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xd5 发表于 2013-3-22 12:49

第四届分会学组组员入选标准讨论

根据多方面的意见,以及本届十大学组工作开展情况,请示总会意见之后,分会计划在今年4月换届时,对学组将进行调整,初步设想为设立8个学组,名称和工作范围如下:

1.    医院消毒学组:包括CSSD、手术室、导管室、手卫生、环境消毒等
2.    重点部位感染防控学组:包括VAP、CLABSI、CRUTI、SSI。
3.    病原学诊断与抗菌药物管理学组
4.    血源性传播与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控学组:包括血透、内镜、口腔科的感控,职业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隔离技术与应用,发热门诊、肝炎门诊和结核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疫苗
5.    感染监测、暴发处置与信息化建设学组:包括环境微生物监测、细菌耐药监测、暴发预警与处置等
6.    新生儿与儿科感染防控学组
7.    后勤保障与建筑工程管理学组:包括医疗废物管理(包括锐器盒应用)、被服清洗、建筑改造、管道设置、中央空调、供水系统、污水处置等,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审批与管理
8.   风险管理与医院评审学组:包括等级医院评审、JCI认证,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督查和评审标准的制定,管理工具如PDCA和品管圈的应用,教育培训

各位现在是否可以先针对组员的入选标准进行讨论?

gaoxd5 发表于 2013-3-22 12:51

入选标准是否可以参考青年委员的标准,然后适当调整?

1.热心医院感染防控事业,积极参与和支持本学会的工作和学术活动;
2.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 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3年以上;
4. 中级高级以上职称。研究生学历者不受本条限制;
5. 学术论文: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论文2篇以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参与编写医院感染相关专著累计超过3万字;或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被SCI收录1篇以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7. 优先条件:(1)在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任副主任委员或秘书,或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任副主任或秘书者。(2)参加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办的全国感控年会上做专题报告

fxch 发表于 2013-3-22 13:02

个人认为,增加医院感染管理分组,有利于各学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他也是一门学问,对工作开展有力

xjl123 发表于 2013-3-22 13:16

管理组非常有必要存在,不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置,工作是很难做好的!

icchina 发表于 2013-3-22 13:18

第三届设立“十大学组”,交叉重复比较多。
这次改为8个学组,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同时,今后希望增加以学组的名义,召开相关的会议、培训班、指南或教材编写。
所以,我们平衡各学组的工作内容,加强各学组的专家队伍建设。
由于全国委员和青年委员的名额受限,不少优秀人员不能进入全国委员。我们想通过设立学组的手段,让热心我国感控事业并学有所长的学者、专家,都有机会为学会做工作,为中国感控做贡献。决定扩大每个学组的规模,计划每个学组人数定为30-40名。
请希望成为全国学组委员的朋友,包括新一届的全体委员和青年委员,密切关注本板块中,将于近日公布的相关信息和通知。

icchina 发表于 2013-3-22 13:23

fxch 发表于 2013-3-22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认为,增加医院感染管理分组,有利于各学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他也是一门学问,对工作开展有力

设立8个学组,已经讨论完成了。
这个帖子,是请大家讨论,学组委员的入选标准哦!
时间紧迫,下周正式文件将出台。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3-22 13:33

gaoxd5 发表于 2013-3-22 1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入选标准是否可以参考青年委员的标准,然后适当调整?

1.热心医院感染防控事业,积极参与和支持本学会 ...

这个标准,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充分考虑到了工作时间、职称、学历、学术成果和对感控学术会议的关注等,非常同意~~~~~~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3-22 13:39

icchina 发表于 2013-3-22 1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三届设立“十大学组”,交叉重复比较多。
这次改为8个学组,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同时,今后希望增加以 ...

“同时,今后希望增加以学组的名义,召开相关的会议、培训班、指南或教材编写。”

“所以,我们平衡各学组的工作内容,加强各学组的专家队伍建设。”

胡教授所提出的这两点非常好,对中国感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学组的名义召开的学术会议,将更容易针对某一重点关注的学术热点进行交流、深入展开讨论,甚至进行学术合作与研究,也更容易培养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中国专家。将来,在国际感控舞台上,来自中国的专家才有话语权!

杏子 发表于 2013-3-22 13:44

同意哦!选定条件也挺好,各方面考虑的都比较到位,支持!
也希望有更多地优秀人员进入感控队伍,学做管理--会做管理。

天山-雪莲 发表于 2013-3-22 13:48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3-22 1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时,今后希望增加以学组的名义,召开相关的会议、培训班、指南或教材编写。”

“所以,我们平衡各 ...

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希望成为其中一员,为中国的感控事业添砖加瓦。

tcyyfbk 发表于 2013-3-22 13:51

非常好的标准,希望我们基层医院的有识之士也有与大医院同样的参选机会!

良龙马 发表于 2013-3-22 13:57

我也非常赞同老师们的观点,希望能参加相关会议培训班,为感控事业做贡献。

明玥 发表于 2013-3-22 14:06

条件设置非常好,各方面都考虑到了,{:1_1:}

张淑敏 发表于 2013-3-22 14:31

八大学组设置的非常全面,成立后希望各学组发挥其作用,带动大家很好的开展工作。入选条件比较切合实际,赞同。

阡陌 发表于 2013-3-22 14:39

更细化的分组,以后有难题也可以找到需要请教的专家

张淑敏 发表于 2013-3-22 14:44

各大学组成员不包括全国委员吗?

月光依旧 发表于 2013-3-22 15:09

感控全国一盘棋,有监督有指导,会更有利于发展。

icchina 发表于 2013-3-22 15:10

张淑敏 发表于 2013-3-22 14: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各大学组成员不包括全国委员吗?

包括全国委员,鼓励全国委员进入学组,但需要另外申报进入哪个学组。

星火 发表于 2013-3-22 15:33

支持!学组让具有不同特长的委员和专业人员有归属感!有利于学会的建设发展!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3-22 15:38

icchina 发表于 2013-3-22 1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包括全国委员,鼓励全国委员进入学组,但需要另外申报进入哪个学组。

全国委员进入学组则可更好的推动学组的各项活动!

非常期待各学组积极进行感控相关的学术研究与讨论,可在多个层面上推动中国感控的发展。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第四届分会学组组员入选标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