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69 发表于 2015-4-1 09:17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 年版)

概要
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累及直径 75-300 μm 的细支气管。病理基础主要为: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该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且呈自限性。
主要发生于 2 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于 2-6 月龄。临床表现: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为规范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与预防,在参考国外相关最新诊治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年龄小于 1 岁、第一次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一、诊断
1.应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B 级证据,高度推荐);
2.应评估有无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如年龄 < 12 周、早产、合并心肺疾病或存在免疫缺陷状态(B 级证据,中度推荐)。
二、治疗
1.监测病情变化、对症和支持治疗(A 级证据,高度推荐);
2. 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B 级证据,低度推荐);
3.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A 级证据,高度推荐),可选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B 级证据,低度推荐);
4.住院患儿在严密监测下,试用 3%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B 级证据,低度推荐);
5.不推荐常规应用利巴韦林,包括雾化吸入途径用药(B 级证据,中度推荐);
6.仅在不排除细菌感染时选用合适抗菌药物(B 级证据,高度推荐);
7.不推荐胸部理疗(B 级证据,中度推荐)。
三、预防
1.慢性肺疾病、早产儿(<32 周)或先天性心脏病等高危儿可给予帕利珠单抗预防(B 级证据,中度推荐);
2.洗手是预防 RSV 院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在与患儿直接接触前后,接触邻近患儿的物体后以及摘手套后,均应洗手(B 级证据,高度推荐);
3.婴幼儿应避免暴露于拥挤的人群或被动吸烟的环境中(B 级证据,高度推荐);
4.提倡母乳喂养(B 级证据,中度推荐)。
病原学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其中 RSV 仍是公认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占 50% 以上。RSV 也是最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暴发流行,危害极大。RSV 是 RNA 病毒,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而在北方则发生在冬春季。
每隔数年还会出现 1 次由 RSV 感染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暴发流行。根据抗原性和分子生物学可将 RSV 分为 A、B 两个亚型。其他病毒病原有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type,PIV,以 PIV3 最常见)、腺病毒( Adenovirus,Ad)、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 甲型和乙型)。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肠道病毒( enterovirus)、鼻病毒(thinovirus)、人偏肺病毒( 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2005 年新发现的博卡病毒(human Boca virus,HBoV)等感染也与毛细支气管炎有关。除病毒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CP)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一、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舌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39℃高热不常见),1-2 d 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嗽,3-4 d 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5-7 d 时达到疾病高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3 个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
二、体征
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快、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心动过速、脱水、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及鼻翼扇动等表现。

xuezhongyue8 发表于 2015-4-1 09:36

太及时、太实用了!下载学习了谢谢

konglingqingjue 发表于 2015-4-1 10:40

很好的学习资料!谢谢分享

2090356867 发表于 2015-4-1 17:27

学习了,谢谢老师,很好的分享

zmj_1962687 发表于 2015-4-7 11:21

很好的资料,下载学习{:1_1:}{:1_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