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注射器污染引起的感染属于何种医院感染类型?
本帖最后由 绿茵场 于 2013-3-20 21:40 编辑请问:因注射器灭菌不合格而引起的感染属于哪种医院感染类型呢?
1、交叉感染?
2、环境感染?
3、内源感染?
医院感染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注射器灭菌不合格引起的感染属外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1_14:} 我认为应该属于医源性感染 应该属于外源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 我认为是医源性感染!生产商间接的导致后果!! 我也觉得是外源性感染 应该是外源性感染或是医源性感染。 1交叉感染{:1_1:}{:1_1:}外源性感染 应该是外源性感染或是医源性感染。 注射器灭菌不合格引起的感染属:1交叉感染。 属于典型的医源性感染。 我认为应该属于医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1_1:} 医院感染根据不同的方式有很多分类方法。
楼主列举的感染类型,似乎不能用一种分类方式来看。
从病原体来源看,同意楼上大部分老师的意见,属于外源性感染。 绿茵场 发表于 2013-3-20 2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医院感染根据不同的方式有很多分类方法。
楼主列举的感染类型,似乎不能用一种分类方式来看。
从病原体来 ...
这是一道考题,就三个答案或以上答案都不是。答案1、3显然都不是,大家都选2,所以拿来让大家讨论。 医院性感染,属于外源性感染中的一种 选交叉感染。
医院的交叉感染是一个直接影响医护质量、床位使用、床位周转、经费开支、药品消耗等一系列涉及医院质量指标、效率指标的因素。所以抓好医院内防止交叉感染的问题,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提高。 医院内引起交叉感染的因素: (一)空气的污染。空气污染主要造成呼吸道的交叉感染。 (二)医疗器械的污染;主要是污染的医疗器械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l、导尿管:在抢救重危病人过程中,导尿是常见的,在留置导尿时,由于留置时间过长更易引起感染。 2、静脉注射和血管内检查用具:主要是通过静脉穿刺引起血内感染,轻则引起静脉炎,重则引起败血症,特别当静脉切开过程中,更容易引起感染。目前乙型肝炎发病率高,污染的注射用具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3、呼吸系统检查、治疗器械与麻醉器械:主要是直接接触引起感染,常见的器械是:加压呼吸器、麻醉器械、雾化吸入器、肺功能检查器械等。大量事实证明有些呼吸治疗器械,便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繁殖生长,它污染了吸入的气体,而把细菌带到肺泡造成感染。 4、手术器械(包括产科器械):手术器械一旦为阳性,引起交叉感染最多。我省某医院就曾因为高压消毒不符合要求,而引起很多病人手术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三)病员接触物的污染:主要指传染病接触物的污染,除上述的医疗器械外,还有纸类物品、布类物品、橡胶制品及便器、痰杯等。 1、纸类物品:在医院中,纸类物品是仅次于空气污染的第二位的污染物品。如处方、化验单、病历纸、各种申请单、饭菜票、信件、书报等,不仅能造成医院内的交叉感染,还可以影响到社会上,特别是肝炎、痢疾等疾病往往可以通过此种途径而引起交叉感染。 2、布类物品:是医院中直接接触病人的主要物品之一,如门诊的诊断床的床单、换药敷料、住院病人的被褥、手术室的各种治疗巾,以及病人自备的毛巾、手帕、鞋袜、衣帽等。污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病员的分泌物、排泄物、吐出物污染而引起交叉感染。因而不仅可以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也可以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3、橡胶制品:主要有医用手套、输液胶皮条等。对结扎四肢以便静脉穿刺用的皮条很少严格消毒,一根皮条在一个病人绷扎后,马上又给另一个病人绷扎,如此反复使用,几乎没一点消毒措施。 4、痰杯和便器:是和病人排出物直接接触而受污染的,如消毒不够,可导致交叉感染。 (四)传染病人与非传染病人混杂在一个门诊、住院处的污染:门诊中传染病人与非传染病人在一起挂号、收费、取药、检验、抽血、注射,对非传染病人威胁极大。病房中也有时在发生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时,限于具体条件而未能及时隔离,这些污染是可怕的,有时甚至引起严重的交叉感染。 cjh 发表于 2013-3-21 15: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选交叉感染。
医院的交叉感染是一个直接影响医护质量、床位使用、床位周转、经费开支、药品消耗等一系列涉 ...
谢谢您的答案,好详细哦。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凡是在医疗、护理、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制剂、卫生材料、医务人员手或提供医学服务的环境污染导致的感染,均应称为医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体外环境中的细菌感染,包括皮肤上的细菌、飞沫中的细菌、尘埃中的细菌等。
所以我认为应为医源性感染。
页:
[1]
2