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1-28 06:18

临床与微生物室配合,提高病原学诊断能力

临床与微生物室配合,提高病原学诊断能力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雅薇 来源:京港医师论坛官网 日期:2013-11-27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11月15日,在第二届“京港感染医师论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临床应用新进展学习班”主题报告会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的凌健华博士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教授分别就“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可否替代?如何发展?”、“血培养对菌血症诊断和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依靠什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随着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涌现,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以及大的药剂公司逐渐放弃对新抗菌药物的投资和研发,“后抗生素时代”将不期而至,因此临床微生物室的作用和责任愈显突出。如何对待分子生物学等快速检测技术对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冲击;如何提高病原学检测的阳性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是微生物室和临床共同关心的问题。
  凌健华博士认为传统微生物技术不能被替代,以培养为基础的常规方法仍需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子生物学等快速检测方法应与传统方法互相配合。他还介绍了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快速化的发展趋势,并反复强调只有微生物室与临床进行良好的沟通,将检测结果快速回馈给临床,微生物室的发展才有价值。
  对于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培养的碰撞,王辉教授也认为分子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不足,如菌血症时标本中含菌量很少,分子检测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我们仍需要传统培养提供的病原学证据。目前,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王教授在报告中重申血培养采集时机、采集套数、采集方法、厌氧瓶的选择等对检测结果的重要影响。引用大量病例资料,说明血培养对菌血症诊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除对血培养“质”与“量”的关注外,进行随访血培养评估治疗效果,分析血流感染的部位,重视特殊感染病原菌与特定疾病的关系,应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此外,王辉教授通过对不同国际指南的解读和各类标本处理方法的展示,与大家分享了提高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的经验。在标本采集时机、标本采集方法、标本质量、标本的运送与保存、镜检筛选合格标本、优化培养基和培养环境,以及多种诊断方法并举等不同方面,阐释其对提高检测结果阳性率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建议临床与微生物室及时沟通,提供一些必要的患者信息和诊断思路,以便微生物室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采取适当的处理手段,延长培养时间,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报告尾声,王辉教授援引英国民谣:“失了一颗马蹄钉,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突出微生物送检细节对整个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号召感染科医生与微生物室工作者密切配合,优化每一个微生物检测细节,共同提高病原学诊断能力。
http://infect.cmt.com.cn/detail/375535.html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1-28 06:22

就我院而言,临床与微生物室的沟通少之又少,临床总是怀疑微生物室的报告不准,曾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所采的都是上面的脓液,为什么标本做出来结果是阴性的,肯定有问题,但他们不愿与微生物沟通,所以慢慢的对微生物室失去信心,所做的培养也只是为了用药,常规性操作,意义在哪?众所周知,脓性分泌物,几乎是坏死的脱落细胞,又怎么能采出合格的标本呢?

二进制 发表于 2013-11-28 06:24

有时,彼此之间不沟通与“闭门造车”无二。{:1_17:}

张晓 发表于 2013-11-28 06:41

我们医院以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通过《简讯》、讲座等各种渠道的培训、学习,临床的这种偏见有所改变。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1-28 06:53

张晓 发表于 2013-11-28 06: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医院以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通过《简讯》、讲座等各种渠道的培训、学习,临床的这种偏见有所改变。

培训\宣传\沟通是最佳手段,但当临床与微生物室两家处在老死不往来的情况下,院感科如何去参与呢?

星火 发表于 2013-11-28 08:20

临床与微生物的距离不是远相望,而是零距离。

天天,天蓝 发表于 2013-11-28 08:27

我们也经常听到临床医生对培养出的结果持有怀疑,说是污染了,可是没有做到零距离充奋沟通。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3-11-28 08:50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1-28 0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我院而言,临床与微生物室的沟通少之又少,临床总是怀疑微生物室的报告不准,曾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所采的都 ...

分泌物的采集一般都是医生来做的,每次培训,医生又很难参会,只有借助分泌物报告阴性的时候,现场探讨+培训正确的采样方法咯。
虽说院感人累点,但最终目的还是达到了。

杜鹃鸟 发表于 2013-11-28 09:23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1-28 0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我院而言,临床与微生物室的沟通少之又少,临床总是怀疑微生物室的报告不准,曾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所采的都 ...

与老师有同感,所以有时候总是叫我们不知如何是好?

张晓 发表于 2013-11-28 11:54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1-28 06: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培训\宣传\沟通是最佳手段,但当临床与微生物室两家处在老死不往来的情况下,院感科如何去参与呢?

“老死不相往来”我们还到不了这种地步,我想只是沟通多少的问题,院感科对临床、微生物室是一个桥梁的作用,我们知道微生物室是院感监测的眼睛,特别是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我们的监测,及时把我院的细菌谱、耐药趋势反馈给临床,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依据。

焚膏继晷 发表于 2013-11-29 23:14

判断是否送检培养、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都对于微生物培养都很重要。
但往往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不能正确指导临床的诊疗工作。
这样子就恶性循环了。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11-29 23:41

焚膏继晷 发表于 2013-11-29 23:14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判断是否送检培养、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都对于微生物培养都很重要。
但往往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假 ...

《第4届微生物检验在抗菌药物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今天顾老师的课已完美的展现这些的重要性及各个环节的问题!

枫叶红了 发表于 2016-4-28 13:56

学习啦,谢谢,微生物室与临床应该很好的沟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与微生物室配合,提高病原学诊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