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答:关于目标性监测的疑问与解答?
看来很多会员对即将开展的目标性监测很有疑惑,即使是经过了培训,确实,这不是短短一天的课就能弄明白所有的,这本来就是一场医院感染监测手段的革命!欢迎大家来本版块提出您对目标性监测的种种疑问,凡是提出问题和参与解答问题的战友,都能给予加分!!! 我抢个沙发哈!请问: 1、如何选择目标性监测项目?只要是针对你院医院感染某个重点环节都可 以选择是吗?
2、目标性监测仅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吗?
3、目标性监测的一般步骤、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目标性监测数据收集到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采取干预措施?
5、干预措施比如预防VAP的Bundle是全部一起上还是先选择对你院简 单、具有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先上?
6、 什么时候可以对你所做的目标性监测之一挽上句号开始?
7、 如果危险因素等很明确或者说预防控制措施都已经经过证明(询证等等)是有效可行的,你还需要重复再去做目标性监测去收集数据找危险因素或证明措施是有效的吗?能直接将那些已经被他人证明有效的措施直接实施吗?
也许是些弱的问题:$ 对于每一项目标性监测项目的表格、流程最好都要规范统一,以便于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好操作。:$ 首先非常支持2楼版主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一针见血。目标性监测是一项说起来比较容易,做起来很困难的一件事。第一就是干预措施的实施:而其中的抗菌药物的应用就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有多少医院真真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实施的。第二就是项目的选择问题:卫生部2008年管理年评价指南和我省的管理年评价标准都要求:1、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新生儿等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监测与管理,年度监测计划中有关于此项工作安排的内容、有实施方案、监测方法并开始实施。2、针对年度现患率调查发现的问题选择目标性监测内容。做不到不得分。这么多的监测项目一起上马,院感人员(每250张床配置1人)是否能保证开展的质量。 3、 什么时候可以对你所做的目标性监测之一挽上句号?如果画上了句号,那么管理年检查你没有这个项目是要扣分的。既然医院可以根据各自医院的情况选择目标性监测项目,为什么还有规定的项目呢?而且一下子出台这么多,有些束手无措。我现在正在根据这些要求做培训内容、各种监测表格的制作,很头痛。大家都来支支招吧!
回复
与各位有同感,真正开展起来确实很难。可以说,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很乱,无序,科主任很难说话,所以,科室的配合是一个问题,不知各位的医院如何,我们医院一直以来,临床的工作人员很少,工作量有很大,他们非常的忙,有时真不忍心要求他们的太多,但是,不做又不行,真不知如何是好?:'( :'( :'( :'( 缭绕老师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们500多张床位,只用2个人,以下开展这么多的项目,恐怕是力不能达,反而做成了为检查而做。我想如果无强制性要求,开展1-2个项目,边开展,边总结,既是积累经验,也能保证质量,为以后的项目开展打下基础。若有不对,敬请原谅回复 #6 yanziym 的帖子
哈哈,您也不要误会哦!从很多会员的反馈看来,很多省市开始要求做目标性监测了(检查标准之一),仅仅以一条检查标准,没有任何培训支持,人家还不知道咋回事,这样一刀切,会不会又流于形式!
