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卫士 发表于 2014-10-19 17:28

广州现埃博拉?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出面辟谣

                                              广州现埃博拉?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出面辟谣
                                    省疾控专家:对埃博拉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恐慌
                                             2014年10月19日08:29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广州现埃博拉?谣言!
  本报讯 (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卫信)17日晚间,一条“埃博拉病人在广交会上出现”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传播,而且声称“珠江台新闻报道”,在市民中引起紧张。昨日上午,省卫生计生委出面辟谣:广州现埃博拉?谣言!
  紧张:广交会客商送医?
  10月17日,媒体报道“深圳机场口岸检出首例博卡病毒患者”,不少只看新闻标题的读者心里恐慌,将博卡病毒误解为埃博拉病毒,引发广泛关注和传播。
  如果这还是误解,那17日晚间在微信朋友圈传播的“广交会现埃博拉”消息,则是彻底的假消息。
  “今晚6时半珠江台新闻报道,广州交易会出现首个埃博拉患者,已送往琶洲的省第二人民医院隔离医治——转的。不知真假!”17日晚间,这一消息还声称在“珠江台报道”并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转发者有医生、警察、媒体人、学者,坊间流传称“埃博拉病毒已登陆广州”。
  辟谣:观察对象排除埃博拉
  昨日上午,接到记者反映的消息后,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交易会出现首个埃博拉患者,已送往省第二人民医院隔离医治”是不实消息。17日,确实有1例观察对象,由琶洲交易会展馆转送至省第二人民医院, 该观察对象是尼日利亚籍,血样已送省疾控中心P3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埃博拉出血热病原为阴性,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他强调:“目前我省暂未出现埃博拉病例。”
  据记者查阅当天谣传所涉及的当晚6时半珠江台新闻,节目单中显示并没有播出这条新闻。
  而对于早前“深圳机场口岸检出首例博卡病毒患者”被市民误读或误解成“埃博拉”,深圳市卫计委专门向媒体通报澄清:该报道中的博卡病毒并非埃博拉病毒,而深圳近一周内未在任何口岸发现埃博拉留观病例;深圳医疗机构也未接诊埃博拉留观病例。
  专家:广州已加强预防输入性病例
  对此,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何剑峰表示,对埃博拉病毒,确实不可掉以轻心,但不必过度恐慌。
  何剑峰介绍,埃博拉病毒可谓“顶级魔鬼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拉沙病毒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但“科学家已明确,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尽管可通过空气传播,但它对人体不致病。此外,‘非典’过后,我国无论是在政府、医护、技术还是公众层面,都已树立起对烈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识,实时信息监测和风险评估与沟通体系的建立,检测、防控病毒能力的提升,让我国在防止埃博拉病毒入侵上也有更足的底气。埃博拉病毒在中国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也表示,目前广州已加强预防输入性病例。
信源地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4/1019/c14739-25861925.html

黎卫士 发表于 2014-10-19 17:30

                                             美国五角大楼内一女子呕吐引发埃博拉恐慌
                                             2014年10月19日11:3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美五角大楼内一女子呕吐引发埃博拉恐慌
       美国国防部官员17日说,一名女子当天早晨在五角大楼停车场出现呕吐症状。结合她声称去过西非国家,当局出于预防埃博拉病毒的考虑立即关闭大楼入口并封锁停车场。经详细调查确认后,警报得以解除。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这名女子就职于华盛顿一家公关公司,17日早晨曾乘坐一辆巴士车,后转乘一辆通勤巴士,在五角大楼南停车场下车后发生呕吐。
  这名官员说,那辆通勤巴士当时是将客人带到五角大楼一个庆祝仪式现场,出席仪式的官员还包括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等高官。初步调查显示,这名女子并未被邀请参加那个仪式。调查人员已通报联邦调查局,并进一步调查女子的背景以及是否到过西非国家。
  因呕吐是埃博拉患者的发病症状之一,作为预防措施,五角大楼关闭一处入口和停车场,呕吐女子则被送往当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不过,这名女子就职的公司证实,公司在非洲没有任何业务,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华盛顿。这名女子也从未被派遣到非洲国家。
  【草木皆兵】
  经过数小时调查,五角大楼认定事件只是虚惊一场,决定重新开放入口和停车场,通勤巴士上的乘客在被短暂隔离后获准离开。
  法新社报道,这一事件发生后在美国社交网站迅速成为焦点,直至官方确认没有险情才平息下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埃博拉威胁给美国民众带来的焦虑情绪。
  一名利比里亚男子上月抵美探亲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本月8日死亡。几天后,两名护理过他的女护士先后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一名护士确诊前还搭乘商业航班出行,引发有关埃博拉病毒可能由医护人员蔓延到其他人群的担忧。
信源地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4/1019/c14739-25862764.html

