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室感染管理检查表
2013年 月 医院 口腔科院内感染管理检查表项目内 容扣分备注
人员管理1、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2、院内发放材料、制度齐全
3、医务人员在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4、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5、可能出现的血液、体液喷溅时需配戴护目镜。
每项扣一分
紫外线消毒有紫外线消毒的日常监测登记
空气操作前后用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
紫外线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和强度监测。
1、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启用、使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紫外线灯管每日照射消毒后记录并签名。
2、强度监测:半年一次并记录,新灯管≥90uw/cm2,使用中的灯管≥70uw/cm2。紫外线灯管强度<70uw/cm2或累计时间>1000 小时应及时更换新灯管。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的酒精清洁一次并记录,同时保持紫外线车的清洁。
器械消毒登记有器械消毒登记本,消毒日期、时间、器械、温度、时间、试纸、消毒人等项目填写齐全、字迹工整。
口腔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
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 );
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
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空转手机30秒,冲洗管腔,减少回吸污染,降低感染几率。
治疗室1、综合治疗台上物品应摆放有序
2、综合治疗台每天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
3、抹布专用,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4、相关无菌用品、消毒用品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日期
5、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h,抽出的药液(如麻醉剂)不得超过2h,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6、各种注射执行一人一针一管。
无菌区无菌物品
1.专柜放置,层次清楚,定期检查,无过期物品。
2.灭菌后物品包标识明确,有物品的名称、日期、失效期及打包者。
3.耐高热、高湿的医疗器械原则上均采用高压灭菌。
4.未开启使用的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为7天。
7.所有浸泡物品,均不应超出液面
消毒工作程序1、污染区、清洗区、消毒区区分清楚
2、消毒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需灭菌的器械)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 (3)(需消毒的器械)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3、清洗 养护 包装(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 ),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 )或者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有条件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 ),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2)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3)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 ),对牙科手机和特殊的口腔器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 ),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4)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 )、有效期( )。 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可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 );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4、口腔器械的消毒或灭菌(1)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 )(2)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 )。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 )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后勤卫生1、卫生坚持每日清洁制,湿式清扫,清扫用具专用,保清洁,物品整洁无杂物。地面、墙壁、门窗等被污染时及时消毒。
2、治疗室、消毒室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3、被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地面或被服、用后拖把等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医疗垃圾
医疗垃圾医用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分类收集,不得混放,封闭运送,日产日清。
1.一次性物品集中、分类、定点放置,保持清洁存放,防止过期、丢失。
2.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3.回收的一次性物品送指定地点处理(不得随意处理)。
4,科室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知识培训。
5.医疗废物放黄色塑料袋内,3/4满时密封回收,医疗垃圾桶要密盖。
6.损伤性医疗废物(针头、刀片等)应放在利器盒内,3/4满密封回收,利器盒内禁止放抽血用注射器及皮试针。
7.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登记本。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一次性用品的外包装不属于医疗废物);医疗废物不得随意丢弃。科室医疗废物存放不能超过48小时,最好是日产日清。
8.运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前,应做到:
(1)科室要称重。
(2)贴标签。
(3)标签填写内容齐全:①科室②医疗废物名称③重量④运送日期。
(4)封扎正确:标签贴在封口处
督导情况
检 查 人: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得
分
我原本都是排好版的 为啥一传上来就成这德行了{:1_10:}
新手发帖 大伙将就看吧 楼主制定的很详细,但紫外线这一块还需要再看看吧,比如时间达到1000小时就更换,再者保养物品,请再看看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9-8 1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制定的很详细,但紫外线这一块还需要再看看吧,比如时间达到1000小时就更换,再者保养物品,请再看看20 ...
{:3_691:}多谢指教前些局里日子下来检查还说紫外线灯多于1000小时更换的事呢 不知您那有何要求 般怛罗 发表于 2013-9-8 1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指教前些局里日子下来检查还说紫外线灯多于1000小时更换的事呢 不知您那有何要求
紫外线关键还是以强度为基准,时间的累积只是相应的提醒着我们强度监测的频率,个人意见!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9-8 1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紫外线关键还是以强度为基准,时间的累积只是相应的提醒着我们强度监测的频率,个人意见!
我明白了 强度是硬指标!应以强度为准{:3_695:} “3.耐高热、高湿的医疗器械原则上均采用高压灭菌。” ——应首选高压灭菌
“4.未开启使用的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为7天。”——为什么是7天?
“7.所有浸泡物品,均不应超出液面”——还有浸泡的器械?
再看下面的也还有多处疑问,就不一一说了,感觉你的这份检查表有点过时了,正像美好家园老师所说那样,请你再看看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后好好梳理梳理。
口腔模具如何消毒处理?没有看到。 谢谢分享,先复制存档,以备学习。{:1_1:} 已经保存,谢谢老师分享 已经保存,谢谢老师分享 已经保存,谢谢老师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