回复 #1 缭绕 的帖子
我想对新生儿科呼吸机肺炎进行目标监测,现与科主任交流了,科主任讲检查费用要医院出,标本由感染管理科人来留取,一看就知道科主任不配合,我该怎么办?有哪位老师已进行了呼吸机肺炎监测?能否给予我指导?谢谢! 快帮我,要不会放弃目标监测了
[ 本帖最后由 MMDJ 于 2008-12-11 20:46 编辑 ]
回复 #3 控制感染 的帖子
但我觉得统一规范了,更利于不同医院的相互比较 病人使用的医疗用品费用的限制、医保的要求、医务人员不够、床位面积不够、抗菌药物使用没办法规范、诊断、监测的标准不统一还有什么一揽子措施没有办法法真正完全落实、看着实施了一些措施后感染率特别是VAP的感染率不降反升。一些为了应付检查的目标性监测,哎。我怕形式化感控的工作中又会加上形式化的目标监测了,中国特色的走捷径的目标监测。
回复 #1 缭绕 的帖子
我们是今年下半年开始试着对ICU、新生儿、病原菌、和手术2类切口进行目标监测,虽然没有得到多少很好的数据,但因为感控人员的天天到场,促使了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手卫生,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包括抗菌药品的使用,我觉得都有了改变------规范多了,这应该也是收获吧! 目前,目标性监测是等级医院检查标准之一,为应付检查和医院达标上等必须得开展这项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开展起来非常困难,第一,专业人员只是经过了简单的一次培训和自己看书学习,真是知其然而不知然。其次,医院住院病人都是一些常见病,重病人很少,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也很短,想收集点资料都很困难,可是为了检查我们只能从11月份在ICU已经开展了目标性监测,只能边开展,边总结,实际意义并不大,我觉得与楼上老师的感觉一样真怕成了形式化的感控。 本计划自11月份开始进行目标性检测(ICU),参加了学习班后,感觉困难较大,暂时未开展,感觉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较难,能否只开展ICU内一两项的监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留置尿管泌尿系感染两项哪?请各位老师指点一二,盼,多谢! 我院还未建立ICU,但卫生部2008年管理年评价指南中要求的监测项目必须要逐步展开,我个人认为检查也是一种督促,是一种动力;另外,开展目标性监测并不是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字,而是要通过开展监测,使我们院感专职人员深入科室,和医生、护士做好沟通,让大家认识这个专业,认识院感管理这项工作,逐步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院感工作做好。我打算在2009年这样开展:首先充分调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力量,把设计好的初步的病人资料(有关选定项目),每周2-3次下科室收集小组成员所填写的初步资料,根据初步资料就地填写病人的详细资料(设计好表格),跟踪调查,每月汇总分析,并把结果以简报形式反馈给各科室,引起重视,为后期制定我院的sop奠定坚实的基础,数据并不是全部,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方式,只要你扎扎实实做了工作,就一定会有收益。 我院从09年开始做目标性监测,选择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和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作监测。虽然有目标可是总感觉目标性并不强,而且总感觉是被迫做的,而不是我觉得医院需要做这项工作了才去做的(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对工作蛮负责的人,所以敢这么说) 每天下科室,人家见了就烦,对阑尾炎术后切口病人做了目标性监测,做了4个月,没有一例发生感染,现在是否和抗生素的应用有关,还有必要做下去么,临床医师认为使用限制使用抗菌素和特殊使用抗菌素可防止伤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我首先考虑的是我科人员的配置是否足够,人员少了做不过来,工作会流于形式,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目标性监测的项目选择应该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尽量选择重点科室和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应该是个不错的项目,但做起来有难度,或许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我们没有选择,医院感染的控制,还是要和医生们搞好关系的哦。 我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培训,但是,我个人理解为选定一项历年来发生感染较多的病例,对其进行感染控制程序的检测,以改变感染控制工作中不足之处,以达到感染控制工作长足发展的需要。但是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工作?请各位老师指教!多谢!! 我与十七楼的小雨点有同感,认为目标性监测,首先考虑的是院感科人员的配置是否足够,人员少了做不过来,工作会流于形式,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目标性监测的项目选择应该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尽量选择重点科室和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比如我院是二甲医院院感科就我半个人,还一大半时间不在医院里边工作呢(在乡镇挂职工作),2008年管理年评价标准要求要开展ICU目标性监测:1、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监测与管理,我院没有ICU,只有各科的急、重症病房,做了方案,免强收集了一个星期资料,没办法做下去了,时间,人力,科室配合,领导的支持等等原因,所以今年我打算只做一个科一个品牌手术的目标性监测,也不知能开展否?方案还未做好,领导批准否?各位老师这样做可以吗?我才转院感科不到二年,各位老师支招呵!谢谢! 关于目标性监测,我看到很多会员提出希望开设专题讲座,我发此贴也是想看看大家究竟困惑在哪儿,以便决策下一步重点讲哪些,呵呵,这叫市场调查,不过,我没有做过,可能我的方式不太好哦!;P请各位尽量提问题,不要怕说错!一项新事物的推广,需要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