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之媚2010 发表于 2013-5-8 22:05

优秀会员请到这里来谈谈2013上海年会参会感想

      被评为SIFIC论坛优秀会员,对我来说不胜荣幸。更荣幸的是今年能得以免费参加第6届亚太区感染控制会议(APSIC)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2次全国医院感染年会暨第9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2013年联合会议”。心中充满着对SIFIC论坛,对各位老师的感激之情!参会回来,总结一下所听所想,在此和大家交流讨论。
                           第6届APSIC-第9届SIFIC-第22届全国感控联合会议参会总结
   
      今年4月,我非常荣幸地作为SIFIC论坛优秀会员免费参加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2次全国医院感染年会暨第9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暨第6届亚太区感染控制会议(APSIC)2013年联合会议”。在此,我要感谢SIFIC论坛组委会,感谢胡必杰教授、索瑶教授、贵州省院感基地杨怀主任、徐艳老师,感谢美塑力,感谢院科领导及所有关心支持我的同仁朋友们!
      出发前打印下大会议程,勾选了自己感兴趣的、接近自己工作情况的课题,但是胡教授很快在论坛上提醒我们:选题时,不要盯着自己熟悉的内容,更要去听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这叫做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才会提高。 要明白培训班与学术会议的差别,前者是能力训练,或者学精学透,后者更重要的是把握学科方向,学习最新的知识和理念。为我们及时指明了学习方向。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如此规模宏大的国际感控会议,参会人员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大约3000人,邀请近200位国内外大牌专家、学者为我们做了170场的专题演讲。WHO 专家、亚太区主席司徒永康教授、卫计委医政司郭燕红副司长、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等领导莅临现场并致辞,大会主题是“战略实践,遏制耐药”。
      一、胡教授的《三年行动计划如何接地气》指出:1、要建立正确的感控理念;二、制定医院感染防控调查表,促进持续改进,不能弄虚作假;3、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感控要做好,不是感控一家人的事情,要取得行政管理部门和院领导的支持,全院医务人员参与;要建立良好的感控文化,包括民众、媒体的参与以及医疗支付系统的改进。4、注重感控团队和个人能力建设。引入品管圈工具,推进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二、索教授的《图说感控,存在问题》,列举感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教我们走出误区,做正确的事。索瑶老师说:“在你没有机会做大事而只能做小事时,要把小事做到极致”。
      三、医院感染管理工具与应用
品管圈、风险评估、失效模式、绩效效应、系统追踪、PDCA循环,这是近年来新的管理工具在感控工作中的应用。
      武迎宏教授的《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与质量的持续改进》里提到院感人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不知道医院感染风险在哪里。我们感控管理者一定要学会风险评估,还要学好管理学的课程;规范、标准不是束缚我们的绳索,而是帮我们做好感控的保障;我们不是为标准而工作,而是标准为我们去服务,零是目标,不是指标。
      陆群教授的《系统追踪:感染控制》及《失效模式》提到的医院感染管理需要常态化管理,我们每年要做系统性的脆弱性分析,找出医院感染高风险环节,据此拟定下一年工作计划;及时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指南修订制度并培训。陆群老师说:“委员会少有作为,临床监控小组不卖力,单靠院感科能改变一切吗?” 不能让院感科独自行动,默默无闻,看来我们下一步一定要想办法调动这上一级和下一级的积极能动性,否则,感控难上新台阶”。只有行政管理部门和领导重视,多部门合作,全员主动参与,院感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品管圈可以发挥我们全体参与人员的智慧,可以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同时体现感控从形式化向“循证感控”的迈进。
      四、等级医院评审
李六亿教授《医院感染管理评审思路与体会》、王力红教授《推行PDCA管理,建立感控长效机制-医院评审之准备》以及吴安华教授《医院评审中感染管理要求的核心》分别讲述了关于医院等级评审的问题,指出我国医院评审纳入了法律管理轨道,是强制性的管理行为。新的理念:1、“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由专业技术评价,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目标转换;3、引入PDCA理念,侧重管理的计划性和执行力;4、应用管理工具,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决策能力和水平。新的评价方法:1、追踪方法学: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2、多渠道、多维度采集信息。强调必须全员重视才能取胜, “让制度释放红利”。
      五、多重耐药菌控制
MRSA、VRE、CRE、艰难梭菌、多重耐药性结核等多重耐药菌的袭击和传播,对医疗安全造成威胁。“现在不采取行动,将来就无药可救”。国内外的几位专家从政策和技术角度介绍了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欧洲非常重视监测,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尤其是主动筛查在MDR的控制方面的作用,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先进经验。预防从抗菌药物管理源头开始,控制要加强隔离措施,消毒措施落实到位,治疗要与现有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治疗与控制并行。
