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依据及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3-7-30 18:44 编辑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依据:
1、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
2、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
3、感染后引起症状轻重和愈后的情况;
4、有无致命的危险;
5、目前有无预防的方法;
6、是否需要特殊预防措施;
7、该致病原在中国是否存在和流行病史;在人群中的免疫力。p
根据危害程度我国把致病菌分为四类:自一类到四类对人类的危害程度由大到小,一类危害最大,四类危害最小,依次类推。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3-7-30 15:59 编辑
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实验室感染机会多,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大,症状重且可危及生命,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传染性强,对人群危害性大的烈性传染病,包括国内未发现的和已发现但还无有效防治方法的烈性传染病。 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有鼠疫耶尔森菌,霍乱弧菌(包括EL-tor弧菌);天花病毒、黄热病毒(野毒株)、新疆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东、西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拉沙热(Lassa)病毒、埃波拉(Ebola)病毒、马堡(Marburg)病毒、猴疱疹病毒(猴B病毒);粗球孢子菌、夹膜组织胞浆菌、杜波氏组织胞浆菌。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3-7-30 16:00 编辑
二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机会较多,感染后的症状较重能危及生命,发病后不易治疗,对人群危害较大是传染病菌种。已有预防的方法或制剂,如布氏菌、炭疽芽孢杆菌等。 二类病原微生物包括:土拉弗郎西丝菌、布氏菌、炭疽芽孢杆菌、肉毒梭菌、鼻疽假单孢菌、类鼻疽假单孢菌、麻风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狂犬病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国内尚未发生但在国外引起脑脊髓膜炎的其他虫媚病毒、登革热病毒、甲、乙型肝炎病毒;各种立克次体(包括斑疹伤寒、Q热);鹦鹉热、鸟疫衣原体、淋巴肉芽肿衣原体;马纳青霉、北美芽生菌、副球孢子菌、新形隐球菌、巴西芽生菌、烟曲菌、着色霉菌。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3-7-30 16:00 编辑
三类病原微生物
仅具有一般的危险性,能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机会较少, 采用一般实验室技术可控制感染,已有有效的免疫预防的方法。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等。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及其他致病的奈瑟菌、百日咳伯德特氏菌、白喉棒状杆菌及其他致病棒状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酵米面黄杆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李斯特氏菌、铜绿假单孢菌、气肿疽梭菌、产气夹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及其他致病梭菌。
三类危害的真菌
三类危害真菌种类包括: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梨孢镰刀霉、蛙类霉菌、放线菌属、奴卡氏菌属、石膏样毛癣、孢子丝菌。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3-7-30 16:01 编辑
三类危害的其他微生物包括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雅丝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 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沙奇病毒(A、B)、艾柯病毒(ECHO)及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类病毒(单纯疱疹、巨细胞、EB、水痘)狂犬病病毒、风疹病毒。
四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生产用的减毒或弱毒菌种,不属于上述一二三类的各种低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 路过学习了,多谢老师。 版主辛苦了,参考学习 版主辛苦了,下载收藏,谢谢分享。 非常感谢乔-乔版主分享的微生物方面知识,非常需要这方面的内容! 乔-乔 发表于 2013-7-30 15:58
四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生产用的减毒或弱毒菌种,不属于上述一二三类的各种低致病性的 ...
路过学习,谢谢乔乔老师,
就是记不住,有什么好办法。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4-4-7 15:38
路过学习,谢谢乔乔老师,
就是记不住,有什么好办法。
哈哈,天天看一遍就记住了!{:1_17:}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4-4-8 19:55 编辑
老师辛苦,谢谢老师学习了。 路过学习,谢谢乔乔老师,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学习了,谢谢版主。 学习啦,谢谢老师分享{:1_1:} 不知乔帮主的分类源自何处?谢谢! 这方面知识很缺乏,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指导,就是不好记,存档后慢慢记。{:1_1:}{:1_1:}{:1_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