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定义相同吗?
2000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根据床位数不同,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分别低于1%.0.5%.0.5%,而2008年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要求: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本人认为:“手术部位”与“手术切口”属不同概念。“手术部位”的范围较“手术切口”广泛些。手术部位涉及了手术操作过程中所有牵涉的组织器官,包括了表浅手术切口.深部手术切口及器官(或腔隙)。而手术切口感染从理论上讲仅为皮肤软组织部位感染,如:骨科植入部位感染,腹部手术后的腹腔感染,眼科手术后的眼球感染都无法用“手术切口”感染的定义。
08年《管理评价指南》中定出的清洁手术切口感染 率≤1.5%是否偏高?是否符合“零宽容”的控感染理念?
8年《管理评价指南》中定出的清洁手术切口感染 率≤1.5%是否偏高?是否符合“零宽容”的控感染理念
一百个手术患者中有两个SSI就已经超标了,不是很容易达到的。
回复 #1 桃果果 的帖子
attach]9730一下吧,好帖,大家说是吧?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 率≤1.5%是否偏高?是否符合“零宽容”的控感染理念?
那您的意思是要清洁手术切口感染 率为零?
“零宽容”的控感染理念不应该是这样理解的吧? 该可以这样认为“零宽容”:远大的目标,曲折的道路,积极的行动,有效的措施!{:1_278:}
请教无菌手术切口定义?包括什么?
有甲级切口这个名词吗?怎么理解? 院感诊断标准中能不能再细化??有些地方很难吃透,个人理解有时是错误的。 本帖最后由 柳莹依 于 2009-5-28 08:41 编辑
7# wxx7272
手术切口分为四类,分别以罗马数字表示,具体可看中华外科学会制定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愈合等级用甲、乙、丙级来表示,(在卫生部及各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中都有)。在所有医师上岗前培训中,质控科都会作关于病历书写的详细要求,其中都会讲到,因为每份病历首页都有该项目。 医院感染零宽容,医疗纠纷零投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完美状态,一种心理紧迫感。并不是要求说不能有院感的发生,不能有医疗纠纷的发生,客观地说只要是有医院的地方就会有医院感染,我们院感所做的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又叫交叉感染)的发生,内源性医院感染,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不可能全部消灭的,比如病人具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发生感染。还有昏迷病人,长期卧床病,受到重大创伤打击的病人,接受各项手术等侵入性操作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等。又如肿瘤病人接受化疗,化疗最大副作用就是骨髓抑制,白细胞数小于4000,小于2000,小于1000,甚至小于500时,发生感染的机会就非常高,而且还很难控制,搞来搞去甚至出现深部真菌感染,那就更棘手了。 本帖最后由 柳莹依 于 2009-5-28 08:52 编辑
至于手术病位感染率的要求,只是一项控制指标而已,如果在这里引用零宽容的态度,我认为是对于每例手术部位的感染,我们都应该查找原因,看看有没有可控的因素,对于可控因素尽可能地解决或逐步解决。率的东西那是人“造”的,我们要警惕的是感染增多趋势、暴发趋势。说到“可控因素”,我是借用最近参加的成本效益学习班的词“可控成本”引伸来的,一个单位要运行,必定会有运行成本,我们应该将这个成本作一个详细的划分,哪些是可控的成本,哪些是不可控的成本,我们要抓的或者说挖掘的是在可控成本上做功夫,其实院感何尝不是这样呢? 1# 桃果果
2000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已废止)里面手术部位感染率不是根据床位数而是根据医院的等级定的。 态度决定细节,决定行动,决定成败!
“零宽容”就是院感管理者的态度!{:1_286:} 很同意柳版的贴切分析。院感人要做是对那些可控因素进行控制,这是我们的最近目标,也是能做到的:) 很同意柳版的意见,“零宽容”是院感管理者的工作目标,有针对的做好干预。 如果您搞清楚:手术切口分类、手术切口愈合、“零宽容”等的概念,相信一些问题很容易回答。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