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能从评价体系中“踢”出去吗
利用周末浏览近期堆积未读过的《健康报》,3.4日该文章已成近期医界热门话题,特分享给同仁们{:1_17:}原文链接:http://www.jkb.com.cn/htmlpage/35/351694.htm?cat=0G3&docid=351694
最近上海长海医院袁恒锋、徐卫东、胡海燕三位医生在《柳叶刀》上发表看法,提出目前中国的年轻医生大都面临着巨大的论文发表压力,而发表大量没有用的基础研究论文,对提高临床技能和医患交流能力并没有什么实际帮助,且科研会大量占用临床学习时间,严重影响临床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更令人不可接受的是,评价医生时把是否发表SCI收录论文作为标准。他们最后提出,应该把发表SCI论文评价标准从目前的医生评价体系中剔除。
反方1
中国医生更要发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孙学军
三位作者希望表达两层意思:一是科研和临床水平没有什么关系,二是发表论文不要用SCI作为标准。他们提出的这两个观点都值得商榷。
研究型医院必须作科研
临床医生不需要作科研吗?我认为,一个大学的附属医院、国内一流的教学医院,不要求医生作科研说不过去。
美国的医学教育要求,临床医学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必须有从事科研的经历。注意这里是指经历,没有要求一定要发表论文。正在被倡导的转化医学,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一批具有医学转化研究能力的医生。现代生物医学,特别是基础医学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但临床转化研究仍相当迟缓,这就要求那些所谓研究型医院来承担这项任务。
中国是一个医学大国,拥有众多临床医生和世界最大规模的患者群,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医学研究水平还非常落后,在世界医学上,中国学者的地位也非常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大多数中国医生的科研能力不足,特别是一些已经位居高位的临床医学专家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已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转化医学研究已经进入国家之间竞争状态的时代,降低临床医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不恰当,只能导致我们长期继续跟着别人走。
SCI标准是作科研的基本要求
关于SCI的讨论不是这个话题的主题,其实作者心里明白,不用SCI作标准,也必须有其他的标准,例如中文核心期刊。
众所周知,国内许多所谓的核心期刊,其学术质量真的无法让人接受,这才是目前大家普遍转向用SCI作标准的原因。当然不是说SCI作标准就是最好的,但可以说不是最不好的标准。其实这个标准已经对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作用,在目前科研整体水平不强的条件下,以SCI作标准是最可行的方法。例如2007年长海医院一年发表SCI论文只有117篇,而2012年发表的论文已经达到480篇,每年被引用次数也快速提高。虽然不能以发表多少论文作为这个医院水平的评价标准,但从这个标准上可以看出,该院学术研究水平和档次确实相应提高了。这显然也有强调发表SCI论文政策的贡献。
当然,要求临床医生参与科研,不等于让所有临床医生都去搞科研,而应以培养科研能力,提倡从事和临床结合的科研项目为基准。就是在这个长海医院,消化科的一位博士在开发胶囊胃镜方面的突出工作,不仅提高了临床诊断技术,而且创造了十分明显的经济价值。所以,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医生要不要科研,而是应该搞什么科研。
鼓励发表论文的时代已近尾声
从大趋势看,中国学者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已经快速增加了十几年,现在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达到美国的50%。可以预测,论文数量将很快接近美国并是日本、英国和法国三个科技大国发表论文数量的总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和各个科研单位鼓励发表论文的期望必将大大降低,转而提倡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或者说,真正高水平的成果将逐渐成为数量之后的必然要求和趋势。许多医院压迫年轻医生发表SCI论文的压力也将相对减弱,相信不久这种情况将会出现。
尽管形式会不同,但大型医疗机构强调科研而给青年医生造成的压力,仍将继续长期存在。如果,有的医生确实不愿意承担科研的压力,只能选择换单位或换岗位。显然许多年轻人更看重的不是压力,而是长远的发展潜力。
反方2
给医生留出科研时间
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赵巍
SCI有局限但目前不可替代
