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检不合格的痰标本,意味着“垃圾”你赞同吗?
经常听到检验科主任抱怨,临床送检痰标本总是不合格,为此培训课也上了不少,下科室实际指导也做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痰标本送检不合格,这张图片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问题的实质。各位老师,你们医院是如何做好痰标本送检的?实际的意义有多大?请不吝赐教,谢谢!
先做涂片筛检,合格的培养,不合格的再采样。 垃圾标本所出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是垃圾结果。 微生物室的标本种类多,采集方式多样化,标本质量很难控制,这也是造成微生物结果与临床不符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规范采集合格标本就显得非常重要。 老师比喻很恰当,赞同你的观点,确实临床送检的痰标本不合格的太多了,关键临床护士应指导好患者留取痰标,应让患者漱口后深吸一口气咳出深部痰液而非浅表的唾液。 同意,标本质量直接关系到的报告的质量,在中国痰标本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也认为垃圾标本所出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是垃圾结果。 痰标本的质量存在问题较多,建议先进行涂片,再根据情况进行痰培养。 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控制痰标本质量,一是临床科室从外观上控制口水痰出科;二是微生物室痰涂片,不合格标本不做分离培养。老师提供的涂片照片显然不合格,只有上皮细胞和口腔酵母菌,没有白细胞,典型的口水。我们从开始控制痰标本质量以来,发现临床科室排除了口水痰后,微生物室涂片仍然有25%的标本不合格,白细胞少或无。 送检不合格的痰标本,意味着“垃圾”,这话是一种比喻,但最好是不要说了。
如4楼老师说的,微生物室的标本种类很多,采集方式多样,让每个医务人都去掌握好是比较困难的,还得病人的配合,针对抗菌药物管理的送检率,很多医生也只是为了完全任务才送检的,如果告诉他送的都是“垃圾”,那他大可不送,对他的治疗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这就对病人、感控人员及医院管理者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这话请检验科人员就不要再说了。我们的很多标本就不合格,不管它合不合格,但先让临床科室去采,在采的过程中让他们习惯和规范,相信最后的结果会是好的。如果现在就说他们采的是垃圾,让他们有了抵触的情绪,再去教他们规范就有困难了。
另一方面确实好的标本对临床治疗是起到很重要意义的,也让临床医务人员认识到这点,对采标本的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像9楼老师说的那样就非好。
一句话,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意味“垃圾”也意味着“废品” 星火 发表于 2013-5-5 0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做涂片筛检,合格的培养,不合格的再采样。
赞同,我院也是这样做的。谢谢! pingpinganan 发表于 2013-5-5 09: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比喻很恰当,赞同你的观点,确实临床送检的痰标本不合格的太多了,关键临床护士应指导好患者留取痰标, ...
您说的方法是对的,但临床实行起来是很不容易的。谢谢! 赞同你的观点,确实临床送检的痰标本不合格的太多了,老师的比喻很恰当。 临床不规范操作实在太多,惰性太大。要改变起来真的很难。多数护理都是师傅带徒弟似的老模式,老护士瞎整,小护士就跟着胡闹!
很多医院都有给临床开绿灯,护短的毛病,这也是导致种种弊端无法根治,甚至屡教不改的主要原因。尽管医院设立了众多规范,但实际执行力却很差。
我院从2000开始就一直不间断的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对临床样本采集规的范化教育,但时至今日收效甚微。痰培养合格率大概只有2成多一点,尿培养合格率大概只有不到一半。胆汁几乎几乎全是从总胆管或T管中引流出来的,外观正常,但一涂片里面全是污染的肠道细菌。 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加强样本筛选,不合格的标本绝不会让其进入检验流程。 其实楼主的比喻恰当而且形象!
与其送检垃圾标本,到不如不送!
对病人:花冤枉钱
对检验人员:明知是垃圾标本,还得违心的去浪费时间精力,这样的工作,不如不做!
对医生:得不到正确的培养结果,会越发对细菌室不信任!
试想:苦苦等待2~3天的结果竟是垃圾标本产生的垃圾数据!
唯一的“好处”就是:该院每月计算出来的所谓菌检率会好看一些,有意义吗!!! 一般状态下,细菌每20至3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正确采集到标本需立马送、检,现实能做得到吗?{:1_17:} 有什么办法切实提高合格率?加大对医生护士患者的培训???还是严格执行退回制度?
大家有什么好主意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3-5-5 1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楼主的比喻恰当而且形象!
与其送检垃圾标本,到不如不送!
对病人:花冤枉钱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对医生:得不到正确的培养结果,会越发对细菌室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