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鱼o_0 发表于 2015-4-1 23:23

【援塞抗击埃博拉出血热日记二】简单,充实,快乐的培训日子

简单,充实,快乐——在通科利利(Tonkolili)的培训的一天元月5日,天气很晴朗,微风拂面。今天我们在邦巴里(Bombali)和通科利利(Tonkolili)开班,注定是个好日子。早晨7点不到就起来了,来到乡下的第一晚,没完全适应,夜里醒好几次。尤其是早晨6点穆斯林的集体祷告,隔着窗户,却像在耳旁,听得格外清晰,朗声阵阵,传递的是塞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希望埃博拉尽快离去。我们所住的Contact U hotel算当地比较好的旅馆,但是实际的条件比国内的一般快捷酒店都要差很多,房间号称四无:“没热水”、“没家具”、“没网络”、“没被子”。只有一张床,很软的一个床垫,早晨起来自然形成一个坑,完整“人型”。好在非洲冲凉也不容易感冒。虽然塞拉利昂全年的气温平均在23℃到27℃,但早晚温差比较大,后半夜还是比较凉的。没有被子就用自己带的被套裹一裹,和衣而卧,避免感冒。睡前和家里通了个长途电话,知道近况还不错,心里总算有些许安慰。初来乍到,一直犹豫要不要在这边的食堂吃早饭,因为不知道卫生状况,最后还是忍不住饥饿去了。匆匆应付完毕,就直奔通科利利的首府马布拉卡(Magburaka)。谁知道昨天踩好的点,今天培训地点又换了。原来是图书馆,但是供电出现了问题。只能临时换到另外一个地点,在社区里一个人家,位置还挺深。这无疑让我们又担心起来,未知的危险性无疑又增加了很多。有一个好消息是通科利利最近4天都没有埃博拉新发病例报道了。一进村口,黑人小孩看到我们就又唱又跳,“伯尼”、“伯尼”(boni,意为白人)……非常开心快乐。的确,尽管埃博拉在西非肆虐,但是却带不走善良的塞拉利昂人的欢乐。他们总是很开朗,听到音乐就会起舞,几乎人人会跳舞,会唱歌,世界在他们眼里永远丰富多彩。今天有一个小型的开幕式(Open ceremony),塞拉利昂卫生部首席护士官卡努(Kanu)女士要过来。在10点前我们就布置好了会场,拉好了横幅。根据计划,今天将有4个选区(Ward)参与,每个选区约有18人。尽管第一次在国外培训,但是之前有过比较多的现场流行病学经验,大家各司其职,也都有条不紊。不一会,零零散散,很多学员都来了,我们预先设置好了流程通道,门口放置一个大桶,里面装的0.05%含氯消毒剂,用于手卫生。经过培训过的工作人员(support staff)帮我们预先配置好浓度,他也负责给所有人测体温,合格后才能进入登记区,登记信息后,才能进入教室。在10点多的,通科利利区卫生局和地区长官来了,但是卡努还没有到,考虑到Tonkolili的长官们还比较忙,我们的开幕式先开始了。塞国的领导们都是选举而来的,口才都很好,个个脱稿,口若悬河。大约11点过点,卡努来了,学员们刚刚茶歇完毕, 卡努是个性情中人,将包朝桌上一放,立即开始了开场演讲,克雷奥语言尽管与英语类似,但是生硬的口音仍然非常晦涩难懂,只能听懂几个关键的词,“中非友谊”“中国的援助迅速,力度和广度”,掌声阵阵。在卡努的开场白后,他们开始吃早餐。在这里要说一下当地的饮食习惯。可能是出于经济原因,当地的饮食习惯通常是2顿,部分差的人,可能只有一顿,且时间很不固定。空闲的时候,我问卡努,当地什么时候吃三餐?她思考了一会,说“任何时候”(Any time),没有准点的,早晨一般9点~11点,下午一般2点~3点,晚饭有的吃就吃,没的吃就不吃,早点睡觉,睡了就不饿了。真正的培训到12点多才开始,分两个班,同时开课。由于当地的语言是克雷奥语,大约40%左右的人会英语。所以,一般情况下,由我们的人讲开场白,经过我们培训的国家培训师(National trainer)和当地的培训师(Local trainer)通过“方言”将各个部分内容传递给听众,这样效果比较好些。我负责其中一个班级,讲完关于埃博拉培训课程的Framework,告诉他们本次培训的目的,方式,内容,祝愿。我们在现场一直协助着,无暇吃饭。一直支撑到下午3点左右,实在熬不住,提了开水壶想去泡面,可惜一直没找到热水。没辙,只能和同伴分了一根火腿肠了事。下午约4点多,我们的培训也吸引来了几个来自于WHO和美国CDC的外国友人。来自UK的Jez聊起来,他向我们介绍,他们是来自UNMEER的埃博拉防控组织(unite nations members ebola response center in TONKOLILI)。他们工作地点离我们这非常近,几乎每天都有讨论会议,从病例管理、病例监测等等多个内容。来自各个组织的人(CDC,WHO,UN)齐集一堂,分享信息,讨论埃博拉防控治疗问题,还有讲座,他们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参加。在埃博拉防控战线上,分享信息,团结协作是极其重要的。这的确是个好机会,我们也希望能够展示一下我们的工作性质和成绩。整个埃博拉培训课程要持续4个多小时,加上开幕式有6个多小时。私下访谈了解一下,发现很多人还是从很远的选区过来的。尽管如此,每个人都听的非常认真,很少有睡觉,打瞌睡,都做的很笔直。上课没有交头接耳。手机也调的声音很小。遇到提问环节,非常踊跃。这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想想在国内开年会的纪律真是比他们差不少,虽然我们的经济更好,接受教育面更广,但是做的确实不到位。结束时候,已经快6点了,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分工就是对整个环境消毒,这也是为了保证第二天大家能有一个比较放心的环境。在现场,我对雇佣的现场工作人员(Support staff)进行了培训,如何配置环境消毒液,如何安装和使用喷雾器终末消毒。学员们的饭是由当地提供的,由于是在埃博拉疫区,所以我们也对提供饭菜的人员进行了感控知识的培训,并赠送了泡腾片,以便他们能够消毒盘子,叉子和刀,以减少交叉感染。一天的培训结束,驱车去WUSUM酒店吃饭,很多美国CDC,WHO和非盟的人都会去那吃饭,比较干净,但是就是很慢,要等很久。用完晚餐已经晚上9点了,天气已经非常黑了。这边乡下土路不是很好开,我们驱车回家,路上颠簸不已,晃晃悠悠,心里也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晚上需要开会总结,并准备第二天的物资。直到11点多才能爬上我那带着“巨坑”的大床,想想明天还要从坑里爬出来,一阵腰疼。睡前,翻看手机相册中妻儿的照片,一阵温暖。乡下培训就是这样,简单,充实,快乐!