20世纪80年代末,SCI作为重要的科研绩效评价标准被引入国内,我国多数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对其关注度逐年提高,时至今日已呈现期刊以被SCI收录为荣,个人以在SC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为最终目标的态势。无论是研究生毕业、职称晋升、成果奖励、基金申请,还是学位授予点申请、大学或科研机构排名等,无处不见SCI的身影,可见SCI已深深地植根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之中。
其实,引进SCI的初衷是想引导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使科技界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近几十年来,各大学和科研单位都以SCI为评价标准,导致其引导作用越来越小,负面作用越来越显著。被异化了的SCI已逐渐偏离了它最初的目标轨道,许多科研人员正在沦为产出论文的机器,他们已经搞不清楚作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还是仅仅为了发表文章。
要想刹住科技界的浮躁风,只能从其自身的体制和管理中找根源,而不是去指责国际同行普遍采用的评价工具。在具体实施科研绩效定量评估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多种评价指标,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结果。不要把SCI数据作为绝对标准,或过分依赖SCI数据,把科研绩效评价工作简单化。
目前,在短期内还找不到替代SCI的评价方式。我们应该做的是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利用其资源,参照国际标准,尽快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适合中国医生的科研评估体系,而不是求全责备、因噎废食。
临床与科研二位一体
三位医生的抱怨确实道出了中国临床医生的心声。在中国做医生,不仅要面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压力,学会与患者沟通;同时还要面对医生个人晋升职称的压力,白天忙临床,晚上忙科研。也难怪大多数医生都信誓旦旦地说:“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学医!”在重重压力之下,一部分医生提出临床医生首先就是要搞好临床,科研完全可以放在次要位置。
丁香园曾对16372名医生做过一个“到底是临床还是科研重要”的调查,结果发现,64%的医生认为临床更为重要,仅24% 的医生认为“临床医生没必要做科研”。大部分医生认为,临床上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作科研的最好模式,而参加学术会议、阅读文献、进修学习是提高临床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临床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生的技术提高和业务进步离不开科研;而没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积累,科研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要平时用心去积累病例,处处留心,勤于思索,就会发现平凡的临床实践蕴藏着无数重大科研发现的机会。而正是重大的科研发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临床难题,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延续了患者的生命。
归根结底,中国的临床医生既不是不愿作科研,也不是不会作科研,只是中国的患者太多,医生的临床任务太重,压力太大,实在是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建议不妨参考国外住院医师培养制度,每年给出2~3个月的科研时间,让医生专门潜心研究,将平时临床中的所思所想转化为科研新思路、新方向。
正方1
医生的幸福指数被降低
医学影像科医生悟 仁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医是治病救人,为人民服务,而现在从医就是一份职业,一个谋生的手段。我感觉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缺少正能量。重新审视这个群体,有时不觉陷入困惑:医生原有的定位和价值观在现实社会中坚持了多少?如果评价一名医生的看病能力,要通过SCI评分和国家级课题来证明,那现在的教育体制就应该引导学生以科研为主,而不是以临床为主。
用SCI评价医生不公平,很多医生非常吃亏。目前医生的临床任务很重,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诊治水平并不比所谓的SCI高手差。但是相当一部分高年资医生,特别是中医师,因为没有SCI文章和课题,晋级受限,发展前景黯淡,甚至影响到在临床一线充分发挥作用。有报道称,武汉某大学一教授,2003年发表65篇SCI论文;东北某大学夫妻教授,平均每天发表一篇。说明掌握窍门谁都可以发,SCI高手并非真正的科研超人。
