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因静脉输液造成死亡的事故频发,无论是药品、操作还是患者自身突发病变,医院输液安全的警钟应时刻长鸣。
作者:杨红;来源:健康界
据3月27日《现代快报》报道,从3月3日到3月20日短短18天内,4名患者在扬州仪征市人民医院输液死亡。其中3名患者都用过的一种药物,具体检验结果下月才能出来。是患者身体有异常,还是医生使用的药物有问题?药监部门正在检查相关批次药品和器械。
2013年9月,河南商丘65岁的王先生在天坛医院换打吊瓶半小时后,突然病危,后经院方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家属发现,王先生身上扎针的吊瓶上写的是其他患者的名字,家属因此质疑死因与院方失职有关。
2013年7月,福建一名60岁男性患者,因感冒发热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混合输注了庆大霉素和柴胡注射液,2分钟后面色苍白、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经抢救无效10分钟后死亡。
英国有研究发现,在静脉输液的配药和执行过程中,大约有一半案例都会"出错",其中1%的错误是严重的,58%的错误则相对温和。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吊瓶大国"。对于输液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输液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风险
用药风险
抗生素更新过快,药品商品名、通用名错综复杂:药物品名多变使护士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不熟悉,执行医嘱易出差错;输液反应,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药物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等。
护士执行制度不严及缺乏药理、法律知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有与药物配制有关的操作应尽可能由药师完成,因为药师是药品管理的天然专业人员。在病房自行配置,势必会带来几种不安全的情况,包括:治疗室内存在较多的未配置药品、护士自行冲配存在剂量差错、品种混淆、交叉调配的可能,对于抗菌药和化疗药物的配置还会带来职业暴露的风险。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血管栓塞不溶性微粒若引起脑血管栓塞,可引起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输液反应配伍后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加入的药物种类越多剂量越大则不溶性微粒的增加越多。
病情突变
输液过程中,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其它原因引发的病情突然加重的患者难免会发生。
风险管理对策
一、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1.健全规章制度在使用过敏类药物时严格按照注意事项执行,对输液和使用青霉素类的患者必须实施告知签字。
2.规范静脉输液管理完善流程和预案,如输液流程病情变化处理流程等,并按流程规范执行,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规范操作程序,落实输液巡视制度。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用药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定期组织用药知识学习及用药的规范化培训;用药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控制滴速,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注意事项的充分告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减少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产生静脉输液过程中,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使用有效的输液终端滤过装置。
二、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指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进行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
PIVAS通过事前医嘱审核,规范了静脉输液的合理用药;通过集中调配,规范了药品的管理;通过洁净状态下的配置,保证了静脉输液免受微生物和微粒的污染,提高了静脉输液的质量。通过PIVAS集中调配,可极大地规范全院的静脉输液治疗服务,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持。
三、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体系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护士均需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监测。严密监测那些易改变病人平衡性从而增加跌倒风险的用药情况;监测病人对新用药品首剂量的反应。
落实输液巡视制度;依据药物成分,选择正确的药物滴注速度。
四、加强输液专职护士的培养
目前我国对输液护士的培训还处在探索和讨论阶段,没有专门统一的培训系统和标准。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国外输液护理知识,引进先进理念和技能,并与国情相结合,举行多种形式的新技术普及教育活动,编写输液专用教材,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士队伍,成立法律认可的资格认定委员会,对静脉输液专职护士进行资格认证和再认证,并制定统一的静脉护理实践标准和规范制度。
五、定期进行风险教育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已经发生的差错和纠纷及同行发生的案例讨论剖析,针对现有和存在的潜在风险完善防范措施、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风险防范。相关链接:
美国静脉输液专职护士
1972年美国成立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NurseSociety,INS),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学术组织。输液专职护士在输液临床护理领域具有广博的、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临床技能,能给病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能预防或降低差错以及给病人造成的危害。她们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者,而是以专业、多元、整体的理论综合考虑医疗、护理、管理、市场、教育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
美国静脉输液的护理程序
1.评估 每天监测并记录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评估病人治疗、给药、输液工具的选择是否合理;识别早期并发症,采取合理干预措施。
2.诊断 列出静脉输液存在的护理问题。
3.计划 制定能达到预期结果的合理计划;确定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选用合理技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实施 药物的准备、给药、进行静脉和动脉穿刺、维护均遵循无菌原则,采取最佳护理消除早期并发症,进行健康宣教等。
5.评价 监测输液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评价护理质量和风险。
输液专职护士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病人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也会相应提高。此外,输液专职护士通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人额外住院时间,提高了病床利用率;通过高质量的护理确保病人安全,降低医疗机构的潜在责任风险,投诉减少,提高了医疗机构的信誉,赢得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