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 发表于 2014-4-10 14:23

按疾病特征分类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

本帖最后由 黄河之水 于 2014-4-10 14:58 编辑

    最近,在阅读上海交大洪秀华老师主编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感觉这一段很好,这也是院感人员需要掌握的内容,打出来,大家学习学习。
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
按疾病特征分类
    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依据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可有不同结局。
当宿主具有高度免疫力、或侵入的致病菌毒力很弱或数量不足,或侵入部位不适宜,则病原体迅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不发生感染。
    当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病原体数量少、毒力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无明显临床症状,则成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者可向体外排出病原体并具有传染性,在大多数传染病每一次流行中,隐性感染者一般约占人群的90%以上。
    若宿主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原体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内,一般不排出体外,称为潜伏感染。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病原体大量繁殖,疾病复发,如结核分枝杆菌和单纯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
    如果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病原体数量多、毒力较强,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则称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由于不同的宿主的免疫力和病原体致病力存在着差异,因此显性感染又分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是病原体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状,包括毒血症、内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若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完全消灭而在体内持续存在,称为带菌状态,该宿主称为携带者。伤寒、白喉等病后常可出现带菌状态,经常会间歇性排出病菌,成为重要传染源。

佳蕙淼淼 发表于 2014-4-10 14:42

仔细阅读了,谢谢分享!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的存在状态各种情形都有呀,只有充分掌握了感染学的知识才能做好防范工作。

热带雨林2010 发表于 2014-4-10 15:16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快乐美辰 发表于 2014-4-10 15:58

阅读学习了,谢谢分享。

舞凤 发表于 2014-4-10 16:04

已阅读学习了,谢谢分享。

lvdongqin1963 发表于 2014-5-25 22:55

路过学习了,谢谢第师分享。

jcyyhlb 发表于 2014-5-29 08:35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淘气包 发表于 2014-5-29 10:00

非常棒的学习材料,感谢老师分享!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4-5-29 12:37

非常实用的学习材料,已收藏。非常感谢老师分享!

kiwi32680 发表于 2014-5-29 16:47

谢谢老师分享,很受用!

风雨彩虹 发表于 2014-5-30 11:18

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感染的结局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谢谢分享。

416809589 发表于 2014-5-30 15:34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吴秀英 发表于 2014-5-30 15:40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zhangyan117 发表于 2014-5-30 18:53

非常有用,谢谢老师分享{:1_1:}

太阳能1 发表于 2014-5-30 20:48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laonian 发表于 2014-6-3 09:46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岩石 发表于 2014-6-3 11:14

阅读学习了,谢谢分享。

月仙子 发表于 2014-6-3 16:15

又长知识了,谢谢老师的分享{:1_17:}

浔阳 发表于 2014-6-3 17:58

学习了,希望老师的知识能帮大家。{:1_2:}

1240414077 发表于 2014-6-4 21:10

谢谢老师的分享!已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按疾病特征分类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