      来自美国的报道《解决耐药细菌的突出问题:碳青霉烯肠杆菌》,回顾了2011年CRE的全球分布情况,介绍了欧洲传染病学会和美国流行病学会2013年联合发布预防指南草案,包括八项核心措施:手卫生、接触隔离、员工教育、设备使用、患者病房安置及相对固定医务人员组、实验室及时通知、抗菌药物管理、CRE筛查。
      湘雅任南老师提出主动监测MDR,实施交接班制度:1、医师下班前床边交班;2、新发现MDR,及时通知护士长和住院值班医生,第二天大交班;3、解除隔离要交班;4、转出病人要向转入科室交班。
      六、重要部门、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医院感染防控新视角
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是可防可控的。Ojan老师认为,并不存在致命性的手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中,有些风险是可以改进的,有些是不可改进的,我们需要识别可改进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改善可控制的手术原因,降低手术感染的频率。Nordiah老师认为,多种的风险因素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在某些研究中,VAP被看着是医疗错误,因可预防,需要采取策略预防,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策略,VAP的发生率可以下降甚至发生率为0。
      七、手卫生
这是院感工作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话题,很多专家对手卫生又有了崭新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分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吴安华博士说:手卫生不是万能的,没有手卫生是万万不能的;洗手之前,先洗脑。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是因为手卫生只是掌握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⑴ 提高手卫生意识、认识重要性;⑵ 配备手卫生设备;⑶ 加强手卫生的监测及指导(监测结果及时反馈);⑷ 加强手卫生在降低医院成本的效益研究;⑸ 病人参与手卫生监督。华西医院提出在病区尽可能多张贴手卫生标识。香港玛丽医院的司徒永康教授提出:领导开发在手卫生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开发也很关键。在亚太手术卫生卓越奖颁奖礼上,有四家医院分享了推进手卫生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越南Cho Roy运用手语形式充分展现了六步洗手法及手卫生的精髓。在手卫生工作中还要去帮助和指导医生共同进步,推行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并监督手卫生,在我院的手卫生工作中已经起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手卫生都是作为一种推进项目在做,通过各种干预措施,使依从性逐步提高至一定水平并加以控制。
      八、标本送检
  1、送检时间很关键,一般2小时内送检,脑脊液15min送检。
  2、血培养应同时采2套,一般采血后2-5天不需重采。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连续采集3天。用无菌注射器采血无需更换针头先注入需氧瓶,不宜采用采血针。
  3、尿标本送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建议在更换导尿管时采集,不推荐导尿管尖端培养;尿标本不做厌氧菌培养,只有膀胱耻骨上穿刺才考虑厌氧培养;尿抗原监测:未来发展方向,可以监测尿中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抗原,在出现症状的7天内,采取10-20ml尿液即可。
  4、手术切口分泌物送检:不推荐使用普通棉签,氧化作用影响结果,最好用藻酸纤维,涂片标本最好不要放在有培养基的标本盒送检。
   九、H7N9科学防控
出现新发疾病要做好预检分诊的记录工作,正确的采样:棉签沾NS插入鼻腔2.5cm,反复旋转5圈或10秒。 要有理性思维、科学的工作态度,防控重在社区;一般接触外科口罩即可,气管插管等有气溶胶产生的操作带N95口罩。 实施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和飞沫隔离。
      十、新技术:如ATP生物荧光法评价清洗效果;微卫星技术检测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原体的同源性分析、手部卫生合规监测的新技术等等。
      诸多学习内容不能同时兼顾,回来后还需在第一医学频道在线视频继续学习,慢慢领会。循序渐进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感控工作的发展。1、协助做好我院手卫生依从性监测,逐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2、继续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多部门合作。进一步规范临床科室的微生物标本采集3、将SIFIC论坛、年会新知识、新理念向广大医务人员传播,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全院医务人员参与,逐步建立良好的感控文化。4、继续加强重要部门、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医院感染防控,力争将各感染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5、逐步实践品管圈、风险评估、失效模式、绩效效应、系统追踪、PDCA循环等医院感染管理工具的应用,使医院感染管理达到常态化管理。6、坚持学习英语。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5-8 22:34

