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发现中药成分有望治愈埃博拉
美研究发现中药成分有望治愈埃博拉 作者:陈立希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5-02-28美国得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中草药提取成分汉防己碱是埃博拉病毒“克星”,有望在今后两到五年内用于治疗埃博拉感染疾病。 阻隔“通道” 研究成果26日发布于美国《科学》杂志。研究人员说,实验发现,汉防己碱有效抑制了埃博拉病毒对培养皿中人体白细胞的侵蚀,且显著提高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实验老鼠存活率。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埃博拉致病机理一大要点就在于免疫力破坏。 研究人员认为,汉防己碱作用在于阻断了埃博拉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性“双孔通道”。埃博拉病毒与宿主体内细胞受体结合进行胞饮作用后,开始生命周期。一旦入侵开始,埃博拉病毒会移动到细胞的核内体和溶酶体处,使自身含有独特糖蛋白的包膜分解,以便和细胞膜内壁的蛋白物融合释放病毒核衣壳,开始基因转录复制繁殖。 核内体为囊泡结构,为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内提供了运载途径,其运载受“双孔通道”控制。研究人员发现,汉防己碱能够阻隔“通道”,从而“锁住”埃博拉病毒。 研究负责人、得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病毒学家罗伯特·戴维说:“病毒被困在囊泡内,无法逃脱。运送路线从而改变,病毒最终被杀死。这终止了传播。” “当我们用老鼠做实验时,这一药物抑制了病毒的复制,让绝大多数老鼠存活。”戴维说,“研究进展令我们兴奋不已。”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病毒由体液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主要症状为高烧、头痛、腹泻、呕吐和出血等。 研究团队“谨慎乐观” 新华社电 埃博拉疫情2013年年底暴发以来,已经在西非三个重灾区国家致死超过9500人。迄今,市面上尚没有获得批准使用的埃博拉药物和疫苗。 就最新研究成果,戴维表示,研究团队现在“谨慎乐观”。“我们仍需要进行更多研究去证实这一结论。”戴维说。 研究人员接下来的试验包括灵长类动物测试和人体临床测试。戴维估计,汉防己碱疗法可望于两到五年内用于埃博拉疾病治疗。 参与研究的德国弗赖堡大学微生物学家诺贝特·克拉格波尔形容,汉防己碱是抑制埃博拉病毒传染的“最有希望”药物。不过,《科学》杂志配发的另一篇评论文章泼冷水说,汉防己碱研究并不能表明“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近在眼前”,原因包括尚未在更能说明疗效的恒河猴中进行测试,而且给实验鼠所用的剂量当被用于人体中时可能有毒等。(广州日报)信源地址:http://infect.cmt.com.cn/detail/736335.html
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密切关注!{:1_1:} 充分体现了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 不是中草药,是中草药提取物,不过还是令人兴奋 好消息,谢谢老师的分享。 我们人类真聪明!希望能早日投入使用! 科普一下:
又称倒地拱素,曾称粉防己碱、汉防己碱甲素。为一种具有氧桥的双分子苯甲基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38H42N2O6。1932年近藤平三郎首先从倒地拱根中得到。汉防己碱为针状结晶,熔点217~218℃,比旋光度【α】嵗+252.4°(氯仿);不溶于水、石油醚,溶于醇及其他有机溶剂。
汉防己碱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镇痛效果为吗啡的13%,消炎作用与考地松相似。汉防己碱对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适用于重症高血压。汉防己碱的季铵盐(碘化物)称为汉肌松,有松弛肌肉作用,曾用于监床。
中国化学家赵承嘏、庄长恭等曾分别从中国各种粉防己中获得汉防己碱,还从中分离出汉防己碱的异构体门尼新碱和去甲基汉防己碱等新生物碱。
美国得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中草药提取成分汉防己碱是埃博拉病毒“克星”,有望在今后两到五年内用于治疗埃博拉感染疾病。(生物谷Bioon.com)
就是倒地拱根是什么植物,查询不到。只有《本草拾遗》中有关于倒地拱根的验方。
能治埃博拉不是中医幸事
2015年03月02日 08:39:36来源: 北京晨报
如果按照这一套路研究下去,并视之为中医的现代化,就算每种中药都能有如此收获,中医被曲解甚至被肢解已经是不远的事。
近日,发布于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从中药防己中提取出的“汉防己碱”,可以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对培养皿中人体白细胞的侵蚀,显著提高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实验老鼠存活率,“汉防己碱”疗法可望于两到五年内用于埃博拉疾病治疗。参与研究的德国弗赖堡大学微生物学家诺贝特•克拉格波尔形容,“汉防己碱”是抑制埃博拉病毒传染的“最有希望”药物。
能登上美国《科学》杂志的,算是绝对的权威发布了,但这样的结果绝非中医幸事,一个脱离了中医理论指导的中药,不过是一个生长在中国境内的植物药而已,与中医无关,甚至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正从内部游离开中医。
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就在于免疫力的破坏,而“汉防己碱”可以阻断埃博拉病毒对其感染宿主白细胞的侵袭,研究者说:“当我们用老鼠做实验时,这一药物抑制了病毒的复制,让绝大多数老鼠存活,研究进展令我们兴奋不已。”
好在这种兴奋止于研究者本身,没在防己的出生地和防己的使用者之间引发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不仅是因为这种脱离开中医理论的中药新发现,早已有之,比如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板蓝根,甚至后来获得国际大奖的青蒿素,更重要的是,虽然这些都出自中医药,但因为远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已经失去了中医的意味,非但如此,如果按照这一套路研究下去,并视之为中医的现代化,就算每种中药都能有如此收获,中医被曲解甚至被肢解已经是不远的事。
之所以这么说,和近日的网络言论有关。最近有文章称“拔火罐是一种愚昧权”,文章的主旨是指责中医不科学,相信这种不科学的事情就是一种愚昧。暂且不究写作者的写作企图和对中医的无知,仅仅是这种无端指责中医的文章甚至风潮,好像隔一段就来一次,比如之前的“脉诊验孕”。就算之前的种种闹剧都没能影响中国人继续受益于中医,但中医不科学,并因此无法和世界接轨,已经从中医理论的特点变成了中医学的缺点。
从这个层面上说,“汉防己碱”之类的成果越多,对中医理论的建构和研究就越紧迫,因为中医的价值绝对不在于一个个单独的药物,而是指导这些药物呵护国人几千年健康的理论,如果无视这一点,任何以发展为名义,以现代化为借口的中医药研究,都是中医消亡的开始,而后者的损失,也绝对不止于一门医学,甚至可以使整个人类的思维方式、哲学结构出现破损。
佟彤
信源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5-03/02/c_127532901.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