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 发表于 2007-7-25 23:00

控制严重院内感染的新方法

瑞士日内瓦大学微生物学教授,ISC前任主席Jean-Claude Pechère从患者、抗菌药物和给药方案三方面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进行全面阐述,还将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进行了比较。

    患者

   对于严重院内感染患者,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评价,根据其临床情况选择特异性或广谱抗生素。另外,应针对细菌感染进行治疗,而避免治疗定殖。   

    抗菌药物

   每个医院都应有一个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使用DDD(daily defined dose)指标可很好地评价抗菌药物使用量,在国内应推广使用。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非发酵菌等),抗生素敏感性排序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

   避免使用耐药选择性抗生素

   三代头孢(头孢他啶)可选择产超广谱酶革兰阴性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喹诺酮可选择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喹诺酮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美罗培南可能选择多重耐药、表达外排泵机制的铜绿假单胞菌。据此,很多国家(如瑞士、法国)不使用美罗培南。另外,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头孢菌素(氨曲南)的使用与碳青霉烯类耐药呈线性关系。   

    给药方案

   对于重症医院感染,需快速(按分钟计算)、足量使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联合用药时,多种方案混合使用可能好于交替使用。对于重症感染者,使用降阶梯方案非常重要。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区别

   根据PK/PD(蒙特卡罗模拟)数据,亚胺培南(0.5 g,q6h)与美罗培南(1 g,q8h)等效或更好。

   二药对多重耐药病原体的筛选能力不同。已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有3种:①通透性改变,如OPRD缺失,对二者都有影响;②β内酰胺酶的产生,对二者也有相同影响;③外排泵机制,只影响美罗培南而不影响亚胺培南。当二药进入细菌胞浆外间隙后,亚胺培南不被外排泵所识别,而美罗培南则被外排泵识别而泵出细菌体外。总的来说,亚胺培南筛选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由通透性机制所造成,只影响自身,而美罗培南通过外排泵机制选择耐药菌,不仅影响自身,还影响别的药物。

   二药的耐药水平也不同。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和30%,不动杆菌对二药的耐药率分别是34%和27%。

绿谷 发表于 2007-7-26 08:24

回复 #1 create_qiao 的帖子

好内容!正反面的知识我院已请上海华山医院的一位教授来讲过课。

1995薰衣草 发表于 2007-7-27 09:03

已经学习了!我挡下来给我的医生朋友们学习去了!也替他们谢过了!

一把酸枣 发表于 2008-3-7 11:30

好材料:cool 下栽学习

二进制 发表于 2008-3-7 15:36

:ketou :ketou :ketou

habjy 发表于 2008-3-26 10:54

回复

正在下载学习,准备每位医师都学习,谢谢!

桂花香 发表于 2008-3-26 22:36

回复 #1 create_qiao 的帖子

好资料!学习后向医师们推荐!谢谢!!

xpf123 发表于 2008-4-5 22:44

正在下载学习,准备每位医师都学习,谢谢!

薇荷 发表于 2008-4-6 11:20

很有用,谢谢!

幸福 发表于 2008-4-6 12:43

回复 #1 create_qiao 的帖子

谢谢!好资料下载学习了。:handshake

莫沙比利 发表于 2008-4-22 09:05

书到用时方狠少啊,谢啦!

宝瓶 发表于 2008-4-24 12:54

回复 #1 create_qiao 的帖子

已下载学习,非常感谢!:ok :cool

yaqi 发表于 2008-9-10 10:31

下载学习中:kaihuaidaxiao

小山羊 发表于 2008-9-21 08:16

谢谢.好内容,以增加新的知识

小山羊 发表于 2008-9-21 08:17

谢谢.好内容,又增加新的知识

美罗 发表于 2008-9-25 09:41

回复 #1 create_qiao 的帖子

谢谢分享!:handshake

2008guoli 发表于 2008-10-8 16:55

好资料!学习后向医师们推荐!谢谢!!

xierongbei 发表于 2010-1-3 16:21

1# create_qiao 谢谢.好内容,又增加新的知识,已下载学习,非常感谢!

xierongbei 发表于 2010-1-4 15:24

好资料!学习后向医师们推荐!谢谢!!我院已请上海华山医院的一位教授来讲过课。

maomaoji 发表于 2010-1-5 15:33

已下载,准备好好学习,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控制严重院内感染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