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蝉 发表于 2009-1-10 08:59

如果能够集中清洗消毒灭菌,我们感控人员的精神负担要减轻不少.但在基层医院,对于供应室的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领导总是把供应室当成一个养老的地方,也不舍得必要的投入,临床科室又要算各自的成本,造成的后果就是,该淘汰的不淘汰,该清洁的不清洁,留下很大的院感隐患.

水墨画 发表于 2009-1-10 19:29

回复 #8 冰雪哭泣 的帖子

这包器械应该是妇科门诊的人流包吧?器械表面也有锈迹或血渍。你们科室自己清洗的清洗没使用酶洗液清洗?
这种现象我们医院几年前也出现过,自从去年初我要求科室重视器械器械质量(必须酶洗等),并很抓落实后,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我现在是经常到供应室检查待消毒的器械包,平时由供应室护士长每周不定时的抽查,如有不合格的包就退回科室(我们是二甲医院,还没有完全集中清洗),同时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所以现在不会再出现如此不合格的器械了。
在没有集中清洗器械的医院里,器械清洗的质量问题确实存在,许多科室都有自己的器械包,管理就有点难度,所以我们感控人员就必须经常下科室,经常给予他们培训。我个人认为下科室的小范围培训比全院性大范围的培训效果好,科室也容易接受,(但我们却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哦)这样过一段时间,你再去检查就会发现会有明显的改变。

海燕 发表于 2009-1-10 20:20

回复 #8 冰雪哭泣 的帖子

现在还能看到这些照片很是震惊,宿州眼球事件没使你们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引起警示?看来你院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不强。器械存在这些问题,供应室护士长有责任,护理部主任更该批,消毒隔离的落实主体是护士,你院护理部主任在管什么??
不要哭泣,你一要向主管院长汇报,把这些照片拿给他看,争取领导的支持;二要与护理部沟通,并进行指导,责令她们整改;三要向临床医护人员加强感控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她们提高感控重要性的意识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干正确的事。
感控工作不相信眼泪!:)

老土 发表于 2009-1-13 09:52

看来院感工作是很重要,势在必行,但是基层医院屡屡皆是,特别是妇产科的吸宫器,待灭菌的,里边还能倒出鲜血,高压后变成陈旧的血块堵塞管腔或脱落,真可怕!主要是从上到下都不重视,现在医院给科室都有相应的经济核算,酶洗,除锈剂都很贵,而且器械清洗洁净,多费事,增加工作量,我告诉年轻人,千万不要做人流,特别不要到不规范的小医院去做

月白风清 发表于 2009-1-13 10:22

回复 #18 冰雪哭泣 的帖子

反面的教训效应往往要大于正面的说服教育,因此你不妨对这样的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从严查一下,甚至要跟踪,直到查出他们的感染病例,然后进行总结分析,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最后告诉院长如果患者投诉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的损失,要不放弃。这才是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的工作魅力所在。努力啊,你一定会成功的!

月光海岸 发表于 2009-1-13 11:23

回复 #18 冰雪哭泣 的帖子

使用后器械凡是分散管理的在清洗质量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临床科室不具备清洗条件,用后器械只是简单冲洗,不用酶洗;
2、清洗人员不具备清洗的基本知识;
3、清洗后缺乏监督、检查;
4、用后包布不清洗反复使用
........
为确保清洗和管理质量临床科室用后器械必须由供应室集中管理!

女人花 发表于 2009-1-13 18:55

由此想到我们医院的妇产科器械,做为院感科,已N次检查反馈要求整改了,有了点起色,把过去锈迹斑斑的扩阴器逐步更换成一次性的,定期进行酶洗、保养,但考虑到成本,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工作还要继续做,虽然有些难,但总是看到了曙光。

镜中花 发表于 2009-2-1 22:47

器械不能集中清洗管理就很容易出现照片中的情况,早两年我院的人流包内的橡胶管内真有倒出水的现象,吸宫管内也清洗不够干净,现在妇产科使用后的器械全部归供应室清洗、集中管理,且吸引管也换成一次性的了,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福娃 发表于 2009-2-4 12:26

完全同意海燕的看法,护理部应该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或由供应室护士长进行培训,如果冰血哭泣是院感科的话,我建议你最好发一份书面整改通知给所在部门。

王庄 发表于 2009-2-4 14:29

图说感控,栏目好,看后给我们提示,不要忽略感控管理细节,我会在工作中更加留意。

马车 发表于 2009-2-17 17:40

回复 #1 冰雪哭泣 的帖子

除了怕还是怕!

小点点 发表于 2009-2-17 19:13

回复 #1 冰雪哭泣 的帖子

你应加大对医院各级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另外你可以问供应室和手术人员这样的器械给他和他的亲人用他愿意吗?:o

HXY5555 发表于 2009-2-17 22:10

回复

不可能吧?现在还有如此的器械?那供应室护士长是如何管理?护理部是如何监督管理?不过,有一次,我去基层医院检查,确实有的东西很可怕,那次检查主要针对的是儿科,妇产科,手术室没有去,但是在病房也看到好多灭菌的无菌包包布又黑又硬!有的更可怕!到基层看看,就觉得国家加大基层的医疗设施确实很必要,要不,太简陋了!如何保证质量?:'( :'( :'(

yizhenfeng 发表于 2009-2-18 16:35

基层医院不是很可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那是因为基层医院的感染科,1.领导不把它当盘菜,基层医院的领导注重的是效应,无论是公立或私立医院,感染科放哪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2.基层医院的感染科专职人员知识匮乏,自己都不懂什么是正确的,拿什么告诉院长,拿什么说服院长。3.基层医院感染科没有几个有电脑,这样他们就少了一种学习的途径,再加之,培训较少,或许有培训时,医院没让去,领导说,感染科去不去都一样。所以,导致基层医院的感染工作比较落后哦。
    改天我发一些我们医院的器械清洗后的照片,我自己认为还可以,我们医院感染科的工作由主管护理的院长兼管,我是专职人员,所以,有许多事还是比较好办得。不过,我们也是下了力气,在两室达标前,我自己就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了两周,帮他们协调、帮他们做流程,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因为经济原因不能解决的硬件设施,用别的省钱的方法来代替。我当时有时生气的时候会说,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长别干了,我来干吧。可想想,那是有点费劲,现在却轻松了。接下来就是监督他们是不是把好的方法坚持下来了,一般不会有大事。就可以忙忙别的科室了。

小山羊 发表于 2009-3-6 10:54

有些器械是手术自已清洗,清洗条件不够,不管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造成在某些方面清洗不彻底,才会发生这种现象,要解决这样问题必须医院领导重视,配置一定人员,把器械统一到供应清洗,就能够解决.

刘雪晴 发表于 2009-3-12 10:45

器械的打包护理部监管很重要,近2年护理质控检查中消毒隔离部分检查比较少。

ruiyizhu 发表于 2009-3-12 21:13

器械应除锈并彻底清洗,如无法除去锈迹,就不能使用。

chenliliang 发表于 2009-3-14 17:03

凡是在临床科室清洗然后统一送供应室灭菌的,大多存在这样的问题.简单清洗不进行酶洗不除锈.

yangfan770715 发表于 2009-3-20 11:17

这种情况我们医院也有   供应室只管消毒,手术室、妇产科自己清洗器械,手术室的好些,妇产科门诊的简直不能看,如图片所示,主要与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有很大关联。

cqx 发表于 2009-3-26 09:50

回复

这样的器械也敢用,这叫以病人为中心?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质控检查时的待消包质量,发表一下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