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背景:2014年11月-2015年1月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12株(排除重复菌株),均为耐碳青霉烯类的泛耐药鲍曼,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100%(12/12*100%),参照2013年CHINET的监测结果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14.60%高出好多(参考数据出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年1月第14卷第1期)。回顾性的看了下这个有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病历,脑外伤术后长期卧床抗菌药物不停的、入ICU后用泰能+万古霉素强效抗感染治疗后的这两类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对于出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我们院感科已经第一时间按照危急值处理进行隔离并现场查看执行效果,也没有出现播散及暴发。但在院感委员会公布此组多耐统计数字时,领导说了句,我院为什么比国内的参考值高出那么多呢?我当场就不知道怎么去解释了,对于防控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但对于检出率的降低,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肯定要权衡利弊,抗感染治疗是可能产生泛耐药鲍曼,但对于病人本身病情来说,大多数泰能+万古霉素这种方案的病人都是有适应症的,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致命的,而副作用就是可能产生泛耐药鲍曼,难道就因为这个检出率降低就不用了?肯定不可能。如果是你,你怎么回答领导这个问题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