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培养结果:咽部菌生长
发现临床痰标本培养报告单基本都是咽部菌生长,个别是霉菌+咽部菌生长,这两个结果对临床意义何在?问题何在? 提示菌群来自上呼吸道,属正常菌群,意义不大,问题在于临床送检标本接种前质量把关不够,需取下呼吸道标本,也就是说患者应在晨起漱口后,用力咳深部痰送检,若是唾液就没有检查的意义了。回复 #1 幸运星 的帖子
标本留取方法有问题,没有有效指导深咳。所谓的“痰”不过口咽分泌物,做做痰涂片,便知标本质量如何。个人认为,这种结果对临床意义不大。
请微生物专业老师发表意见。:$ :$
[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9-2-6 23:03 编辑 ] 建议临床重送合格标本吧,免得出现误导临床的局面,进而降低微生物实验室乃至自个的信任度。:handshake
回复 #1 幸运星 的帖子
培养结果无意义,留取标本方法有问题。细菌室也有问题,应先涂片筛选痰标本,不合要求的标本退回。
回复 #1 幸运星 的帖子
假如出现几例这样的情况应与科室主任交谈,以免下次再发生。回复 #1 幸运星 的帖子
痰标本培养报告单基本都是咽部菌生长,个别是霉菌+咽部菌生长,报告咽部菌生长的报告单,这种报告方式不规范!有待微生物实验人员规范报告单!: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细菌室退标本是常有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的退,依然不合格的情况都有,不是细菌室不负责任,与临床医生沟通时,医生也抱怨,说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守着患者吐一口合格的痰。。。
回复 #8 茉莉花 的帖子
茉莉花老师,不好意思:$ 俺没讲清楚,如果反复出现标本不合格那可是临床科室的问题啦;P回复 #3 gjs661 的帖子
请教海天一色老师:“所谓的“痰”不过口咽分泌物,做做痰涂片,便知标本质量如何”如何从痰涂片就知道标本质量?怎样衡量是合格或不合格标本? 谢谢各位老师指导!!:handshake :handshake 在2008年上半年发现这情况后,我和细菌室及痰标本较多的科室进行了探讨,并在临床科室会议上强调如何规范采样与送检问题,但下半年依旧没变,不是几个标本,而是全年痰标本报告基本都是咽部菌生长。知道肯定有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办?细菌室说是临床科室问题,临床科室怪细菌室,到底谁对谁错?如何才能培养出有意义的结果? 没有意义,和临床沟通一下,留好标本 原帖由 幸运星 于 2009-2-8 12:41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请教海天一色老师:“所谓的“痰”不过口咽分泌物,做做痰涂片,便知标本质量如何”如何从痰涂片就知道标本质量?怎样衡量是合格或不合格标本?
当然有标准,全国操作规程上都有,这是细菌室把关的依据。 原帖由 huanluorensheng 于 2009-2-7 20:31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痰标本培养报告单基本都是咽部菌生长,个别是霉菌+咽部菌生长,报告咽部菌生长的报告单,这种报告方式不规范!有待微生物实验人员规范报告单!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就是嘛,有谁会报告咽部菌生长,给搞细菌的人看到大家这样评论一定给气死。能否这样理解楼主的意识——痰培养报告的结果中多数菌种属于“咽部正常菌群”。
对于痰培养结果的认定实在太难了。我们首先要明白痰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了解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叶)中病原菌的总体情况。深咳嗽所咳出的高质量深部痰必然经过支气管、口咽部而出,肯定受含有大量正常菌群的气管、口咽分泌物污染,所以痰培养所报告的结果是否属于“病原菌”不可一概而论,细菌室报告的XX菌有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污染菌或定植菌。细菌室的人应加强职业道德慎重处理标本、慎重发出报告、勤于总结工作经验、加强与临床医师的工作沟通和学术交流,临床医师应明确培养的目的、保证标本的质量、了解检验的基本原理、正确解读结果的意义。
我认为临床医师、微生物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是保证痰培养结果临床正确使用的最重要因素,医院保障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政策和制度是其次,而医务人员的技术、经验以及检验设备则在其次的其次。在初涉微生物的早期,我几乎对所有痰标本都进行涂片,经常退回不合格的标本,后来工作太忙、主任说我效率低影响收入、临床说我无聊,所以我尽量简化工作程序,尽量按临床的医院发出结果配合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依据。现在我不在微生物一线,但我依然知道国内微生物界的同行们都很无奈,尽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八小时后睡个安稳觉。 原帖由 伍六一 于 2009-2-8 17:21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就是嘛,有谁会报告咽部菌生长,给搞细菌的人看到大家这样评论一定给气死。能否这样理解楼主的意识——痰培养报告的结果中多数菌种属于“咽部正常菌群”。
对于痰培养结果的认定实在太难了。我们首先 ...
