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2013-05-17 23:5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白 剑峰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近日,一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河北省馆陶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患儿家属纠集多人在医院滋事,女医生王萍遭患者家属围攻,在逃生时不幸坠楼身亡。此事在医务界引起强烈震动。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
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医院里,笔者看到过一张标题为“零容忍”的告示:“我们希望员工感到价值和尊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仍会为你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用体面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对员工使用暴力是不被容忍的。我们不希望员工遭受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这种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
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如果教师和医生都没有尊严,这个国家就算不上一个文明国家。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
信源地址:http://www.peopledaily.me/archives/11716
http://6d.dxy.cn/article/53074
好象是近几年来为数不多的医学界正面报道(除外突发事件时:地震、SARS,H1N1,H7N9。。。),可悲啊 "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说的真好,赞一个。谢谢!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说的太好了。
有多少人会读懂懂其中的真谛呢?
只有灾害来临时人们才会把医生奉为白衣天使,就像非典时有多少医务人员为了救治患者冒着生命危险甚至付出生命也绝不退缩。 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也需要媒体对医学界多做些正面报道。 最近《人民日报》的几篇文章的确很给力,也算是为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呐喊。 能在人民日报看到这样的文章真好!政府如果还不作为,这样的医疗环境让医护人员无法生存,以后谁来当医生? 生命至高无上,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希望媒体多给予正面报道,还医务工作者一片蓝色的天空。 希望媒体多多给与这样的正面报道,少一些寒心,多一些宽慰。 好伤心,遗憾,媒体正义在那里?、、、、、、、、希望社会多一点理解宽容,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通过有效的沟通,降低患者对医学的期望值。 生命至高无上,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医者——是神圣的职业,敬畏生命,也要尊重医生。我们的媒体要多做正面宣传,避免负面影响。 “我们希望员工感到价值和尊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仍会为你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用体面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对员工使用暴力是不被容忍的。我们不希望员工遭受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我们太需要这样!何止是“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呀,报道的很多不是直接就武力了!
期待改善!
感谢老师分享! 我记得2000年前后关于患者是否是消费者有过讨论,最后定位是消费者,那么今天的这种医患关系就不足为奇了。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不神话,不过高期望医生在疾病中的作用,尊重医生的劳动,才能尊重生命。 赞一个。{:1_17:}{:1_17:} 难怪很多患者都不尊重医生,因为他们都不看人民日报的。下次能让人到街头派发吗?这样大家才能认真学习深刻体会爱护医生就是爱护自己{:1_17:}
医院在老百姓口里似乎只有“黑"字形容。治好的说给了医生多少红包做了多少检查。没治好的说医院收了那么多钱还是没治好,医生没有责任心 "患儿家属纠集多人在医院滋事,女医生王萍遭患者家属围攻,在逃生时不幸坠楼身亡。此事在医务界引起强烈震动。"感触颇深!为不幸的女医生惋惜!医患关系紧张以及医闹事件的频频发生,不知还会有多少不幸发生呢?呼吁政府部门以及各界人士引起重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