坐个沙发!此次年会,你收获很多啊,祝贺!能运用的实际工作中,你会收获更多!

梅之媚2010 发表于 2013-5-8 22:40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3-5-8 2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坐个沙发!此次年会,你收获很多啊,祝贺!能运用的实际工作中,你会收获更多!

是的,谢谢!看到你对感控有不少独到见解,绝非等闲之辈啊。

青木 发表于 2013-5-8 22:44

收获丰富,一起努力。

ssqsyy 发表于 2013-5-8 22:50

遗憾,未能参会,无法发表意见

江南水韵 发表于 2013-5-8 23:21

总结全面,感受深刻,学以致用 ,赞一个!{:1_17:}

天时说爱你 发表于 2013-5-9 04:32

总结深刻,内容丰富。感谢分享!

孟6386 发表于 2013-5-9 07:46

天时说爱你 发表于 2013-5-9 0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结深刻,内容丰富。感谢分享!

总结得很好,很全面,学习了。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3-5-9 08:00

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出市、乃至出省的学习机会,而且是在美丽的大上海,又赶上第6届亚太区感染控制会议,别提有多兴奋了。
学以致用,传播感控,争取为本地区的感控尽绵薄之力吧。{:1_7:}

鹅城 发表于 2013-5-9 08:17

总结很全面,感受深刻!又感受到当时的会场。{:1_14:}

燕妮宝贝 发表于 2013-5-9 08:42

我就来看看大家说什么的{:1_9:}......

四季如歌 发表于 2013-5-9 08:44

虽然没有参会,但是老师的分享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啊,谢谢

杜子美 发表于 2013-5-9 08:47

没有机会参与,但是有老师的无私分享,呵呵很是感谢。

好好学天天上 发表于 2013-5-9 08:47

很高兴看到楼主2013年上海年会的联想,学习了。

阡陌 发表于 2013-5-9 08:55

收获不小,看得出感受也很深,用你的感受去给你的领导和同事洗脑,并加之使用

XF中医医院院感 发表于 2013-5-9 08:57

认真读完梅之媚老师的《第6届APSIC-第9届SIFIC-第22届全国感控联合会议参会总结》,感慨万分:
1、会议的成功,真正起到传播感控知识。
2、专家的切实,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解决实际工作。
3、正确的导向,明确了管理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品管圈、风险评估、失效模式、绩效效应、系统追踪、PDCA循环的引入。
4、观念的更新,科学化、精细化的转向,规范、标准、零目标的定位。
5、更多感谢梅之媚老师这样的传播者。

大漠驼铃声 发表于 2013-5-9 08:58

哦,听讲认真,总结细致全面,赞一个。

zjhlyf 发表于 2013-5-9 09:25

写的很好很全面{:1_14:},学习了,你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我们分享,谢谢!

梅之媚2010 发表于 2013-5-9 09:26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3-5-9 08: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出市、乃至出省的学习机会,而且是在美丽的大上海,又赶上第6届亚太区感染控制会议 ...

同一个论坛,同样的感受,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jiner 发表于 2013-5-9 09:28

学习了,总结深刻,内容全面。感谢分享!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优秀会员请到这里来谈谈2013上海年会参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