桂花香 发表于 2015-4-2 08:10

感谢蓝鱼的分享!能够参与埃博拉防控的现场工作,非常幸运,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参加援非抗击埃博拉的卫生同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卫生工作者的风采!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5-4-2 08:17

幽默风趣的字里行间,全然没了辛苦的味道,分享到的全是简单充实与快乐。

鬼才 发表于 2015-4-2 08:38

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只有快乐,没有疲劳。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敬业的充分体现。

小船儿 发表于 2015-4-2 08:46

向蓝鱼斑斑和其他参加援非抗击埃博拉的卫生同行致敬!你们的努力和善举,值得所有人尊敬!感谢蓝鱼斑斑用平凡朴实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非抗击埃博拉的现场,虽然字里行间轻松幽默,但还是可以感受到那里物质资源的匮乏。埃博拉肆虐这么久,如果没有国际援助,没有像斑斑一样的流行病学、感染管理专家的辛勤努力,难以想象还有多少人要被这场灾难夺去生命。最近又有埃博拉疫情抬头的报道,只希望这场人类浩劫尽快过去!

落泪天使06 发表于 2015-4-2 08:53

非常辛苦的环境,非常高的职业风险,也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境况和不一样的心灵追求!

春语 发表于 2015-4-2 09:08

    向蓝鱼斑斑和其他参加援非抗击埃博拉的卫生同行致敬!

yinya 发表于 2015-4-2 09:30

埃博拉防控手册编写的非常好,感谢像斑斑一样精英,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辛勤工作,有效的阻击埃博拉的传播。

toto 发表于 2015-4-2 09:39

楼主苦中作乐,值得敬佩!

热带雨林2010 发表于 2015-4-2 10:05

蓝鱼版主虽然写的很轻松,但字里行间充分感受到环境的艰苦、工作的劳累,辛苦了!向您致敬!

tracy 发表于 2015-4-2 12:42

环境没有我们好,学习的意识比我们强,这点我们要向别人学习。感谢蓝鱼给我们带来真实的在埃博拉疫区的感受。

四叶草 发表于 2015-4-2 15:37

在国家需要时,楼主主动请缨,接受挑战,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和流利的英语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壮举!赞一个!

linguanwen 发表于 2015-4-2 16:32

你们辛苦啦!赞一个。
另外英文培训课件能分享下吗?

蓝鱼o_0 发表于 2015-4-2 17:00

linguanwen 发表于 2015-4-2 16:32
你们辛苦啦!赞一个。
另外英文培训课件能分享下吗?

版权所限,可能没有办法发送了。因为课件是国家CDC和其他很多单位专家共同制定的。

卓仓吾姆 发表于 2015-4-2 17:07

感谢蓝鱼给我们带来真实的在埃博拉疫区的感受,敬佩你们的精神!你们辛苦了!

linguanwen 发表于 2015-4-3 10:51

蓝鱼o_0 发表于 2015-4-2 17:00
版权所限,可能没有办法发送了。因为课件是国家CDC和其他很多单位专家共同制定的。

太遗憾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学习。

宇星 发表于 2015-4-3 18:27

看到您也去非洲了,小激动过了一下。我是去的多哥培训。

蓝鱼o_0 发表于 2015-4-3 22:54

宇星 发表于 2015-4-3 18:27
看到您也去非洲了,小激动过了一下。我是去的多哥培训。

我们一个桌子,又是微信好友{:1_9:}

蓝鱼o_0 发表于 2015-4-3 22:55

卓仓吾姆 发表于 2015-4-2 17:07
感谢蓝鱼给我们带来真实的在埃博拉疫区的感受,敬佩你们的精神!你们辛苦了!

能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做点贡献,更是历练的机会,再辛苦都是值得!

宇星 发表于 2017-6-8 16:55

{:1_12:}是啊,那时候培训也是蛮认真的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援塞抗击埃博拉出血热日记二】简单,充实,快乐的培训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