我是基本上不去做痰涂片了,没办法,要打电话联系,再和临床反复沟通,好不容易沟通了,待会病人不合作,医生又来烦你了,所以索性给医生上课,明确告知如果痰培养报告未做药敏试验,说明一是正常菌群,不需做;二是真菌,没条件做。这个方法倒是被大家接受了:L 回复 15# 拙凌
“明确告知如果痰培养报告未做药敏试验,说明一是正常菌群,不需做”,如果是条件致病菌呢? 回复 16# 阳光
呵呵,您指出的就是最大的困扰。因为不做痰涂片,所以只好视分离出的条件致病菌为有临床意义,进行药敏实验了。毕竟这个工作需要实验室人员去执行,咱们只能拿着最终报告结果与临床症状去结合分析了。很无奈的办法。 发现临床痰标本培养报告单基本都是咽部菌生长,个别是霉菌+咽部菌生长,这两个结果对临床意义何在?问题何在 ...
幸运星 发表于 2009-2-6 22:48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报告直接涂片和涂片染色结果吗?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的数量多少?
这样报告问题真的很大!因为痰液采集几乎都是以自然咳痰采集方法为主,即使漱口液不能完全保证正常菌群被完全清除,所以只要是痰培养口咽部正常菌群生长时必然的,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微生物检验人员,我们的职责应该是从这些菌丛中找出与感染相关的细菌报告给临床,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出出去的每一份报告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最起码我们应该传递样本所反映的真实信息,让临床医生知道病人留取的这份痰究竟是否合格,培养究竟有无价值,还有没有必要再次培养。
其实,对于上述报告方式就是在敷衍了事,说不定他们连标本都没有处理直接就出报告了。看来还是责任心的问题呀! 回复阳光
呵呵,您指出的就是最大的困扰。因为不做痰涂片,所以只好视分离出的条件致病菌为有临床意义 ...
拙凌 发表于 2010-12-17 08:12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种做法危险性非常大!
我已经不下一次的碰到这样的情况,次日培养物几乎就是纯的某种细菌,然而看片时不是大量鳞状上皮就是细菌的出现与脓细胞完全不相关。
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的低年资同事处理标本时不会看湿片,结果就接种了,日次纯的肺克,涂片染色结果全是鳞状上皮,一个白细胞都没有,还不要说吞噬了——就是一个上呼吸道的定植菌而已,完全没有价值!但如果按你们医院的做法,这株肺克肯定报出去了。
还有就是最近一个ICU病人连续两次痰培养,培养结果为纯的产生金黄色色素的葡萄球菌,凝固酶也为阳性。然而虽然镜下脓细胞非常多,涂片镜下葡萄球菌也很多,但大多成堆分布在细胞少的地方,而脓细胞集中的地方几乎没有细菌,胞内完全见不到吞噬,因而分析为定植菌——不做鉴定药敏,只是提示临床病人存在葡萄球菌的定植。随后了解病人情况,临床根本没有对葡萄球菌进行任何处理,病人情况良好——如果兴师动众的将鉴定药敏报给临床将又是一次误导性的抗生素滥用! 回复 19# 巴斯德之徒
确实如此,我们最近ICU一个病人已经反复查出了N种菌了,从多耐药的鲍曼到肺克到嗜麦芽,如今又是铜绿+大肠了,而病人仅仅是有痰,并无其它感染症状,也没有其它指标提示感染,现在ICU干脆彻底停用抗生素了。
但是微生物室就是不愿做涂片,实在没法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