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团队能力,促进患者安全
提升团队能力,促进患者安全感控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感控能力的提高靠团队的建设.{:1_3:}
. 一个人走的快 一群人走的远http://www.wxgzpt.cc/weixinshiyongjiaocheng/387.html 团队的力量是促进成功的必要条件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5-3-8 16:13 编辑
2015年全国感控年会的主题-“提升团队能力,促进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个系统工程,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前提,专职人员的水平决定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成效。专职人员的专业化结构包括医疗、护理、微生物检验、公共卫生或管理等专业。团队能力,专职人员的专业及数量的配备省级以下的医院多数是不符合要求,是不能满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求的!如何提升团队能力,需要从顶层设计,尤其是医院一把手的支持!请各位老师谈谈各自的感控团队建设如何?有无郁闷啊? 看到这个话题,估计对自己团队满意的不是很多,至少,我目前不满意。
1、人少,工作量大,检查的任务多,迎检任务也不少,这些分散了大量的精力。
2、即使人员的初始专业能够按需要配制,但水平提升还得看个人的能力及责任心。
3、说到一把手支持,这个有时还真是让一把手为难了,单不说本院内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水平如果,就是上级来检查的专家也是参差不齐,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老大干脆没法听了。
所以,今年年会的主题太好了,对我而言,我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思考,即使老大对我提出的计划“言听计从”,我能保证我的决策对吗? 像我们这样的边远县,感控专职人员一般就县医院有一名或一名兼职人员。团队一般都是虚拟结构,人员都是兼职的。感控专职人员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机会也比较少。参加培训的成本也很高。现在好的是有网络,有了论坛、有了群、微信。
新的一年我要做的是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争取做到能正确处置每项感控工作。让我的同事不因为感控而发生不愉快的事。
关于团队期望相关行政部门重视区域感控队伍的建设。 草原星空星空老师“言听计从”,我能保证我的决策对吗?是很多感控人能力写照,提高自身能力,为患者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们医院院感科是一个医师、一个护士。我做为一名从临床刚上院感的医师,开始认为院感是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因为之前在临床上感觉院感就是弄点资料而已,形同虚设。但我上了院感之后,我就发现了院感责任重大,临床上手术科室人员居然不会外科洗手,医务人员不懂手卫生,临床医师用药无依据,手术室腔镜器械消毒灭菌不符合规范等。。。。。。很担心,也很着急,越来越觉得团队合作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去年参加了天津的年会之后,相对于别省,我认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发挥我们的团队精神和技术合作,不单单是本科室的合作,而是多学科的合作,共享!共进!单凭自己,是不行的,提高自身能力是重要,但发挥全院能力才能把院感做好! 这个主题太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帆船!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能有一名名副其实的专干院感工作的就不错啦,有些医院一人要身兼数职,日常督查工作都难以完成,又怎能保证质量问题?!今年的主题提出的很好,希望通过不断宣传,可以改变一些让人困惑及纠结的人力配置问题!在期待中。。。 感染控制无小事,出事就是大事,有想法的领导都应该提高警惕,为医院保驾护航! 好的团队不容易成立。感染科因为很多实际原因,多事临床科室退下来的老护士担任,没有多久就会退休,团队实在不容易构建。不过,感染控制无小事,出事就是大事,有想法的领导都应该提高警惕,提高梯队力量的建设,为医院保驾护航! qwl710622 发表于 2015-2-25 15:15
现在我们医院院感科是一个医师、一个护士。我做为一名从临床刚上院感的医师,开始认为院感是不需要什么技术 ...
说得真好,虽然您做院感 工作时间不长,但对院感工作的内涵理解得非常透彻,只要方向正确,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 团队确实重要。记住打铁还需自身硬...... 提倡院感人人参与,是医务工作的职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