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感染病例讨论的模式探讨?
我们医院在近几年应该说新进的感控专职人员比较多,而且都是一毕业就分配进来的,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如何快速提高这些年轻人的专业能力应该是我们感控老人考虑的问题,鉴于科室现状,打算从15年开始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内功修炼作为主要工作之一来推行,医院感染的诊断肯定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所以就这个话题在此想请教各位老师们有没有好的医院感染病例讨论的模式,我们来借鉴学习,谢谢啦~!可以现在科室内部做一理论知识培训,另外实际工作中遇到不典型的病例可以在科内讨论,就像临床科室的病例讨论一样。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非常好的话题!这也是许多院感“老人”遇到的难题,新人对临床不熟悉,这一基本功不练好的话,下面的工作没法深入,光在科里培训恐怕效果不好,最好到临床转科,实在不行每天参加临床的晨会和查房,多转几个科也应该效果不错。 我们想在15年进行两次专职人员感染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旨在提高大家及时发现感染隐患、感染病例,尽早采取适当、实时治疗 带新人参加科室讨论,提供发言机会,这样就会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我毕业那会直接是科室前辈带的,刚开始都是照着前辈的模式做,后来多读多看多思考,总结出自己一套。对于刚入职的新人,一定要把理论知识夯实,再结合前辈经验,更快单独工作。对于复杂的院感病例,建议找几个代表性的病例,带领新人学习和讨论。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5-3-10 10:26
我们想在15年进行两次专职人员感染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旨在提高大家及时发现感染隐患、感染病例,尽早采取适 ...
我自己的设想是作为常规工作之一来开展,每周一次,通过病例讨论来熟悉并解决医院感染诊断中的难点问题{:1_17:} 很赞成感控专职人员要修炼内功,我们现在也是科室每周科内进行学习一次,病例讨论还没有开张过,有时碰到有争论的诊断就进行讨论! 我感觉在临床待过后,对于干院感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一些院感病例的诊断,一些分析报告的根因分析等大有帮助。建议老师可以让这些年轻人去各个科室去轮转三个月,边参加科室的临床查房,边搜集院感监测资料,岂不一举多得之举。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2090356867 发表于 2015-3-10 10:47
我感觉在临床待过后,对于干院感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一些院感病例的诊断,一些分析报告的根因分析等大有 ...
带领新人学习和讨论。 自己首先掌握诊断标准的理论,然后结合感染病例(我们发现的感染漏报病例),到临床科室与所有医生一起讨论学习。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5-3-10 10:09
非常好的话题!这也是许多院感“老人”遇到的难题,新人对临床不熟悉,这一基本功不练好的话,下面的工作没 ...
只有走进临床,感控人员的专业素质才会有真正的提高。《诊断学》的知识技巧,不是从书本中能获取绵,只能在临床实践中去获取。只有在临床中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可以向胡教授说的那样,可以去检验科的细菌室等和院感科联系比较紧密的科室去实习,然后在回到院感科进行工作,可能会适应更快一些 看到楼主的苦恼,真实感触颇深,前年我刚进院感科,领导就让我自己看相关规定,带三天就直接开展工作,负责相关科室院感工作,当时真的很吃力。现在感觉那时独立开展工作,相对要快很多掌握。其实您的那种苦恼,何不转化为新进人员压力。个人愚见,若不对望见谅。{:1_3:} 浔阳 发表于 2015-3-10 14:29
看到楼主的苦恼,真实感触颇深,前年我刚进院感科,领导就让我自己看相关规定,带三天就直接开展工作,负责 ...
您说的也有道理,有压力才能有动力,但是如果说自己的积极性就不高,说实话院感科的活其实也是个良心活,如果不好好干也是让人担心,因为院感职称晋升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踏实愿意在这个科室呆下去,如果不愿意就想混日子,那就难了,呵呵 扬帆启航 发表于 2015-3-10 13:31
可以向胡教授说的那样,可以去检验科的细菌室等和院感科联系比较紧密的科室去实习,然后在回到院感科进行工 ...
在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是必须要这样做的,我们已经送一个本科室新进人员去下临床轮转了,但是病例讨论我的想法是和业务学习一样,科室内部应该能形成常规化,但是开展的模式是不是可以有所创新,想听听各位老师们的意见 本帖最后由 江南水韵 于 2015-3-11 10:25 编辑
新人可以去临床科室轮转,尤其是重点科室,如ICU、血透、新生儿室等,再安排一个内科一个外科,每个科室一个月,每天上午在病房,下午在院感科,将病房遇到的相关问题带回院感科大家进行讨论,这样理论与临床结合,使年轻人成长得更快。 我们今年也想开展这项工作,但是感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 很赞成感控专职人员要修炼内功,然后结合感染病例,到临床科室与医生一起讨论学习。 非常赞同感控专职人员要修炼内功,对于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可以和临床科室医生一起讨论,多与医生沟通交流,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感觉这样效果比较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