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卫士 发表于 2015-2-24 16:50

医疗暴力,伤了谁?

                                     医疗暴力,伤了谁?                                                                         张强医生2015-02-24 10:59:00
    医疗暴力,伤了谁?  2015-02-24Dr.Smile张强医生 张强医生  张强医生  微信号 drsmiles  功能介绍 It's nice to be important, but it's more important to be nice.  自由执业以来,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奔波于京沪两地,多个团队,急增的门诊和手术量,压力很大。  照理说,我已经无暇顾及除学科建设以外的事情。再说,医疗暴力离我似乎也很遥远。  但面对最近愈演愈烈的伤医事件,我不得不再次谈对医疗暴力的看法。   为什么要呼吁医疗“暴力零容忍”?  暴力行为和冲突,在每个社会都存在。但是,发生在医疗场合的暴力,危害有其特殊性:  (1)伤害的不仅是医务人员,有可能危及其他患者的生命。如上海曙光医院发生的打砸监护室事件,一旦在场危重病人受到刺激,一旦监护失去功能,一旦维持生命的管线被扯脱,后果就不堪设想。某种意义来讲,在医疗场所实施暴力,性质与杀人无异。  (2)医护人员在受到暴力袭击后,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会产生厌烦患者、过度保护、消极怠工、放弃行医等行为。最后的受害者,还是患者。  08年我在东方医院时的一名年轻医生曾经受到无端的围攻和威胁。当时我脱了白大褂震慑了那群人,保护了这位年轻人。如果这位年轻人当时没有得到保护而被群殴,很难相信他还会有今天对医学的热爱和优秀。  (3)医务人员有安全感地执业,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是民生问题,是国家的稳定问题。  因此,对医院发生的暴力持何种态度,是政治问题。  防止暴力,医院能做什么?  中国的绝大部分医生,没有自由执业权。  公立医院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包括医生。别说在社会,即便在自己执业的医院,医生话语权之弱,超出常人想象。  即便是教授主任,看似外面风光,同行面前威风,但是在暴力面前几近无能。  让医护自己面对暴力,自寻自保,非常残酷。  很多医生遭受袭击的视频上,常常是医生孤身被殴,同事怯懦不敢相助,保安不见踪影。医患冲突给医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普遍存在。去年一位女医生的跳楼逃避冲突,就是典型。  国际化的私立医院,医生很少会被医疗暴力所困扰。只要有人语言上有攻击性,只要调门拉高,医护人员就可以发出黄色警报,相关人员就可以马上到场,第一时间把当事医生和冲突方进行隔离。对于有暴力冲突征象的患者,医生有权拒绝提供医疗服务。医院会安排保护医生并提供另外医生。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医院将把冲突者列入黑名单,有权拒绝提供除急症以外的医疗服务。  在欧美国家,如果没有完善的安全保护体系,医院是没有运营资格的。  许多医院,关起门来标榜管理如何“先进”,纯属自娱自乐。拿到国际上,仅此一项,连“落后”都够不上。  一个连员工保护措施几乎是零的管理体系,根本就没有管理。  有医院领导怪护士没有及时打电话报警,就是扯淡!你让护士面对已经有暴力行为的人面前公开拨电话,无异火上添油,自送火坑。  在每个护士台,每个医生办公室,安装一个隐蔽的小小报警按钮,成本也就是某些人的几顿饭钱而已。然而做起来,比登天还难。因为在某些人眼里,医护的权益,远不及几顿饭重要。  某种程度,员工权益保护不作为的医院,比医闹更恶。  防止暴力,医生能做什么?  绝大多数的医疗暴力行为,不会没有征兆和原委。  国际化私立医院在保护医生机制的建立同时,首先是给予患者以足够的就诊尊严。  门诊,患者和医生有30分钟的沟通时间,有利于信任的建立,当然也有利于发现早期的冲突风险。  国营医院患者太多。但,有多少患者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就可以解决?有多少患者在低效率地来回奔波?  如果实行分级转诊,如果脱离政府庇护,如果开放自由竞争,情况又会如何?  除了充分的沟通,医生还必须懂得“Why to do”比“How to do”更为重要。当然,尊重自己的独立思考,比头衔和职位更重要。  因此,推动和呼吁医院建立安全保护机制,是每个医生的重要义务和职责。  防止暴力,政府能做什么?  改变以药养医的体制,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放开正规医生开办诊所的审批,推进分级转诊制度,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以药养医的制度,使得诊疗行为走形扭曲,极易损害医疗系统的信用。而信任缺乏的情况下,医疗暴力最容易产生。  比此更严重的后果,是医疗群体对以药养医产生精神依赖,缺乏自身变革能力。  我可以断定,将来的医疗改革将为此付出成倍的代价。  防止暴力,患者能做什么?  选择医生,而不是医院。尽管选择好医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有选择”比“没有选择”要强。  在出现医疗纠纷时,采用暴力手段有时对患者自身也是二次伤害。暴力行为更严重的后果是给自己的后代传递了一个不正确信息:暴力能就解决一切。  施暴者最终会伤自己。  当然,在投诉和解决纠纷的通道不正常或缺乏的情况下,一切都是说易行难。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选择自己信任的好医生。  结语  防止医疗暴力,决不是流泪、同情、谴责、百人签字、声讨、拘留、罚款就能解决。  纵然未来的医改,也许可以大大改善。但目前最简单、有效的做法是:(1)在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场所,安装黄色警报按钮。(2)把安全保障体系作为医院的审批和考核标准。(3)当事医院应该第一时间公开真相,追究责任。  重视医生和护士的安全执业,获益的不仅仅是患者,还有国家和政府。  呼吁医务同行  请不要因为个别人的流氓行径而放弃对患者的信任!  请用反思来替代抱怨、仇恨和冷漠!  请用行动来替代哀怨和责怪!  行动起来: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文章来源;搜狐健康网

oasis 发表于 2015-2-24 17:57

楼主站在更高的视角分析了防止医疗暴力从个人到医院需要做的事情,赞同!但还需要人大代表的强烈呼吁,政府部门的制度完善,立法部门的司法公正性等等。

cjl燕子 发表于 2015-2-24 20:36

其实需要的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疗暴力,伤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