水果蔬菜水果 发表于 2014-10-19 20:38

对埃博拉病毒,确实不可掉以轻心,提高警惕,全民做好预防措施。

黎卫士 发表于 2014-10-19 20:45

                                       广东确定27医院定点收治埃博拉 已举行处置演练
                                              2014年10月17日 08:54 来源:广州日报
广东举办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响应和处置综合演练
  旅行中、旅行后、入境后3周内,发现有发热、极度虚弱、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在入境时要向检验检疫机构主动申报。
  潜伏期内不具传染性,但病人一旦开始显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病人的唾液、体液、排泄物等都有很高浓度的病毒。
  昨天下午,广东省政府举办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响应和处置综合演练。林少春副省长任演练总指挥。目前,全省共确定广东省人民医院等27间定点收治医院及广东省疾控中心等3间病例筛查检测机构。
  演练总指挥中心设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省公安厅设现场指挥。演练模拟一位从西非某国到广州经商的乘客,在机场口岸入境时经检疫部门发现符合埃博拉留观病例诊断标准,遂转运至定点收治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经P3实验室核酸检测呈弱阳性。省政府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公安、民航、检疫、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立即按部门预案及工作方案开展应急处置,追踪密切接触者,排查可疑人员,开展医学隔离观察和健康监测等。
  演练结束后,林少春表示,广东国际交流频繁,疫区人员来往较多,防控形势严峻。演练的目的是要千方百计、严防死守,把埃博拉病毒挡在国门外。
  林少春强调,一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要不断完善埃博拉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二要切实履行部门联防联控职责,完善口岸、机场硬件设施建设,提前掌握民航旅客信息,加强信息互联互通。三要完善应急措施,确保病患运送、收治及标本采集等重点环节高效、安全。四要严格处理好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和病人排泄物。五要配齐配强医疗机构设备和防护装备,加强医护人员、口岸工作人员、公安民警的防护培训。
  据悉,全省共确定27间定点收治医院及广东省疾控中心等3间病例筛查检测机构。成立了临床救治、防控、病原检测专家组,制定了医院感染防控相关预案和指引,组织定点收治医院做好负压/层流病床、呼吸机、负压救护车、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物资准备。在口岸、医院及非洲人密集居住社区、派出所、酒店发放中英法文的宣传单张、健康告知书近20万份。
  非洲采购商
  截至15日
  4591人
  去年同期
  6309人
  “埃博拉及登革热疫情等突发事件给采购商与会带来不确定因素,本届采购商与会形势较为严峻。涉及疫情的西非国家,采购商会受到影响。”
  根据上届的经验,非洲的采购商大约有13000多人。按减少27%来计算,本届仍有9000到1万。“既然他们通过了海关检验检疫,进入中国的国门,而且具备参会资格,广交会不会限制。”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
  广东埃博拉出血热初筛实验室名单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知多D
  病毒传播:
  接触感染者血液、唾液、汗水等
  埃博拉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唾液、汗水、体液等分泌物、排泄物,及其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死者,或医护照顾、诊疗、护理患者时感染防护措施不足,也易受感染。
  本次在非洲大陆横行的埃博拉病毒,是其亚型中最致命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综合致死率最高,达到近80%。
  感染表现:
  高烧 咽痛 呕吐 腹泻 皮疹
  人们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高烧、咽喉痛、肌肉疼痛等症状,继而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受损等。随着病毒在体内扩散,多个器官开始坏死,感染者最终因广泛内出血、多发***衰竭等原因死亡。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2天至21天,目前认为潜伏期内不具传染性,但病人一旦开始显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病人的唾液、体液、排泄物等都有很高浓度的病毒。
  防护措施:
  旅行别接触果蝠、猴子或猿类
  目前阶段,如要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及周边等西非地区,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要避免接触高风险感染动物,如果蝠、猴子、猿类或灵长类及其他野生动物。如果怀疑某动物已被感染,则不要再去处理它们。避免与可疑病人接触,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食用当地动物产品前应确认食物已被彻底煮熟。(文/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卫信 除署名外)
【编辑:张海桐】
信源地址:idr1fb1fhg1;http://finance.chinanews.com/sh/2014/10-17/6688222.shtm

zhlyyww 发表于 2014-10-19 21:16

对于诶波拉,政府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大家不必惊慌,但也要小心!

jcyyhlb 发表于 2014-10-20 09:37

做好一切防控措施,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现埃博拉?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出面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