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医生与厨师
[人民日报]医生与厨师最近,北京协和医院一位医生到美国学习,居然在一家很小的诊所里,见到了全球知名的妇科专家。他发现,美国医院是不分等级的。无论走到哪里,医生都遵循同样的标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中国,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协和医院是国家水平,县级医院是县级水平,乡镇医院是乡镇水平。他认为,中美医疗的差距,主要在于医生培养体系。
由此联想到中美饮食的差别。在美式快餐连锁店,无论汉堡还是薯条,厨师都执行同一标准。因此,无论走到哪家店,味道都是一样的。中式餐馆则不同,每位厨师都有自己的标准,不同的餐馆,不同的味道。例如,同是鱼香肉丝,有的偏甜,有的偏酸,有的偏辣,名同而味不同。
当然,厨师和医生是两个不同的职业,社会对其要求有所不同。厨师不按菜谱做菜,多一把盐,少一把盐,问题还不算大,至多是影响食客的胃口而已。但是,如果西医不按诊疗标准治病,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就很可能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培养医师必须强调标准化,而不能像培养厨师一样个性化。同样的疾病,无论在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医生的诊治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否则就会让病人无所适从。
100多年前,美国开始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并沿袭至今。在美国,一名医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为期4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再考取医师执照,才能成为一名正式医生。住院医师培训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执业的医师。毕业生考取医师执照后,可以选择到医院工作,也可以选择个人开诊所,还可以进入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继续深造。通过这样的培养体系,美国源源不断地制造“标准化医生”,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医院和诊所,病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高质量的医生。
相比之下,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医生队伍鱼龙混杂。医学生毕业后,没有进过严格的临床实践,就直接进入各级医院。医院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医生的水平。同一院校的毕业生,一个分到“国家队”,一个分到“地方队”。10年之后,两个人的水平就会有天壤之别。由于缺乏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即便是分配到“国家队”的毕业生,在当住院医生期间,其主要工作也是写病历、开化验单等,基本没有独立诊疗的机会。因为在大医院,专家是核心资源,病人奔着专家去,医护围着专家转。住院医师是个“小角色”,很难有独立诊疗的机会。因此,中国医生和美国医生起点大致相同,但成熟期平均晚10年,不仅浪费了医学人才,而且减少了社会收益。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生离开临床,就像水手离开大海。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国家。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医院,“硕士博士不会看病”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虽然评上了高级职称,但临床经验匮乏,只会纸上谈兵。老百姓看病,一半听名气,一半靠运气。为了避免被误诊误治,很多人宁愿到大医院通宵排队,也不愿意去小医院,从而导致“全国人民上协和”。这说明,我国医生的培养模式与医学规律严重脱节,极大地影响了医疗质量,损害了病人利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走出人才瓶颈的必由之路。今后,“一出校门就当医生”的历史将被改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成为一项刚性制度。当一批又一批的“标准化医生”成长起来后,老百姓看病就不会“撞大运”了。(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9月06日19版)
http://www.moh.gov.cn/zhuzhan/mtbd/201309/987ea4db382e494794bd4f20ebf70b82.shtml
确实如此啊!!!!确实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所以我们底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应该去好医院学习。把他们好的东西学回来,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改善我国家的这种现象。 像国外这样培训确实好,国内现在不是已经开始医生规范化培训了,三级医院都要报规范化培训基地,但我看从执行上总觉得有点变味,一个本科生到医院后,说是要3年规范化培训,其实现在哪家医院不缺人,这些规范化培训的人有时总要到那些缺人的科室填补空缺,他们3年的规范化培训完成的质量总要打些折扣。又像本院没有的专业,要送到省城大医院去培训3年,医院负责该医生的所有工资等,这并没什么,培养一名医生本应付出,但是到了上级医院,只是各种操作机会更多,至于一些好的、规范的操作流程是否真正能学到,我本人不持肯定意见。就像医院一些主治医生到大医院进修回来,经常会带回来不好的习惯,并且他们更理直气壮了——人家大医院都这么干。另外一些大医院的专家到下面医院手术,也是不遵守一些规定,我们还讲不得,那也没什么,问题是等他们一走,医院的医生就会做同样的事情,然后跟你辩说人家教授都这么做...所以我个人认为国家卫计委开展医生规范化培训是很英明正确的决定,关键要真正做好。 事实就是这样,老百姓看病难啊!! 为什么我们总是落后呢
上海前几年已经开始了,但很少。 老师,此文说的很对,我们医院感染管理又何尝不需要标准化规范化呢?就像我们现在的等级医院复审中的条款,我听到过一些不同版本的解释,每个人理解不一样、能力不一样实施起来的结果及效果就不一样。比如临床科室反问我们各种消毒剂等的开启后有效期的问题我们都拿不出来规范权威一致的规定说服人家,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没有答案,其他涉及临床诊疗及护理方面的技术性更强的感控工作就更没有权威指导别人,在很多人看了院感人就等同于搞一搞医疗废物、查一查消毒隔离洗手、戴帽子、口罩、换鞋等工作,现在有科室请我会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就知足了,而且会诊时别人觉得临床医生干院感都不太理解,而在院感科的这10个月的工作中我自觉院感管理不但需要高学历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医师、护士更需要临床药师、微生物及消毒、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现在我们院感没有如此权威地位吸引大家加入,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深感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希望论坛里各位前辈老师们的如此努力工作和呐喊能为我们早日争取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正是你们让我们这些新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淡淡 发表于 2013-9-7 1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像国外这样培训确实好,国内现在不是已经开始医生规范化培训了,三级医院都要报规范化培训基地,但我看从执 ...
我院也是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老师说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存在! 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标准化的诊断治疗流程等会在国内逐渐发展的;
其实标准化的医学发展和其他方面一样额,我们是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人人平等:就业、晋升。。。。。。 文章写得太真实了,改变需要时间。 斌子 发表于 2013-9-7 1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此文说的很对,我们医院感染管理又何尝不需要标准化规范化呢?就像我们现在的等级医院复审中的条款, ...
深有同感。没有强大的支持,感控道路上会充满艰辛和坎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