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热情温暖麻风病人
青春热情温暖麻风病人 2015年03月24日 来源: 人民日报山脚下竹林掩映,红瓦黄墙一片平房。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城郊这片看似普通宁静的地方,有个让外人生畏的俗名——“麻风村”。这就是浙江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 80位麻风病畸残康复者、每年30余人次的重症现症麻风病人,是这里的“村民”。他们中许多人,麻风病治愈后却无处可归,宁愿长留“麻风村”。80位康复者平均年龄74岁,住在“村里”的时间平均下来超过30年。 与这些特殊“村民”朝夕相伴的,是4名医生、9名护士和1名检验人员、1名后勤人员组成的医护团队,他们大多是“70后”“80后”,在“麻风村”工作时间最短的也有10年。 “在‘麻风村’待得越久,越分不清病人和亲人” 白皙皮肤、明亮美目,潘美儿和她的名字一样美丽。 清晨,71岁的休养员倪大爷总是在房间静候“阿美”准时出现,听她问声“睡得好不好”,让“阿美”为自己溃烂的伤口清洗换药。 潘美儿试试盆里水温,握着老人干枯的手腕浸入水中,用力帮他舒开不听使唤的蜷曲手指,然后擦拭干净,细心涂上药膏,动作熟练又自然。“十几年里没停过。”老人感叹,“就算是亲生女儿,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医护人员年轻的双手、灿烂的笑容和病室内刺鼻的气味、溃烂的皮肤,这样的反差,带给人强烈震撼。 从毕业分配初次走进“麻风村”,到接过护士长的担子,再到获南丁格尔奖,潘美儿18年一路行来,只觉得这份职业神圣而伟大。 “第一次跟着有近20年工作经历的老护士长楼月琴巡查病房,麻风溃疡散发的味道一下子扑过来,只觉得反胃恶心。那时我总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口罩戴两层,连长靴子都穿上。”潘美儿说,面对新来的医护人员,“麻风村”的休养员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欢迎:手指残缺的用拳头“鼓掌”,没手的就用胳膊击打、用脚跺地,手脚不便的就拼命点头。有时,休养员掏出自己舍不得吃的煮鸡蛋、过年留的糖果,偷偷塞给“阿美”,快乐得像个孩子。 “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同样有花开的期盼。”潘美儿说,“对麻风病人来说,药物只能治疗身体上的不适。而爱,才是最神奇的良药。从那以后,我和麻风病人越来越近了。” 有一天,“80后”护士归婵娟头有点晕、脚步犯飘,但仍像往常一样给因麻风病双目失明的张爱凤大娘喂药。一进病房大娘就问:“归归啊,你今天哪里不舒服?走路这么没力气,该回去休息!”她才知道,失明的张大娘每天都在听她的脚步、等她的脚步。归婵娟百感交集,拉着大娘流下泪来。 这群年轻的医护人员说,在“麻风村”待得越久,越分不清病人和亲人。“我们常常流泪,却越来越坚强;生活内容天天如一地单调,人生却越来越丰富。” “我是一个医生,看到病人,无法掉头离去” 喻永祥是上柏住院部的主任,但他更喜欢“村长”这个称呼。 “村长”一任接一任,治愈、温暖了一批又一批的麻风病人。喻永祥曾陪伴不少麻风休养员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可遗憾的是在父亲病危期间,自己没有更多时间陪伴。 那年春节回家,喻永祥陪老父亲去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肺癌晚期。父亲病重那段时间,喻永祥只有在值完夜班、白天休息时回家陪护一阵。“我是一个医生,看到病人,无法掉头离去。” 去年,80岁的休养员朱宝根因心肺衰竭离世。他是“麻风村”头一批病人,几乎是在医护人员照料下度过了一生。临终前他反复念叨:“想不到我也能活到80岁。”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严丽英从事麻风病防治已30多年,她说,“麻风村”创建伊始条件艰苦,村里没电,晚上给病人送药打针,都得点煤油灯或打手电筒,有时走在路上还能听到狼嚎。改革开放后,“麻风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但要年轻人守在这个山坳,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起苦,可这里的年轻人,一年年呆了下来,而且每天都快快乐乐上班。”62岁的休养员徐小童已在“麻风村”住了42年,他写过一首《天使之歌》:“啊,天使,你的关爱,永远在我心里流淌;你的呵护,温暖了世事的沧桑。” 喻永祥说:“我不知道我这个‘村长’要干多久,可以肯定的是,麻风病人将越来越少。但我想,只要还有一个麻风病休养员生活在这里,我们就会在这里坚守。” “虽然我们身在山村,却拥有全球影响力” 王景权,上柏住院部副主任,46岁的主任医师,职业的黄金时期全部奉献给了“麻风村”。有大学同学为他不值:正高职称、三甲医院都抢着要的人才,却“埋没”在这穷乡僻壤。 “虽然我们身在山村,却有全球影响力。”王景权有这样一份职业自信。他曾承担中国—荷兰麻风病防治合作卫生系统的项目。一些来自英国、日本、印度的麻风病专家考察上柏住院部后惊讶:这个偏远的麻风病院,医护水平竟然这样高。 上柏住院部的医护人员设计出3套适合不同麻风溃疡的临床护理办法,最大程度降低麻风病患者溃疡的危害。青年医生谭又吉探索用综合性康复干预手段,提高麻风病人生活质量。这里还培养出3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并成立健康宣教室,对患者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重燃他们对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成果被中国科协列为麻风病学科重大成果之一;他们在全国首推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被称为最人性化、最具人文关怀的措施;他们还倡导直接和患者肌肤接触,成为我国麻风歧视及干预理论的发源地。”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张国成教授这样评价。 从“谈麻色变”到“麻风可防可治不可怕”,这个群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麻风现症病人数全国第六位,麻风病患病率全国第八位;到1995年,浙江通过卫生部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第四个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省份;2011年,在麻风病防治“十一五”规划考核评估中,浙江列全国第一。信源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5-03/24/c_127614586.htm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坚守其实是最困难的。向他们致敬! 向坚持在麻风村工作的医务人员学习致敬。 谢谢老师分享 ,向那些坚守在 麻风村的医务人员们致敬! 向工作在最最一线的他们致敬!!! 让人感动的白衣天使,向他们致敬。 向崇高伟大的医护人员致敬! 谢谢老师分享,向坚持在麻风村工作的医务人员学习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