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生的感染质控检查
我们科每个月都会不定期的去各个科室检查感染质控情况,但是大部分的都是查的护理人员,而医生检查的项目很少,只有院感发生率和院感病例的漏报。但是医生也是院感控制很重要的人员,医生的院感质控也应有详细的督查,除了上报感染病例和耐药菌,还能从哪些方面加强呢? 医生肯定是要查的,只所以“大部分的都是查的护理人员”是因为目前许多院感专干都来自于护理,不敢查、也不好意思查医生,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所以,给人留下了院感就是护理的事情的概念,我们医院是医生、护士一起查,同等对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医生无菌操作,手卫生,感染知识掌握情况等 医生检查的项目怎么会少呢?和护士一样的呀,比如:手卫生,无菌操作,院感知识的应知应会。 我们还查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医疗废物的分类,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等。 目标性监测,手卫生,耐药病例隔离医嘱等。 护士听话,医师难管,这是医院的普遍现象 手卫生、医疗废物的分类、无菌操作等医生护士一样。 学习啦,谢谢各位老师的回答。 往往检查下来,护士的认真程度和操作较医生好,我采取多和医生沟通、请教。效果还可以。 手卫生、无菌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感染病例上报等 我们也是这样,感觉院感都是护理的事,因此护理部也有意见,医生的事也让护士做 我们是医生、护士一起查,但护理查多些。 近两年我们已经专项多查医生:多重耐药菌合理用药、围手术期用药、治疗性限制级、治疗性特殊级送检率是否达标,其余医护都查。 手卫生、无菌技术、外科换药、多重耐药菌管理、病原菌送检、医疗废物管理、院感病例报卡等内容很多。 都一样啊。医生无菌操作,手卫生,感染知识掌握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多重耐药菌合理用药、围手术期等等,都是医生的 查医生的内容也很多的,如围手术期用药、多重耐药菌合理用药、限制性使用、特殊性使用抗菌药物送检率是否达标,手卫生、无菌操作等都查。 手卫生、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分类、院感病例、传染病上报等我们每个月都考核,也是检查护士的内容相比医师较多,其实上面各位老师说的情况很好,在今后的考核中也多注意。 我院在医生的感染质控检查中,主要集中于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院感病例的上报,今后将借鉴楼上老师的做法,逐步完善对医生的感染质控检查,谢谢各位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