在医院大有全民科研的趋势,科研的重要性甚至高于病人的抢救。例如我们医院科研奖励规定,SCI一分奖一万元,评选先进、晋级优先考虑。那些兢兢业业工作的医护人员,由于没有SCI论文,完全丧失了晋级、评优的机会。这种人为造成的残酷竞争,让很多医护人员对医院、对前途毫无信心可言。
正方2
用SCI评价医生弊端多
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黄燕
将SCI纳入临床医生评价体系,弊端多多。在此列举三个:
一是会造成行业价值观混乱,不利于打造好医生。医务界会因此误认为,多发表论文才是好医生。其实,真正的好医生未必是全才,但一定是专才;未必是科学家,但一定是名医。
二是会导致评价无的放矢、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将SCI纳入医生评价体系,对医生的正向激励作用甚微,负面影响更大。它会迫使医生既要搞科研,又要忙于做临床,因分身乏术、一心两用,最终科研和临床都做不好。有的医生为发论文以评职称,不惜实施论文抄袭、数据造假或花钱找“枪手”代劳。医疗行业的“啃老”问题(即青年医生工作十几年后仍不能独立工作,还要依赖老大夫)与强调SCI也不无关系。师徒不得不拿出部分时间搞科研、写论文,无疑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临床教学或临床学习的关注度。
三是与我国国情和民意不符。我国国情是,患者基数大且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医生尤其是医术高超的医生极度短缺,导致患者普遍遭遇看专家难、看好医生难。基于国情的需要和民众的意愿,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提高医生的整体素质,缩短医生之间的临床能力差距,使得每位医生都是令人满意的医生。
提高医生的整体素质,就应改革现有的临床医生评价体系,在取消SCI考核的同时,更注重临床考核。临床考核内容越细化,越有利于打造好医生。
@内分泌医生张颖:我认为三位医生的说法有道理。因为周期长,或不好定考核指标体系,现在潜心积累或观察临床问题的人越来越少。为应对急功近利的考核目标,大家只能大量做基础研究,而不考虑是不是和临床密切相关。如此下去,会将大量的医生及临床研究生逼到实验室去;临床服务及培训大打折扣,使本来人手就紧张的临床工作越来越紧张。
@吴秋方(湖北省监利县第二人民医院):SCI论文不仅仅是一种最容易统计的指标,也是考验一名医生综合实力的指标。如果没有医学前沿视野,没有科学思维方式,没有过硬的外语基础,没有积累临床数据的能力,很难写出SCI文章。这些要求对于年轻医生的确很难,可正因为难,才能筛出优良。
@协和检验_张时民:我支持三位医生的观点,毕竟临床医生应该是以治疗病人、做手术等诊断治疗技术为主的一个群体。他们不是研究员。现在都要往SCI上靠,走偏了。
@刘东升(山东省菏泽市创伤医院检验科):把SCI彻底“踢”出去,可以还医务人员一个轻松、舒心、宽广的创业大环境。因为唯有真正把医务人员从任务繁重、辛苦而又无现实意义的SCI中解放出来,才可以激发医务人员做事和创业的***。“哪家医院的SCI论文发表多,哪家医院的业务水平就高”的认识如果蔓延开来,不但会造成浪费,也无益于卫生事业的发展。
这一问题不能片面地看,任何问题都没有绝对性。把SCI从评价体系中“踢”出来,难到还有比SCI更好的评价标准?
在感控学科中,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中国感控事业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关起门来,是做不好感控工作的,我们必须下大功夫,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感控理念,通过SCI交流就是一项很好的途征。当然,目前我们的感控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与国际接轨,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我们的院感人还要在夯实基础方面下功夫,从最基础的做起,一步一步走下去,不要急,稳中求进,朝着自己认定的目标,把自己的感控工作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目前要做的事。在现阶段,我们不追求SCI,同时也不要排挤SCI,其实SCI对医学的发展还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只不过现在大部分院感人还没看到这一点。说穿了,我们的程度还远远没达到这一水平,我们还需更进一步地努力。 SCI有它积极的意义,直接踢出去显然是不合适的,如何合理地、科学地使用这个评价标准才是应该探索的。 我们在静静地观望等待结果。 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评价指标之前,很可能就是这样一直下去了。
短期很难改变,暂时应该还找不到比SCI更好的指标。但是不能唯SCI一概而论,还要考虑我们特有的医疗现状,国外没有中医;我们还有很多的基层医院里的医生,科研条件非常差,很难出成果。所以以后的评价体系能不能不要一刀切,而应引导一部分医生专心临床,以应对庞大的病人群,一部分有条件的医生能有时间科研,解决临床上的难题。总之,不说让每个人都能干自己喜欢的事,起码能干自己不讨厌的事也好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