08:47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省要求感染病人的标本送检率〉50%。
据我所知,就是这个标准多数医院也做不到. 循证公共卫生决策:实现可靠的信息整合
公共卫生决策者面对大量数据、证据、评论和概要时往往会不知所措。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对于来源可靠的整合方法的需求愈发增加。
如果我们意识到需要能够及时可信地满足决策者信息需求的将科研汇总的好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就需要哪些方法而达成共识呢?这是一个生动的辩论,是干预评估可选设计的先前辩论所产生的回声,数年来围绕其优点或是选择随机控制的试验设计分化为两种观点。现在存在这样的危险:围绕其优点还是采用系统评价发生了辩论,且意见分化两方力量相当。
利用知识来提高公共卫生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需要加强知识整合、(新)知识生产和知识解释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了解自身所拥有信息的优势和局限性,在有限时间内识别和填补缺口并与所有相关部门的用户和知识生产者合作。
这样做需要公开的和可重复的科研整合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为清晰地识别证据的优势。如果使用不明确的评价方法,评论、言辞或资源的优势可能是评论生产和影响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显然,前一种方法难度更大。
人们公认,基于科研设计内部有效性的优势,系统评价采用高限制性的纳入标准,因而系统评价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价值有限。这类评价可能只是基于随机的弱干预的试验,而更加有用的干预则可能由于所采用的研究设计而被遗漏。同样,非系统性评价,由于其有偏差地选择了当时以一种不对等和主观的方式合成的评价研究,因而,非系统性评价存在着反映作者主观而非客观证据的风险,那么其价值有限。但是,注重这些存在固有缺点的两极评价会妨碍我们朝着更有益的中间立场前进。
系统评价的主要特征就是可重复性,因为它是应用系统搜索和整合方法的结果。搜索方法可以只包括随机控制的试验(如果适合),但搜索条件同样可能包含任何搜索方法并限定广泛的纳入标准,如研究问题、人口或环境。整合可以作为定量整合分析来进行,但也可以通过使用其他方法如多人种学或写实评价。
然而,需要确定并能够再现所包含的研究和整合方法的搜索和选择。通过系统地应用搜索和整合方法,评论可以由他人再现、容易升级并能够充满信赖地阅读和说明。这不并是要定义系统评价的一些特性,比如它只包含随机试验,或者甚至说它仅仅侧重于有效性问题。
公共卫生系统评价方面最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基础结构。例如,科奇雷恩公共卫生评论小组开发了搜索具有较广泛科研设计范围的研究的特定专业技术,以确保更好地涵盖中低收入国家。通过将更广泛的科研设计包含在内,公共卫生评论会变得对决策者来说更加有用。如果这种方法继续发展下去,当证据从一种情况转换到另一种情况时,通过描述公正和背景的重要性,它应会较好地服务于中低收入国家。
摘译自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87/3/09-064022/en/print.html 我省规定有样必采送检率达到60%以上 我院要求有样必采!送检率达到50%以上有时不一定做得到! 我们省要求感染病人的标本送检率〉80%。但是实际我们医院临床只有5%不到,临床医生对这不感兴趣,他们只对抗生素个人好处考虑,我们院感科无法对他们采取措施?是否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相应措施,才能起到效果!:victory: 耐药菌的控制很难,希望尽早推广实施Bundle(组合干预方法)
回复 #8 李家玲 的帖子
微生物培养加上耐药性的检测是需要至少2天的时间。在美国的医院,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医生根据医院每年更新一次的"微生物耐药谱",进行经验性治疗 (empirical treatment)。 确需管理层的介入,增加送检率、加强耐药菌检测,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预防感染暴发。 今年我将治疗性用药的有样必采率必须达到60%作为临床科室综合目标考核院感块的量化指标之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